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104、第一百零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场力挽狂澜的伏击战, 给韩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荣誉, 朝廷给予了他副将级别的功勋。
    在皇帝看来, 没有韩皎的冒死谏言,就不会有这次展现国威的惊天荣耀。
    又因为韩皎亲身参战,皇帝心中的一切疑虑都被打消了, 他认定韩皎明里暗里,都已经效忠翎王。
    庆功宴后第二日,韩皎在小朝会上接下圣旨,兼领礼部郎中一职, 正式踏入了六部九卿的门槛。
    全家人都高兴疯了,一直抠门的韩老爷甚至书信回老家,让全家族的人来京参加庆宴。
    当然,他不是因为儿子进入六部而开心, 而是因为儿子在这场扶危救国的战斗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功劳。
    韩太太看起来比韩老爷更开心, 因为朝廷的赏赐异常丰厚,副将级别的赏赐,光是白银就有整整五百两。
    这一笔赏金,就够一家人大鱼大肉一辈子,家中还存着儿子之前侦破大案的赏银, 再也用不着斤斤计较地攒钱, 儿子成婚用的彩礼都毫无压力。
    所以,韩太太眼光也高了,相中的亲家, 都是四品大员起步,她把看中的名单列出来,特意向儿子征求意见。
    这可把韩皎给吓坏了,当即非常严肃地请求母亲不要去人家说媒,他还没做好成家的准备。
    韩皎十九岁了,搁这年代确实可以成家,但是先婚后爱是他无法接受的婚姻模式,他需要先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人,再考虑能不能在一起一辈子。
    好在韩太太并不急着儿子的婚事,她是担心儿子大了想媳妇,才主动提起,见儿子如此坚决反对,便暂且放下了这件事。
    但这事却成了韩皎的心事。
    此前他从没认真幻想过未来会跟什么样的人过一生,此刻认真思考起来,却陷入深深的迷茫。
    什么样的妻子才是他的理想型?
    作为一个沉迷学习十多年的书呆子,韩皎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初中高中时喜欢的女孩子,都是些女团成员,而且比起明星,他更崇拜自己看的那些小说里的男主。
    他一直想成为书里男主那样的人,或者跟男主并肩成就大事业。
    没错,这才是他经常幻想的未来,他未来的计划里,并没有过理想型的姑娘,只有理想型的男主。
    高中时,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崇拜燕王,如今竟然梦想成真当上燕王的谋士,燕王却没有原著中那样历经风雨后的渊深城府,与他想象中并不一样。
    虽然心中十分感激燕王的赏识,可韩皎心里似乎藏着自己都不敢细想的疯狂计划。
    或许旁观者清,那位腹黑帝王已经看穿了他。
    是的,韩皎想辅佐的人,是谢夺。
    因为很清楚谢夺迟早会成为太子,所以韩皎并没有在这方面替谢夺铺路。
    可他一直在暗中替谢夺除掉前路的荆棘。
    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接近并治愈端王,看起来是为了替燕王铺路。
    作为知道原著结局的人,韩皎这么做,其实是为了让端王与燕王冰释前嫌,避免谢夺未来为了复仇,跟男主燕王过不去,只要谢夺没有主动把燕王逼上绝路,燕王几乎不可能为了争夺皇位与兄弟反目。
    韩皎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存了这样疯狂的心思。
    燕王是男主,韩皎却不管不顾地把一颗忠心偷偷交给了谢夺。
    他不是故意这么做的。
    一直不敢细想,因为一旦想清楚自己的目的,理智就会阻挠他与天命的结局对抗。
    母亲提起成亲这件事,意外逼得他把藏在最深处地小心思对自己坦白招供了。
    原本还以为自己是个绝对理智的人,不知不觉就被大boss莫名的纵容给腐蚀了。
    气死了气死了气死了!
    更奇怪的是,自从打仗回来后,韩皎夜里经常梦见大boss。
    那天眼睁睁看着谢夺混入鞑靼军队,回京后,梦里总是梦见大boss负伤而归,吓得半夜惊醒。
    比起恶梦,韩皎更担心的是自己反常的举止。
    在大boss面前,他的脸皮越发的薄了,从前只是被大boss用那种眼神盯着才会脸红,现在光是靠近谢夺一米范围内,韩皎的耳朵就会跟信号灯一样红得发亮。
    邪恶的大boss可能已经发现了他这个羞耻的秘密,所以回京后,经常试探着接近他。
    只要韩皎没逃跑,臭弟弟就会得寸进尺地靠得更近,还特别可恶的观察韩皎反应。
    而且,自从见识过谢夺横刀立马突袭擒王的场面,韩皎总觉得谢夺看起来越来越帅了。
    虽说这小子颜值一直都很邪门,但韩皎起初只是觉得有些羡慕,现在却是忍不住想要偷看几眼。
    这让韩皎陷入一个痛苦的矛盾循环——
    待在一起时,谢夺经常一派坦然地注视他,所以韩皎根本找不到偷看的机会,一旦偷看,就会被抓个正着。
    而谢夺似乎会把他的视线当成一种邀请,一旦视线相碰,就会试探着靠近他,最终逼得他逃跑。
    韩皎快要疯了。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靠近谢夺会脸红。
    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忍不住想要偷看谢夺。
    单纯从表面情况分析,他觉得自己简直像个基佬!
    这个表面结论曾吓得他几天没睡好觉。
    但经过仔细分析后,韩皎发现自己并不想对大boss做出那种事,只是单纯的觉得他好看而已。
    那么,这应该是一种朋友间的欣赏。
    韩皎坚持这么认为。
    几天之后,各地驻军陆续赶到京城。
    十五日之后,燕王带着四万轻骑兵率先赶回京城驰援,他身后还有十多万大军,正在回援的路上。
    半个月前收到京城危急的急报,燕王惊骇之下,命令二十二万精锐军立即撤离罗州,回京驰援。
    依照原本的进攻计划,罗州那两座要塞,这时候已经快要攻下来了。
    也就是说,楚军以死伤数千精锐的代价,即将攻下的罗州两座要塞,又因为京师危及,就这么拱手相让了。
    因为大部队必须回京驰援,缺了后勤补给,留下的守军根本守不住这两处要塞,未免造成更大损失,只能全数撤离 。
    燕王的这个决策是无奈之举。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燕王不可能得知京师危亡在即后,继续攻打罗州,所以这个决定本身并没有错。
    问题在于珠玉在前——谢夺带着两万四千守军,全歼了两万鞑靼精锐。
    燕王带着二十二万精锐军,攻打罗州四万叛民,损失数千精锐后全军撤退。
    且这件事究其根本,是因为徐阁老决策失误,大量调拨西北守军精锐转战罗州,才给了鞑靼可乘之机。
    徐阁老的罪过,自然要燕王分摊一半。
    再加上跟伏击战的对比,攻打罗州的损失过大,回京后,燕王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全城百姓茶余饭后,都拿他跟战神翎王作比。
    原本的代天子出征,一下子成了代天子受辱。
    燕王回京见过父皇之后,就躲在王府不出门了,谁也不肯见。
    紧接着,二十二万军队也被陆续调离,西北骑兵全数回到西北守边。
    皇帝改任李阁老负责罗州之战,李阁老则立即实施了自己原本预想得计划,命令川贵总督封堵罗州关口,准备打长期消耗战。
    皇帝表面上对事不对人,只是更改了应对罗州叛乱的策略,实际上,内阁当天就撤换了两位阁员。
    皇帝把徐阁老的两个学生撤出内阁,换上了两个底细不明的官员。
    据说徐阁老接旨的时候,脸色惨白,半天都没能爬起来,还是一旁的李阁老把他给扶起来,才颤巍巍接下了撤换阁员的圣旨。
    这件事显然会让燕王更加遭受打击。
    此后整整五日,连三皇子都没能进得了燕王府。
    小皇子们都很担心六哥的状况。
    压力最大的是谢夺,他那场伏击歼灭战,总被拿来跟罗州之战做对比,让燕王成了所有人口中的笑话。
    这日后晌,燕王府后院一片死寂,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酒气。
    一声陶瓷碎裂的脆响过后,凉亭里传来燕王口齿不清地命令:“再给我拿两坛过来。”
    一旁的大伴忍不住开始抹眼泪,一手扶着烂醉如泥地燕王:“不能再喝了殿下,歇会儿罢。”
    “快去拿酒……”
    “别喝了,哥。”
    听见身后熟悉的嗓音,燕王仿佛一下子酒醒了,猛然转头,当真看见九弟立在凉亭外。
    喝了太多酒,燕王甩了甩脑袋,还是不能分辨那是幻觉还是真人。
    直到那身影矫捷地跃入凉亭,上前弯身想把他扛回屋里,燕王才跌跌撞撞地退闪开去。
    “谁放他进来的。”燕王醉醺醺地质问周围侍从。
    太监们顿时跪了一地。
    “是我自己进来的。”谢夺坦白。
    燕王缓缓回头,看向九弟,笑了:“自己进来的?啊,对,区区王府,如何能挡住战神的脚步?都起来罢,怪不得你们。”
    谢夺上前一步,垂着双手,无措地望着六哥:“别喝了哥,父皇只是改了作战策略,没有就此放过罗州叛民,你得振作起来,战功迟早属于你。”
    作者有话要说:棉花精陷入自我怀疑中,每天照镜子都感觉自己看起来更gay了怎么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