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94.太白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九十四章
    “造反”这两个字太沉重,而因好朋友和喜欢的人身属白莲教,林天鸿就对这两个字感到更加不入耳了。无论事实多么接近,他都极不愿朋友和喜欢的人牵扯上这两个字,他摇着头急于否定崔成的猜测,说:“白莲教未必敢做公然对抗朝廷的事,他们这只是欺行霸市!”神色一变,又问崔成:“哎,你说,官府为什么不管呢?”
    “唉!”崔成深不可测地笑了笑,说:“正因为白莲教现在还没有公然对抗朝廷,所以官府才没干涉。常言只道‘民不告,官不究。’其实,很多情况下,民告了,上面不压,下面的官也不究,就算‘究’了也白‘究’。”
    “嗯?”林天鸿感觉越听越糊涂了,问道:“这是什么道理嘛?”
    “唉!说起这里面的门道,你还真没我明白!”崔成摆出一副洞察世情的高深样子,说:“这世上的名门望族、富户商贾,哪一个不是跟官府牵枝连蔓的?否则就根本成不了名门望族,就算成了也难以长存。就拿我们崔家来说,我们经营的都是些辛苦行当,做的都是薄利买卖,还不是也得靠银子铺路,否则,根本办不成事。只要银子打点的到,你干什么事,官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油水捞,他们乐得清闲,除非你是大张旗鼓地公然叫板,遮不严、捂不住了,他们才管。白莲教一定也是这么干的,不过他们就是太大胆了些。”
    对于崔成说的这些话,林天鸿感到耸人听闻,思忖了片刻,却也不由得不信。他深深叹了口气,说:“一定是青尘,否则他也做不了白莲教首堂堂主。”
    “堂主?还是首堂堂主!”崔成大感惊讶,说:“我也听说青尘是白莲教的人,但没想到竟混上了堂主,这哥们儿可真有点手段!”
    林天鸿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他胆大心细、机敏干练,用对了地方固然是好,可若是用错了地方就会铸成大错。我真担心他会把事情弄的不可收拾。”
    “是啊。”崔成说:“白莲教做事越来越出格,早晚会出事。青尘跟你关系最铁,你可得劝他早些收手。对了,他瞒天过海拿走了宝相寺的舍利,你不去找他讨回来吗?”
    “一定要讨回来的。”林天鸿说:“恐怕会大费周折。还不知道这号称天下第一大教的白莲教教主是何等高人,竟然连冷月宫和江南雷家都对他俯首听令!”
    二人走到竹竿巷头又折返往回走,林天鸿始终面带忧色,没再说话。崔成劝道:“大哥,你也别光发愁,干着急没用,事情得一步步慢慢解决。”
    “我能不发愁嘛!”林天鸿说:“舍利已经到了白莲教教主手上,我都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
    “从青尘那儿下手啊!”崔成说:“青尘是白莲教首堂堂主,是教主身边的红人,只要他想还给你,应该也不难拿回来,关键是看他肯不肯。”正说着,他突然兴奋起来,说:“哎,听说济宁府太白楼是座名胜,咱们去看看吧?也省得你老是烦心。”
    林天鸿说:“好吧。我也对太白楼心驰已久,正好去观赏观赏。”
    崔成突然转身走进了一家店铺,说:“哎!掌柜的,帮我把那只笛子拿过来。”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只描金彩笛说:“对,我就要那只。”接过笛子细细观摩,触手温润,外观精美,毫无瑕疵,他高兴地把钱付了。
    看着魁梧高大的崔成有些笨拙却又极为耐心地观察笛子,联想起以后他将与妹妹夫妻相称、朝夕相对,林天鸿心中一阵感动。又想起与崔成体型像似、一贯给人以愚笨印象的王兴,他心中感叹:“人不可貌相,都有福至心灵的时候。”
    “怎么样?大哥,比你的笛子漂亮多了吧!”崔成拿着笛子向林天鸿炫耀,然后模仿他的样子,把笛子别到了腰后。继续聊刚才的话题:“大哥,这太白楼是不是当年李白在济宁府的家啊?”
    林天鸿说:“不是,那是李白邻居的家。”说完,摇了摇头,笑了,又说:“其实也不是李白邻居的家。据传太白楼当年是贺兰氏所经营的一座酒楼,李白居住在楼前,每日皆到这酒楼饮酒,此酒楼因此名声大振,便更名为‘太白酒楼’。后来酒楼易主不再卖酒,便去掉了‘酒’字,更名为‘太白楼’。不过李白的豪情气韵还是保留着的,听说现在还保存‘诗酒英豪’的大字石匾呢。”
    “哦!”崔成笑道:“原来太白楼只是李白当年喝酒消遣的地方!‘诗酒英豪’!好大的气魄!”
    “那当然!‘李白斗酒诗百篇’嘛,连大诗人杜甫都对李白无比的敬仰崇拜”说到此处,林天鸿豪气顿生,又说:“李太白诗、酒、剑三绝,被称为诗仙、酒仙、剑仙,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绝对称得起‘英豪’二字。”
    “哇!”崔成肃然起敬,说:“那我们更得非去不可了!”
    ······
    当远远看到耸立在高台上的、巍峨的太白楼时,崔成惊道:“哦!这么高!气派,气派!这才配得上‘诗酒英豪’饮酒作诗。”
    高台上的重檐高楼仿佛有擎天立地之势,散发着雄浑的古韵,二层檐下正中有一块扇形匾额,匾额上阴刻有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太白楼。
    林天鸿被太白楼的气势所震憾,激喜满面,双目炯炯,胸中豪气重生,遂发出:“百闻不如一见!”之叹,感觉心中窝着一股气,不吐不快。微一思忖,脱口吟诗一首:“
    十丈高台托楼起,
    如欲飞升冲九天。
    今若诗酒英豪在,
    畅怀痛饮三十碗。”
    “好!”崔成拍手叫绝,赞叹道:“好诗,有气魄!大哥,你也是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啊!”他忽然一愣,又说:“大哥,你先上去。这里现在既然已经不再卖酒,我到别处出去买,咱们在太白楼上饮酒、作诗、比剑,岂不是风雅之极,壮怀之甚!”他像老学究一样摇头晃脑地“之极”、“之甚”后大笑了起来,然后像小孩子一样蹦跳着跑了。
    崔成的点子正合林天鸿之意,他还特别交待了一声:“去‘醉天下’买汶泉老窖。”
    来到高台前,林天鸿拾阶而上,目光不忍错失每一块阶石、青砖,感觉每一处都蕴藏着远古的精粹和气韵。当抬头看到一块方碑时,他再也挪不开眼睛了。方碑镌刻的是当年李白手书“壮观”两个斗大的字,字体奔放飘逸,有龙腾虎跃之象。他仿佛被这两个字摄住了魂魄,不由自主地抬起手指临摹笔画,品思畅想片刻,感到心胸豁然开朗。再往里走,看到了《李白任城厅壁记》大幅石刻,还有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碑碣数十块。面对这么多瑰宝般的文字,他一一默诵、品读,感到眼睛不够用,嘴巴不够使,有些慌乱了。
    忽然听到有女子吟诗的声音:“
    碎玉朵朵胜梨花,贞洁素雅无人夸。
    片片如雪随风落,颗颗青子待时发。
    一夜秋风寒霜至,碧衣着色染红霞。
    红果艳艳却涩酸,只因悲切在其间。”
    林天鸿听到如此凄清伤感的诗句,心中不禁涌起同病相怜之感,很想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唯恐打扰到她,他悄悄走过去,躲在一块石碑后窥探。只见山楂树下,一个削背蜂腰、身形婀娜、姿态曼妙的女子在抚摸拨弄拥挤成堆的青青果子,她柔若扶病,似乎难以抗拒微风的吹拂。他心中暗暗称奇:“她怎么如此凄苦自伤?难道也是为情所困?处境比我还难吗?”
    只听那女子喃喃自语:“人人都知道这果子成熟了鲜红似火,引人馋涎,可似这般生硬青涩之时,谁又会来问津呢?就算是在蕾开花绽之时,人们也难以相信那灿若梨花的一树绚烂洁白,会结出鲜红似火却极酸楚的果子吧!唉!世间诸事大都如此,难断难料,有着太多的意想不到。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却难以逃脱。世人终究摆脱不了情愫絮绕,谁人能真正做到不羁洒脱呢?‘诗酒英豪’何等豪迈潇洒,后世再也无人能及了!”她摇头苦笑,移步栏杆处,扶栏远望,黯然神伤。潮湿的风从大运河的水面吹来,吹的她的头发飘飘洒洒,吹的她的裙裾拂摆摇曳,她抬起纤细的玉指轻轻撩拨着额前的发丝,目光变得凄迷陶醉。
    这女子的言行举止大大触动了林天鸿的心弦,他思绪万千,忽然明白了这女子诗中的寓意,忍不住从心底发出了似这女子般幽怨的叹息。心想:“这个情愫缱倦的失意人果真比我还可悲。我虽然受到重重阻碍,但至少我和如月彼此都懂得对方,而这女子的满腔情愫却无人知晓,愁苦郁闷也无处发泄,只能对树空诉衷肠。”他哀其不幸,摇头叹息,忽然听到那女子又再吟诗:“
    花落复有再开日,离别祈盼重逢时。
    痴心未变人却非,有何颜面再见君。”
    她凄苦地摇了摇头,从兜里拿出了一枚梅花样式的缨络,轻轻抚摸,面生醉色,满目痴情。
    那缨络鲜红夺目,夺目惊心。林天鸿忽然觉得那缨络很眼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甚至觉的曾亲手感触过那温润的质感、闻到过那醉人的暖香。当年的那一幕浮现在脑海。
    “难道是她?”他心头一震,猛地一惊。
    更令林天鸿感到震惊的是她痴痴地看着丝线漫飘的缨络所说的话:“其实我心里很早就把你当成我的夫君了,你知道吗?洪天临······林天鸿······嘻嘻······呵呵······颠名倒姓来骗我,你真调皮!可是我喜欢!你总是惹我生气,可我还是喜欢你,我心里从来没有真的恼过你,你知道吗?呵呵······你肯定不会知道,你不会明白我的心。你只认为我是个刁蛮任性、乱发脾气的坏女孩吧?你心里定然没我半点儿吧?”她冷笑,叹息,苦笑,又说:“其实你又何必知道呢!又何必心中有我呢!就算你心里有我又能怎么样呢?事到如今,我该如何面对你呢?你还是不知道的好!嘿嘿······哈哈······”她笑的很凄苦,凄苦的神情令人可怜、让人心疼。
    听到这些话,林天鸿感到惊心动魄、回肠荡气,感到不可思议却也深信不疑了,汗水津津而下,湿透了衣背。他明白了,完全明白了,也明白接下来该怎么做了:“辜负了婉君已经让我陷入负情薄幸、不孝不义的罪名,如果再加上一个未来妹夫的姐姐,那可就乱的不可想象了!赶快走,必须悄悄地赶快走。”
    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总是差强人意,在林天鸿蹑手蹑脚地慢慢往后退步的时候,崔成回来了。他的一声招呼惊扰了崔楚楚梦呓般的自语,使林天鸿完全暴露在她的视线里。
    “大哥,酒来了!”崔成提着酒菜兴致勃勃地跑了过来,大声说着:“上等汶泉老窖,快来尝尝!”
    林天鸿猛地一惊,心中暗暗叫苦,只见崔楚楚已经转过身来看着他了。
    似乎崔楚楚一眼就认出了他,手中的缨络掉在了地上,脸上瞬间现出的惊讶、惊喜瞬间又变成好像痛彻心扉的惶恐,眼睛里瞬间涌出热泪。
    崔成更感惊讶,愣了片刻,眨着眼睛问:“姐姐,你······你怎么会在这儿?”
    崔楚楚慌张地擦了擦眼泪,不答却问:“你怎么会在这儿?什么时候来的?”她唯恐自己心中的秘密被人知晓,面色潮红的脸上现出羞窘和慌乱,看了弟弟崔成一眼,立刻把目光盯在了林天鸿脸上。
    “我刚来。”崔成说:“来领略太白遗风。”
    林天鸿心想:“事已至此,我只好撒谎了。”为了掩饰心中的尴尬,他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抬起手来抚摸石碑,说:“我也是刚刚才到。”说了慌,他感到耳朵脸颊发烫,急忙转头眺望运河水面,又说:“登高远望,运河两岸景色尽收眼底,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啊!”
    崔楚楚也就信以为真了,神色稍有舒缓,像是轻松了不少,唇角弯起一弧冷笑,目光中却现出忧伤和失落。
    崔成走上来问:“姐姐,你怎么一个人跑这儿来了?出来玩也不带个人跟着?”
    崔楚楚愣了片刻,忽然变了脸色,指着崔成喝道:“我哪里有心情出来玩?不是因为你,我才不会跑出来!你怎么回事?几次写信催你回家,你怎么就是不回去?我正准备到泰山看看,是不是那群老道绑住了你的腿!”她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姿态又一览无余了,与之刚才凄苦自伤的样子判若两人。
    林天鸿惊讶于崔楚楚忽然间的变化,心中却也庆幸如此,如果她要是把刚才自语的话当面再幽幽地说一遍,他可真无法面对了。
    崔成被姐姐的话逗笑了,说:“我这不是正要回去的嘛!什么事这么着急?”
    崔楚楚凌人的气势立刻瓦解了,眼圈一红,眼睛里盈起了泪花。
    看到姐姐的样子,崔成心中一沉,问道:“是不是家里出事了?”
    崔楚楚点了点头。
    崔成紧张起来,问道:“奶奶,奶奶病了?”
    崔楚楚摇头说:“不是,奶奶还很硬朗。”
    “是娘?”崔成又问:“是不是娘病了?她一向身子骨弱。”
    崔楚楚浑身打颤,不说话,眼泪流了出来。
    崔成看到姐姐的样子,不由得往坏处想了,着急问道:“你哭什么?娘她怎么了?你说啊!”
    “不是娘,是爹。”崔楚楚抬起泪脸,盯着弟弟,泣不成声地说:“爹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什么?”崔成骇然失色,把酒菜扔到了地上,说:“不可能,爹身体健壮,又注意保养,怎么会死呢?你骗我······你怎么能这样骗我呢!”他痛苦摇头,身体也摇摇晃晃,眼中滚出了豆大的泪珠。
    林天鸿也被这恶讯震惊的呆住了,想起崔庄主以前的音容气象,禁不住扼腕哀叹。
    崔成泪流满面,喘着粗气,沉声问崔楚楚:“爹是怎么死的?”
    崔楚楚抬起头想要回答,但看到弟弟痛苦不堪的样子,她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更伤心地哭了起来。
    “大小姐,你不要太过伤心。”林天鸿走过来说:“你还是先说说怎么回事。”
    崔楚楚再次抬起雨后梨花般的憔悴面容,看到林天鸿恭敬的神态,再想想他那声“大小姐”的尊称,心中突然又涌出一股别样的酸楚。她多么希望林天鸿还如当年练功比剑时那样无忌地直呼“楚楚”二字啊!她泪眼汪汪地看着林天鸿怔了片刻,鼻子、嘴唇抽动了两下,歪身扑到一块阶石上哭的浑身打颤、一败涂地。
    林天鸿不知所措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是自己对她的一声称呼让她更伤心了,他更想不到女子动情到至深处,会多么的心思敏感。
    崔成更猜不透姐姐敏感的心思,见姐姐只是一味昏天暗地的哭,就焦躁起来,大声说:“你哭什么哭?说啊!爹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叱责姐姐不要哭,而他自己涌出了更多的眼泪。“爹啊······”他大吼一声,扑到姐姐跟前,又哭喊道:“姐啊······”
    姐弟二人抱头痛哭。林天鸿也难以再抑止伤感,喉鼻一酸,也流下泪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