海棠文

第五百一十六章 安石送美 油滑的曹公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京师居,大不易。
    大宋官员薪资虽高,但房产更贵。
    有许多人已经官至宰相,还在赁租房屋居住,王安石就是如此。
    倒不是曹斌吝啬银钱不愿意帮忙,只是一些人有精神上的洁癖,有了金钱上联系反而难以相处。
    曹斌也不是只知道撒银子拉拢人心的人,所以只是暗中命人将王安石租赁的房屋买下,低价出租。
    这一日,王安石刚从章惇那里回来,就接到了朝廷提拔圣旨。
    送走朝廷使者后,见王安石捧着圣旨哈哈大笑,王家众人皆面面相觑,王家次子道:
    “先帝在时,两次召父亲入朝,他老人家都坚辞不受。”
    “如今有卫国公支持,为相做宰也是迟早的事,何必如此失态?”
    王家长子白了弟弟一眼:
    “父亲这是为伸强国之志而笑!”
    王安石闻言,赞赏地看了儿子一眼,激动道:
    “卫国公果不负我,变法的时机终于到了!”
    “强国强兵富民就在今朝!”
    站在母亲身边的女儿却有些忧心忡忡道:
    “父亲,女儿这段时间参加了不少文会,听一些人说,卫国公为人奸滑纨绔,不似忠良。”
    “如今竭尽全力支持父亲,会不会有不好谋划?”
    王安石摆了摆手道:
    “休要听那些人胡说,卫国公能以富贵之身而兴变法强国之志向,此真豪杰也。”
    “为父仕宦多年,遍观朝中诸公,有此胆略才识者,唯卫国公一人而已。”
    他虽然也佩服范文正、富弼、韩琦的等人的变法,却始终觉得他们只是扬汤止沸、隔靴搔痒而已。
    说到这里,他突然神色一动,问道:
    “这些话你都是听谁说的?”
    见女儿为难,他紧皱眉头转了两圈道:
    “看来有些人已经坐不住了,回头你写一个名单出来,为父也好提醒卫国公多加防范。”
    吩咐完女儿,他正要回书房,却被妻子叫住,笑着从身后拉出一个年轻女子道:
    “官人,你瞧这位小娘子如何?”
    王安石懵懂地看了那女子一眼,皱着眉头道:
    “青春貌美、尚算知礼,还有什么?”
    妻子吴氏白了他一眼,掩嘴笑道:
    “这是我为官人买下的妾室,今日就收用了吧。”
    王安石烦恼地看了妻子一眼,抬脚就走:
    “我的老妻,我与你两小无猜,家里哪还容得下他人?快快送走。”
    吴氏连忙拉住他,气恼道:
    “你如今都贵为宰相了,家里怎能没有妾室,叫人看了笑话。”
    “再说了,她家是罪官,你让我送到哪里去?”
    王安石被妻子拉住不能脱身,满是烦躁地跺了跺脚,求饶道:
    “我的老妻啊,我正忙着要写奏章,向朝廷提请改制,哪有心情纳妾?”
    说着,他看了看那楚楚可怜的年轻女子,似又心生怜悯,只得问道:
    “你是哪家女子,家里犯了什么事?”
    那女子忙道:
    “我爹爹是前审官司主事,因与扬州侯相交,坏,坏了淮东盐政,已被朝廷治罪发配……”
    这事王安石也知道,曹斌回京政变不久,就把淮东的盐案移交给了开封府。
    通过这些天的明察暗访,开封府已抓住了扬州侯派往京师联络援手的手下,搜出了他在朝中的同党名单。
    除了一些罪名较轻还需要再三斟酌,大部分同党官员都已被定罪。
    说到这里,那女子忐忑地盯着王安石,已经开始抹眼泪了。
    若是这位新任宰相不收她,她好一点的下场是当官妓,若是一个不好,被发为营妓,就彻底坠入深渊了。
    虽然这位王相公看着蓬头垢面,好像不喜欢洗澡,有点让人不能接受,但也总比当营妓好一万倍。
    王安石沉吟了一会儿,猛然一拍手喜悦道:
    “送给卫国公吧,卫国公……颇喜美色,对下人也宽厚,就算不收入房里,想必不会让你生活太难!”
    妻子吴氏见丈夫已下定决心,有点心疼道:
    “我花了一百多贯啊……”
    王家女儿本来已经要离开了,听到这话也有点无语,先前还说卫国公真豪杰,原来在你心里也个色胚啊……
    宣平元年腊月初一,王安石奏《上皇帝言事书》,痛陈先帝执政时期各种弊政,提请朝廷变法改制。
    腊月初五,潘太后召王安石与重臣入宫奏对,询问朝廷现法利弊。
    腊月初七,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详细论述本朝法制与国政演变与影响。
    腊月初十,潘太后已明确表现出支持变法的态度,于是再次召见朝中重臣,详细讨论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和可行性。
    对于潘太后的谨慎,曹斌是认可的,那么大国家的政策,不是说改就改的。
    就算他有些超前的见识,也不敢保证变法一定完美成功。
    初十这一日,潘太后与几位重臣讨论了一整天,连午饭都是在宫里解决,眼看天色已经发暗,才让他们离开皇宫。
    刚出宫门,文彦博就追上知谏院寇准,问道:
    “寇知院觉得那什么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与市易法可行否?”
    寇准沉吟了一下,摇摇头道:
    “难,王介甫太过急功近利,他初衷或许不错,可人心难制,不易施行啊!”
    听他这样说,文彦博冷笑两声点评道:
    “我看他初衷就不好,我大宋是与士大夫,而非与百姓共治天下。”
    “依我看,若真叫此法施行,将来我大宋若亡,将始于安石……”
    说着,他看了看寇准的神色继续说道:
    “若无卫国公支持,王介甫怎敢行此险策?”
    “寇知院,你不觉得卫国公权位过重么?此时正是好时机啊!”
    寇准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摇头笑道:
    “文大人,你久不在朝,不知曹斌那厮的油滑与精明,他既有变法之志,为何却推王介甫出来?且今日不发一言?”
    “那小子向来喜欢用他人趟水,自己得利,你若想以此算计他,可要小心……”
    说完,也不再理会文彦博,快步离开。
    推波助澜,借刀杀人与落井下石,向来是这些老油条的惯用手段,文彦博看到变法的时机,产生搞倒曹斌的心思也不足为怪。
    甚至曹斌的门人里也未必没有产生这种想法,落井下石的人,人心难测,很难禁绝。
    不过曹斌推王安石出来,恐怕是早有防备,哪有那么容易被拉下水?
    看着寇准离去的身影,文彦博冷哼一声道:
    “如此变法,大宋迟早亡于彼手,曹王皆是罪人,本官倒想试试,千夫所指时,他曹斌能不能顶得住重压,全身而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