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85章 文家大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看到文德生的态度,卢国旺多少有点失望。在这种事关身家性命的选择上,谁也不好再多加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不再多言,倒头便睡。文德生想要劝说几句,却又觉得很难措词。自己在家中对文养父和赵大叔说的话,本来就有些过分,如果再继续妄加多言,很容易引来不测。到了最后,他只得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上床睡觉。
    到得第二天早晨,文德生听到卢国旺起床的响动,只以为他是上茅房,也没有放在心上。时间长了以后仍不见卢国旺返回在,起床一看,才发现对方已经扬长而去,只是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好自为之,后会有期’八个字。
    看到这样的留言,文德生沉默了一会,小心将纸条收入自己的书包之中。虽说有些伤感,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也许,自己还能与这位同窗再次相会吧。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对方的目标是造反,自己的心思是想飘流出海。这是两条平行线,估计不会发生交叉。
    荆州城不大,有个屁大的事都能传得全城皆知。知府大人当面邀请文德生为自己的幕僚,这件事很快就通过当时在场的酒客嘴中传遍了全城。本来,文德生让黄世郎吃鳖的事,很是让不少人开心。但也有人为文德生担忧,不知道此事会如何了结。要知道,黄知县不是一个善良之辈,收拾起一个穷秀才来,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嘛。
    听到府学出现刺客的事,全城更是一片哗然。大家更是担忧,不知道那黄知县还能使出什么样的手段来。到了晚间,突然又听得这样的消息,自然又是一番欢腾。别人开心,黄家父子就不会乐意。当天晚上,黄世郎在家是大吵大闹,一副不肯罢休的架势。
    到了最后,黄知县也被儿子吵得烦了,一拍桌子说:“草尼马的周山凡,我是日了你母亲,还是恁的?你凭什么要与我如此作对!”“老爷,这周知府做事,好象是一点也不顾官场上的面子呀。”站在旁边的胡师爷,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
    黄知县恨恨地说:“面子?他管什么屁的面子!为了一个穷秀才,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还顾什么官家的体面吗?”“老爷,鸡蛋不能跟石头碰。既然周大人出了面,不如我们就暂时让上一步吧。”胡师爷劝说了一句。在他的意识中,此时不宜与周知府对着干。双方顶牛的结果,非但与黄知县不利,也与自己所代表的势力不利。
    “让,我打落牙齿也要让。不过,我连夜写信给京城的朋友,请他们帮忙出上一口气。哼,他周山凡不给我面子,我也不能让他舒服。”黄知县恨恨地吩咐儿子道:“去,给我准备笔墨纸砚,我现在就给京城的朋友写信。”
    黄觅文刚刚抓起毛笔,却又将笔搁了下来。黄世郎有点不解,催促说:“父亲,为何不动笔呀?”“胡师爷,那个文德生的事,我就交给你啰。也不要下手太重,就要他的一条腿吧。我要让那周山凡看看,在这荆州城中,是他说话管用,还是我黄觅文说话管用!”黄觅文用手拍打着书案道。
    “老爷放心,学生这就去安排。”胡师爷的脸上露出一片厉色:“别人都以为我们会收手不干,也就会失了防备之心。嘿嘿,我们就打他一个冷不防。”“对,老夫就是这么一个意思。真的有了什么事,姓周的也不好找到我的头上来。”看到胡师爷很知趣,一点也没有嫌麻烦的意思,黄知县点了一下头,又关照道:“胡师爷,这事你可要小心点,不要再砸了锅。”
    “老爷放心,我让人找叫花子下手。就是有人想要寻找真*相,也追不到我们这儿。”就凭这样的口气,胡师爷做这样的事儿,也不是一回两回。
    历朝历代,有了城市,就都会有叫花子。有穷有富,这才会显得平衡一些。叫花子为了免遭外人欺侮,都会抱成团,那为首之人就被称之为团头。胡师爷口中的戚团头,也就是荆州府城中的叫花子头儿。府城之中的捕头与乞丐,就是猫和老鼠的同义词。捕头要驱逐乞丐,以维护府城的秩序。同样,捕头也离不了乞丐。无论是打探消息,还是做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都需要乞丐。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是合作之中有斗争,矛盾之中有合作。胡师爷的主意,就是打到了叫花子的身上。他会如何操作,暂且按下不提。
    距离府城三十几里远的文家庄中,有一幢前后三重的院落。就凭着青砖小瓦的建筑,还有那曲径通幽的院落,在这到处都是夯土墙壁,草棚房顶的文家庄中,就能料定这是最为气派、最为富贵的人家。这儿,就是文氏长房的居处。族长文太公,住在最后一重院落之中。这就是文家大院,一切有关文氏族人的大事和文家庄乡亲利益的决定,都是来自于这儿。他们这一系,都是文氏的嫡传子孙。无论是家族中的地位,还是财富的占有上,都是让人仰视的存在。
    文太公已经七十多岁,这在明代来说,也属于是长寿之人。虽说头发胡子都已经雪白,显得有点老态,隐约之间也可见到一些老人斑,脸上的皱纹愈加明显起来,一双老眼也有些浊黄,却仍是精神矍烁。此时,他正坐在最后一重院落的客厅之中。一人独坐于太师椅子上,不紧不慢地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屋子里,站立了不少文家长房的嫡系子孙。一个中年人,正毕恭毕敬的在回报着自己从府城打探回来的消息。
    “噢,老三,照你这么说来,舍之家的那个小子,这几天倒是连连出了好几回大彩?”文太公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缓缓将手中的茶杯放到了身旁的八仙桌子上。那中年人回答说:“是的,父亲。整个府城里,谈论的都是文德生赢了黄世郎二百两银子的事情,还有,就是议论昨天夜里刺客的事。至于他被周知府聘为幕僚的事,更是头号谈资。”
    “嗯,这事有点不太对头不呀。”文太公阖上眼睛,手指头轻轻敲打着着八仙桌子。周围的人,一片寂静,谁也不敢出声。过了一会,他睁开眼睛说:“大郎只是一个秀才而已,凭什么去当知府大人的幕僚?再说,知府大人这样的做法,好象是有点和黄知县过不去的意思耶。有意思,这官场上的事情,实在是有意思哦。”
    “父亲,府城的人都说是文大郎的才华打动了知府大人。要不然,大郎就是中了举人,也未必能让知府大人选去当幕僚。更不会在大郎与黄知县的公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公开站出来帮助撑门面。”被称为老三的中年人,上前一步补充说了几句。
    “嗯,大郎这娃娃,还真是有点出息嘛。你们大家说说看,这事该当如何处理?”文太公抚摸了一下颌下的银白长须,很有威严的吩咐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