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9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重生之谁的皇后 作者:三月六

    分卷阅读393

    除此之外,南平王的爵位基本上算是自个儿一手一脚打出来的。元钊愤恨得全无道理,只是嘉敏当时落到那一步,也只能任人污蔑她的父亲,而无能为力。到后来周城收拾了元钊,问她要不要留命,她微微笑了一下,没有应声。

    “……听说是二叔没了,过了孝期,堂哥来洛阳选官,带了堂姐过来,”嘉言叽叽喳喳道,“哦对了,还有堂嫂,倒是巧,赶上哥哥成亲。说起来堂哥成家,怎么咱们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论理,这么近的亲戚,虽然不同城,红白喜事该是有所走动,嘉言后知后觉地发现事情不对劲。

    嘉敏道:“我从前在平城,也没有上过二叔家的。”

    一时间连昭诩也好奇起来:“是啊,阿爷带我去平城,也只回家,还是上次问三娘才知道二叔也在平城。”

    兄妹三人对于二叔一家的记忆都是空白,面面相觑了一阵子,嘉言噗哧一笑说道:“管他呢,回头再问阿爷吧,眼下母亲让我来叫阿姐换衣裳出去见客,哥哥在,一起去罢,免得母亲另差人去请。”

    嘉敏勉强应了一声:元钊和二娘、四娘既然来了,无论如何,面总是要见的,哪怕是给王妃面子呢。

    昭诩等了片刻,嘉敏和嘉言联袂而出,兄妹三人一起去九华堂,南平王妃是早等在那儿了,正陪着客人说话呢。

    嘉敏行三,嘉言行六,是同祖父的排行,也就是说,上头大娘、二娘,中间四娘、五娘,都是她叔父的女儿。只不过大娘是早已出阁,五娘夭折,所以元钊带过来的是二娘子嘉欣、四娘子嘉媛。

    元钊年岁比昭诩稍长,满二十了,妻子袁氏约是十六七,身量娇小,容色平常,没法和元家姐妹比。嘉欣、嘉媛姐妹都生得清秀,嘉欣略高,嘉媛脸圆,眉目里都略有憔悴,想是舟车劳顿。

    堂兄妹几个这还是头回相见,彼此互相打量,也多少带了较量。嘉敏无心与元钊兄妹亲近,穿得家常;嘉言也没有刻意装扮,不过嘉言本身就足够的光彩照人,倒是让元钊兄妹眼前一亮。

    自己的女儿出色,南平王妃心里当然欢喜,不过看到嘉敏不上心,未免又有些不满。她与元景浩成亲之后只回过一次平城,并没有见过这个二叔——当然是听说过的,但是元景浩并没有与她细说。

    她也乐得不多问。

    比起那些一成亲就指望岳家给力,拉了自己还不算,连着七大姑八大姨想上位的男人,元景浩的作派无疑更得她欢心。

    想不到这么多年之后,二叔都没了,他的儿女反而找上门来,不行,这事儿还须得先问过景浩再说。她心里想着,面上不肯失了大家风范,只管和颜悦色,嘘寒问暖,问平城,问路途,又吩咐了下去摆餐。

    到昭诩兄妹过来,七人按长幼序齿见过礼,南平王妃与嘉敏、嘉言说道:“如今家里多了嫂子和姐妹,可不要淘气。”

    姐妹俩自然是应了。

    南平王妃再携了元钊兄妹入席,席间种种美酒珍馐、谈笑风生自不待说。

    到饭毕,南平王妃体恤这兄妹几个远来辛苦,吩咐了芳芸带人下去歇着,院子是早收拾了出来,元钊夫妻住的世安苑,嘉欣、嘉媛姐妹住玉笙居,用具都是现成的——当然不能与嘉敏当初进京相提并论。

    最后,打发了昭诩和嘉言,却留下嘉敏说话。

    嘉敏算着王妃无人可问,也只能问她了。奈何她是个一无所知,不仅对父亲和二叔的恩怨一无所知,就连嘉欣、嘉媛后来的结局她也全无印象。当初元钊兄妹进京的时候,她已经出阁了。

    眼看着南平王妃沉吟——多半是在斟酌用词,她总不好直接问她这个做继女的,你爹和你二叔是怎么回事——嘉敏乖巧地先开了口:“这几位哥哥姐妹从前竟也是在平城么,我竟然不知道。”

    南平王妃:……

    也对,连对她都不说,会和年幼的女儿说?何况三娘从前还是这么个不省心的性子,南平王妃犹豫了一下,她觉得昭诩知道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却听嘉敏又道:“……想从前平城的事,该是温姨娘知道得最多罢。”

    南平王妃:……

    这死丫头,竟是想借她的名义接温姨娘回来。

    嘉敏常日里去什么地方,南平王妃心里还是有数的,不然她这家也白当了。她要去看温姨娘,她也不好说什么,她要不去才奇怪呢。温姨娘不见她,她也暗暗里幸灾乐祸过,你这丫头,也就只能仗着你爹,和我淘气罢了。但是接温姨娘回来……要说南平王妃全无芥蒂,那也不可能。

    王妃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你阿爷也不是没有去接过。”言下之意你爹都接不回来,我这做继母的何德何能。

    嘉敏道:“姨娘是生我的气,但是哥哥婚期将近……”

    “那你要看好你姨娘,”王妃道,“可不能搅了你哥哥的好事。”

    嘉敏道:“母亲多虑了,姨娘她……也是想着哥哥好的。”

    话到这里,王妃也有些倦了,打发了嘉敏回去。嘉敏行过礼,才走了几步,王妃忽又想起,叫住她道:“近日大约是良辰吉日多,来了好些帖子,郑家的,李家的,崔家的,都请你和阿言呢,一会儿让芳蔷给你们送过去。”

    嘉敏应了。

    王妃踌躇片刻,又道:“要合适的话,带上嘉欣和嘉媛。”

    王妃是个精细人,想事也明白,元钊这么大老远拖家带口地到洛阳来,一为选官,二来恐怕是为了两个妹妹的婚事。三娘这么挑的都定了,这二娘子比三娘还大上岁余呢,如今梳的还是小姑髻。

    按说,就算长辈之间有龃龉,只要不是血海深仇,到底打断骨头连着筋,不至于遗恨到下一辈。孤木不成林,说得更俗一点,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呢。眼下家里满打满算不过四个孩子……不为多。

    他二叔家的这三个孩子,元钊不说,二娘子和六娘子要许了个好人家,也是一大助力。

    三娘眼看着就要出阁,李家是不错的人家。然后阿言,阿言是不愁的,阿姐怎么着都会给她选个好人。说起来嘉子可惜了,要不是早先存了当皇后的念想,如今也不至于高不成低不就地悬着。

    只不过,求人姻缘是个冒险的事,一个三娘已经让她辗转愁了近两年,虽然有她自个儿不争气的原因,也有想个好的缘故在内

    分卷阅读393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