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62章 一联震全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文德生抛出来的这条上联,有着很大的来历。
    传说乾隆年间的一次开科考试中,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考官一时无法取舍,只好将试卷呈送乾隆皇帝钦定。单单是看试卷,乾隆一时之间也是难下定论,于是口谕:“朕明日出句,命二生续对,对高者为状元。”
    此时的乾隆正巡游江南,驾临杭州。也是文思泉*涌,时不时的会附庸风雅,来上一会舞文弄墨之举,以显示自己的才华。次日晨起,眼见那西子湖畔杨柳青青,烟雾凫凫之良辰美景,遂欣然提笔出句:烟锁池塘柳。
    这一出句,五字均为形声字,且其偏旁恰好构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如此难度,当属绝对。莫说乾隆自身对不出,许多才子高人也是敬谢不敏,不敢逞能。这副对联流传了几百年,不是没有人对出,只是一直都未曾有上好的下联对出。
    此时,文德生一言既出,场中顿时就鸦雀无声,万籁俱寂,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到响声。人人都在低首苦思,想能觅出一副绝妙的下联,也好借此出人头地。只是此等高难度之上联,别说是一般秀才,就是那些学谕也只能望洋兴叹。
    “呵呵,妙对,妙对。这副对子可不是一般的难,老夫才疏学浅,虽然尽力,也是无能为力哦。”平日颇为喜好吟诗作对的南学正,苦思冥想了好大一会,也没有觅得中意的下联。到得最后,也只得摇头作罢。
    见到学正大人放手,其他的人也都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位大神挡在前面,自己对不出来也算不了什么。南学正没有想得到,自己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竟然也成了别人耍赖的依据。
    “文秀才,你别得瑟。这样的绝对,你也不知是从何处抄袭而来。我对不出来,学正大人也对不出。这么多在场的人,也没有人对得出来。你如果说不出下联,同样也不能算是你赢得了比试。”黄世郎一点也不顾学正大人的面子,自顾自的大声嚷嚷道。
    “是呵,是呵。这样的对联,谁也对不出来,怎么能够分得出输赢!”丁青文也赶忙帮上了腔。这一次说话,他也吸取了教训,一直没有往黄世郎身边靠拢。
    刚才那个胖乎乎的官家子弟也在起哄说:“对,你也对不出,我也对不出,至多也只是平手而已。文秀才,你如果真的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就请说出下联来。只要能让大家都说好,不但是黄秀才拱手认输,我也愿当众拜你为师。”
    官家子弟就是官家子弟,到了这种危难时刻,他们还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黄秀才,此话当真?如果我一旦说出下联,你就拱手认输!”文德生的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如果熟悉文德生习惯的人,一定会引起警觉,知道这小子已经是稳操胜券,才会如此说话。
    黄世郎没有看出端倪,依然大言不惭地叫嚷道:“当然算数。我黄某人一向是千金一诺。一言既出,如白染皂。呵呵,你别随便编造一句什么下联来糊弄于我。要知道,我也不是什么好欺骗的人哦。再说,这场上的许多师长,岂是你文德生能蒙蔽得了的人物吗?”
    文德生心中暗骂对方狡猾,轻轻一语就将府学的老师都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之中。不过,他是艺高人胆大,微微一笑,嘴边轻轻地吐出了这么五个字:“灯镶江堰松。”
    话声虽然不高,却一下子震撼住了场上的人。这是现代人到松花江夜游,看到江堰的松树上镶嵌着串串彩灯,这才脱口而出的下联。五行、词性、平仄和意境,无一不合。
    放到古代,虽然不能挂上许多彩灯,但如果挂上一些大红灯笼,也不是什么难事,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在这一点上,现场中人倒也挑不出什么瑕疵来。他们再是如何自负,再是如何挑剔,也无法说出一点不是。
    一时之间,场中大哗。
    “妙也,妙也。如此下联,堪称绝对。”南学正一时激动,竟然拔下了平时视若珍宝的胡须,痛得下颌直打哆嗦。
    董凝梅也是眼波流转,笑靥如花,暗自佩服文德生的才华。她一把揪着哥哥董傲青的衣袖娇嗔道:“哥哥,你好坏,有这么一个大才子的朋友,也不曾对妹妹说起过。”
    董傲青一时之间也有点懵然,想不通文德生是得到了何方神佛指引,在这不到半月的时光中,竟然让才学上升到了如此高度,让自己拍马难追。
    站在文德生身后的卢国旺,一直在低首沉默,此时也是一脸的不解。谈起对句的才华,自己不说比文德生强,但也差不了许多。要说硬要比出个高低,也只是一线之差而已。怎么也没有想得到,这才分别了几天时间,便会有了这么大的差距。
    “你......你......”就连黄世郎,也是被惊得面如土色,大汗淋漓。可怕,太可怕了。这样才华的人,岂是我们这等凡夫俗子所能比拟!退意一生,他便把目光投到了胡师爷的身上。
    胡师爷虽然不懂文德生所说的下联价值何在,但也能从场中诸人的反应中得知,自家的少爷输掉了这场比试。不但是输,而且是输得一点没有脾气。
    他一直在关注着黄世郎的表情,当然是立即捕捉到了黄世郎的表情。先是不理解,输就输了呗,能有多大了不起的事情!再看到黄世郎朝着那盘银子呶嘴,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二百两银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使是黄知县这种官宦人家,真要是这么白白地舍弃出去,也不是一般的肉疼。倘若是孝敬上峰,用于买官也还有一说。就为了一时义气之争,将银子送给一个穷小子,这可是万万做不到的事。难怪那黄世郎会急于给胡师爷呶嘴。
    “好对呀,好对。文秀才,你果然没有让我看走了眼,确实是一个有才之人。这样吧,今天这场比试,就让老朽作个中人,算作是平手可好?”胡师爷到底是老奸巨滑之人,说这话的时候,脸都不带红上一丝。好象刚才不肯罢休,硬要比出个输赢的人与他无关一般。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