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9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重生之谁的皇后 作者:三月六

    分卷阅读399

    不过是朝争的炮灰。嘉敏几乎是戚戚地想,大军出发之日,天子送行,百官整肃,谁知道有去无回。而朝中又多少翻云覆雨手,并不在乎这些生死。

    一定要他们都落到这一步,他们、他们的妻儿子女都落到这一步,生死如蝼蚁,如鱼肉,才会知道其中痛楚。

    比如前世的她,再比如前世嘉言。

    昭诩眼睁睁看着妹子眉目里渐渐渗出哀色,他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难过。如果只是李家……李家老爷子不说,李家应该是无恙的。或者是叛乱?娇滴滴的小娘子哪里看过战场上尸上血海,她这个妹子,倒不像有的人,听到打仗就以为能马上觅封侯,却不想一将功成万骨枯。

    因问:“三娘在想什么呢?”

    嘉敏道:“想……前朝临海公主。”

    前朝末世,洛阳大乱,临海公主为人所掳,辗转变卖为奴——想公主且如此,而况余人。

    昭诩也有片刻的沉默,应道:“不至于此。”

    嘉敏却问:“父亲几时回来?”

    昭诩道:“那要看太后和圣人的意思了。”朝中是缺宿将,但是宿将也是一仗一仗磨出来的,眼下形势尚不明朗,朝中绝不会急吼吼把父亲召回来,就算日后压不住了,也还要看太后与皇帝博弈。

    至少皇帝肯定是想用穆家的人。

    听见嘉敏叹息,昭诩心口又有些疼,忙又补充道:“其实也不必太担心,如愿在武川镇,他一向能得人心。”

    嘉敏闻言道:“但愿如此。”也还是无精打采。

    又过得几日,李家也摆宴。李家是嘉敏的夫家,她如今还没有过门,原不便去。但是九娘给她的请帖是单独下的,言辞颇为恳切,王妃看过之后,与嘉敏说:“但去无妨。”嘉敏也就去了。

    小娘子的聚会,无非游园,赏花,宴饮,附庸风雅的品评诗画,将门多投壶,或也有弹琴,起舞,论香,说道衣着穿戴。嘉敏不擅此道,能躲就躲,李家九娘却特来见她,代母亲与妹妹与她致歉。

    “我阿娘耳根子软,听风就是雨。”九娘很难为情,原本做儿女的,如何好说母亲不是,但是哥哥的话,她又不能不带到——已经把最不好听的隐去了,但是出口,还是觉得自个儿过分。

    嘉敏心道能养出八娘、九娘这样敦厚的性情,十一郎又明理,这个李家九夫人已经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怕她还要再给十六娘说好话,忙着扯开话题道:“九娘子好事将近了吧?”

    李九娘面上飞霞。哪个小娘子没憧憬过自己的婚事,但是在她……因为姐姐的惨死,姐夫忽然变了夫君。母亲倒是沾沾自喜,觉得自个儿争了门好亲,可是在九娘,心里总存着一丝难过。

    八娘是她嫡亲的姐姐,只年长一岁,又温柔可亲,哪怕是到最后一刻。那天泼天的雨,她一直记得,她跟在哥哥后头,看见胭脂色的血,姐姐连喊疼都没有,怕引来敌人。到最后,血都流尽了。

    换来哥哥的仕途,她的婚事,十二娘进宫为妃。她敦厚,倒是不傻,料想进宫的名额原是她的。只是家中长辈都看好十二娘。

    ——毕竟,如果进了宫不得宠,那姐姐就白死了。

    当然她也不想争这个,她也不想进宫,她从前曾住在宫里,见识过胡嘉子的跋扈,见识过太后偏心,后来也见识了陆静华的死,如今正位上的穆皇后,也并不见得有多快活,她只是为姐姐难过。

    母亲是最早忘记的,母亲一向想得开,宁肯把时间和心力耗在与婶婶、伯母的斗法上;然后是哥哥,哥哥渐渐也不大提,他仕途得意,又要迎娶公主。只剩了她,翻来覆去的就这么点心事。

    她不说话,嘉敏一时也猜不到她在想什么。

    她原是想提醒九娘,如果可以,让十一郎催崔家早些迎娶,免得意外——尽管昭诩说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是转念一想,一旦李家失势,从崔十一郎对谢云然的无情来看,又能给她多少庇护?

    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握一握九娘的手,说:“但愿一切如意。”

    第292章兄妹【下】

    五月十四日,南平王妃收到南平王的回信,大体上就如南平王妃所料,说起兄弟就一句陈年旧事,不必再提,又问及元钊资质,说如果不是太过愚顽的话,就让王妃把人送到青州去。

    元钊和袁氏,以及嘉欣、嘉媛这些日子的行踪举止,王妃大体是知道的,元钊不说十分机灵,也算是有眼色,袁氏眼皮子浅以前,也没浅过温姨娘,嘉欣、嘉媛都还算安分——比当初嘉敏好对付多了。

    因唤了元钊过来,把南平王信上的意思掐头去尾与他说清楚,末了道:“如果大郎有意,我这就让贺统领送你去青州。”——元钊比昭诩年长稍许,所以元钊进京之后,昭诩自动降为二郎,昭询则行三。

    元钊闻言大喜。他上京之前也仔细琢磨过可能的际遇,比较好的南平王或者南平王妃在京里给谋个官职,不会太高,大致是四品下五品上,却不料比这还好,让他去青州,是要手把手栽培了。

    他打听过,昭诩从前跟着南平王转战近十年,在军中威望、根底没得说,如今安置在京中,守的是大后方,冲锋陷阵什么的,看来大伯是要用自己人了。

    兴冲冲回院子叫袁氏收拾起衣物,准备远行。

    袁氏是新来洛阳,举目无亲,王妃忙,并无暇顾及,只叫嘉敏、嘉言姐妹常日带了嘉欣、嘉媛出门——这没出阁的小姑子却不好带嫂子出去,这样一来,偌大的王府,袁氏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如今丈夫又要远行,不知几时才能回来,心里一来慌张,二来也是不舍,嘴里未免叨叨道:“这刀枪无眼的,大伯也是,自家子侄,直接给场富贵不就好了,怎么就舍得拿出去挨刀挨枪的——”

    “住口!”元钊喝了一句。他自进京以来,连日谨小慎微,四处赔笑,唯恐有个不是。能得到这么个机会,做梦都能笑出来,结果妻子不但不为他高兴,还劈头就是一盆冷水,心里未免无味至极。

    袁氏经了他一喝,却自觉委屈,抽抽搭搭就哭了起来:“我就知道,你如今满眼富贵,哪里还瞧得上我……”

    元钊气结——明明是这婆娘自个儿眼界浅,见识短,倒说起他不是来。拂袖就出了门。门外春光正好,花树争芳,蝴蝶轻盈的身姿,唔,不

    分卷阅读39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