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513章 闫玉的独居日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513章 闫玉的独居日常
    康老爷子得了闫老二的准话,心里就有底了。
    终于到了村里红白喜事中最让人期待的吃席环节。
    康老爷子高高兴兴的带着两个儿子敬了一圈酒。
    康寅礼康寅之的名字文绉绉的,大家伙叫不惯,就喊他们康大康二。
    兄弟两个乐意不乐意且不说,康老爷子很开心。
    戚五总算见着了自己的老丈人和二叔。
    老大的个子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搁了,就知道低着头在后边跟着。
    老丈人脚下虚就扶一把,老丈人喝不下就替他喝……
    还不限于老丈人,康老爷子和康二都在他的照顾范围内。
    甚是忙碌。
    远远瞧着十分好笑。
    闫玉笑得肚子疼,替老丈人喝酒这招还是她爹教的。
    王德善闹不清她笑什么,就问起来。
    闫玉说了以后,爷孙俩一起乐。
    “你爹倒是很懂这些人情世故……”王德善有感而发。
    若不是闫老二这么会,他也不会和闫家慢慢熟起来。
    “说起来,爷爷还记得头一回见你爹,你爹塞银子的手法,可是熟练的很。”
    “哈哈哈!我爹说给人塞钱得让人收得舒服,心里敞亮,直不楞登的给最没意思,他还说,咱是诚心的给,也得让人感受到咱的诚心,咱的重视。”
    闫老二的歪理特别多。
    什么能给东西就不给钱,给东西是积攒情谊,给钱是积攒人情,人情一多是负担,还有什么不要次次上门都带东西,关系到了就空手带肚子去,人家要是好好招待伱以后就继续来往,要是怠慢了以后就别登门……
    也不知他是咋总结出来的,细琢磨还挺有道理。
    王德善点头道:“你爹这份见识,寻常人都比不上,他要是当官,不说有所建树,上下关系一定能打点好,可惜了……”
    闫二只有童生之姿。
    便是撞大运考上了秀才,也只能做个不入流的小官。
    不然就这等会为人的本事,定能步步高升。
    爷孙两个正说着话,就见闫老二拎着酒壶助力兄弟去了。
    戚五嘴笨,说不出什么,就知道蒙头跟着。
    康寅礼也是话少之人,翁婿两个都没说过几句话。
    闫老二一来,立刻打开了局面。
    从采石场聊到小安村,从康老爷子聊到康家孙辈的几个孩子,中间穿插着介绍戚家的情况,戚家的家底隐晦的露一露,称赞戚家人的人品,对戚五更是夸了又夸,不是虚乎的那种夸,说的特别实际,力气大,能干活,本分老实不会起花花肠子,对人好就傻实傻实的对人好,有门能传家的手艺,闫戚两家合伙做着烧炭的营生,还有就是戚家三兄弟勇武过人……
    这最后一条很重要,是在关州安稳过日子的倚仗。
    康家老爷子有点大家长的做派,他看好了,看中了,就给自家大孙女定了亲,可康寅礼作为一个父亲,昨日才来到小安村,父子三人只挑着紧要的说,对戚五这个女婿真的很陌生。
    闫老二这一通说,瞬间就让康寅礼明白,他爹为何会选戚家做亲。
    康寅礼看向戚五的目光一下就有了变化。
    ……    吃完席,闫老二找康老爷子聊了几句,没别的,就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想让老爷子问问,康家老大愿不愿意跟着他。
    没有当面问,是他这心也虚,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可不像他哥,能一路考出头,他就是个举业无望的。
    不过闫老二也想好了,让康大在他身边帮衬几年,等大哥以后当了官,再让康大跟着他大哥就是。
    等回到家,康家父子面对面坐着。
    “这闫二你们也见着了,都说说。”
    “我听爹的,让我去闫二身边跑腿我就去。”康寅之以前是个刺头,一向和自家爹作对,家中遭逢大变以后,人沉寂下来,比以前沉稳多了,一家子能在采石场活下来,还多亏他不惜力气干活,也敢于和人拼命,这才护得一家老小周全。
    “有些世故圆滑,对女婿很照顾。”康寅礼能看出闫老二过来是为了戚五解围,免得翁婿无话,很是尴尬。
    “闫秀才是个有前程的,我本想让你跟着他,也不枉你所学,可闫老二瞧上了你……”康老爷没继续说下去。
    康二呆了一呆,看看爹,又看看大哥,闫家老二,竟瞧上大哥了,没看上他?
    “爹,儿子现在只想居村种田,跟着闫二很好,您不是说闫二擅于经营么,儿子跟着学学,闫秀才那,让寅之去吧。”康家老大平静的说道。
    “也好。”康老爷子叹了口气。
    康二:……
    ……
    闫玉自己在村里住也自在,每天早上起来,上村里任意一家吃过早饭,就带着苟住在村里绕圈跑。
    大冷天还能被家里放出来晨跑的孩子,就跟她一起。
    跑上几圈,大家就散伙。
    之后闫玉和苟住进山,她拣拣柴火,苟住抓个兔子狐狸野鸡啥的。
    有了收获一人一狗就回来。
    将野味送到戚家,她就回来清一清炕灰,再添些新柴,然后背着自己的小书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坐到村里的学堂。
    一边听康老爷子讲课,一边完成大伯给她布置的作业。
    待一上午,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她的作业就差不多完成了,有不会的还能问问康老爷子。
    在戚家吃过午饭,就让苟住拉着她去姑家在官道上搭的木棚子。
    先给外面挂的大木板更新一下信息。
    收什么东西,卖什么东西,什么价,都写清楚。
    字尽量大些,显眼些。
    然后和她姑父对账。
    对,不是她姑,是她姑父。
    谁让她姑不识字呢。
    崔郎中现在每日早早就带了老丈人来此,爷俩来到之后先将炭火烧起来,坐上热水,然后就等着人来。
    周围的村镇都晓得大石桥附近新添了这么个地方。
    有个姓崔的郎中能看病抓药,这边还能买到柴火木炭,也收野物山珍啥的,价格给的还算公道,他们也不用大冷天的再往城里跑。
    闫玉主要收柴火和豆子。
    其他的,崔娘子吃不下的,就让给她。
    抱歉,今天回来的太晚了,只有一章啦~嘤嘤嘤~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