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138.为民请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一百三十八章
    林天鸿正要转身离去,沈如月揪了一下他的衣服,说:“这么走了,那些民夫怎么办?”
    这时,宋礼也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话了:“哎,你们等等!”
    林天鸿又回过身来,说:“尚书大人,小民还真有一件事相求!”
    “噢!所为何事?”宋礼突然貌似暧昧地笑了,说:“我正好也有事求你们帮忙,不如咱们交换一下条件?”
    堂堂的尚书大人竟然“求”一介草民来帮忙,倒令在场的所有人感到意外。
    林天鸿说:“尚书大人您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只要小民二人能办得到,一定竭尽全力效劳!”
    “办得到,只要你们愿意做,就一定办得到!”宋礼又笑了,说:“而且我相信你们还一定会乐意去做这件事。”
    “噢!什么事?”林天鸿说:“尚书大人您请说。”
    “我想请你们留下来!”宋礼说:“白老先生性情洒脱不羁,寻常人等很难入其法眼,你们是他的故友,和他谈得来,所以我想请你们留下来协助他勘察泉脉。这个忙,你们应该乐意帮吧?”
    “乐意,非常乐意!”林天鸿笑道:“您这分明就是成全了我们的心愿,我们本想着多多聆听白老前辈教诲,唯恐耽误了耽误了工程,才决定辞行。我们不懂水纹地势,虽然未必能帮得上什么大忙,但跑腿传话的活还是没问题的!那我再次谢尚书大人了。”经过宋礼的一番轻松侃笑,林天鸿也感觉从容多了。
    “噢!原来我请你们帮忙倒也是帮了你们的忙!呵呵······成己之美也成人之美,这才叫两全齐美嘛!哈哈······”宋礼笑道:“好了,你可以提你的条件了,完了,咱们都该赶快干事了!”
    林天鸿很慎重地想了想,说:“尚书大人,我要说的这件事可能不该由我来说,可能会······但我一定要说!”
    “那就快说啊!”宋礼笑了,说:“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只要不违朝纲律法,你尽管说!”
    “那好!”林天鸿郑重地点点头,说:“小民一路走来,看到民夫百姓中有很多病、老、妇、幼,他们都很难承受工地上的日夜重劳,您看可否因人、因状、因工种选用民夫,把那些不能承受重劳者放解回乡。这是体恤民夫百姓的仁慈之举,不算是有违朝纲律法吧!”
    “嗯,的确如此!”宋礼的面孔窘迫了,点点头,叹气说:“这种情况我也亲眼所见。可我竟然忽略了,真是惭愧啊!”
    其他大人们都现出惭愧之色,说:“尚书大人您考虑的是大局,没注意这些小事很正常。这众小事原该由我们去办,可我们竟也忽略了,该惭愧的应该是我们。惭愧,惭愧!”
    “这是小事吗?”宋礼冷冽的目光像刀锋一样扫射了一圈,最后刺到了具体负责的吴仁兴的脸上。
    吴仁兴一挺腰打了个激灵,急忙又弯腰低头,说:“工程量大期紧,下官不得已才征用了那些民夫,这就去放他们回乡。”解释完,立刻转身声色俱厉地喝叱起林青尘:“你快去办,把病、老、妇、幼干不成活的民夫都放了!”
    “等等!不止这些。”宋礼说:“那些家有老幼无人孝养教诲者和家有农田无人耕种者,统统放解回乡。”
    “嗯!这······”吴仁兴愣了,不无怨尤地说:“尚书大人,要是这样的话,估计三十万民夫要减掉三成,这活怎么干?工程如何修建呢?还是请大人再考虑考虑才是。”
    “不用考虑了!”宋礼叹道:“工程虽重,但也绝不能因为工程使百姓老无所养、幼无所教、农田无人耕种。百姓才是江山稳固的基础,种好粮食、吃饱饭才能稳固民心啊!”
    “尚书大人所言极是!”在一干大人们点着头的交口称赞声中,吴仁兴怏怏不悦地小声对林青尘又下发了命令:“去吧,按尚书大人说的,把人放了。先了解情况,调查清楚再放。”
    宋礼虽然仁厚宽大地放解了有困难的民夫,但神色间却现出了一些忧色。林天鸿心知他是在为工程进度担忧,猛然间又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思忖了片刻,说:“尚书大人,对于这样大规模的长期性工程,小民有个法子或许可以不影响进度,您看要不要试试?”
    “噢!什么法子?”宋礼说:“你说来听听!”
    林天鸿说:“民夫日夜赶工休息不足,大都处于心力疲惫苦挨煎熬的状态,干活没有效率也难以做到细致,而且这种高密度的人海战术,民夫劳力之间磨肩擦背相互掣肘,很难放开手脚身法。若是合理安排民夫分拨倒替、轮流上工休息,以健旺之躯做工,可以提高效率也能严谨仔细,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却也未必会影响工程进度。尚书大人您以为如何?”
    尚书大人宋礼还未答话,吴仁兴跳着脚蹦了起来:“不妥,不妥!大大不妥!这还了得!民夫已经消减了三成,剩下的更应该加时加量干活才是,你这么一倒替,那不等于把上工的民夫又砍去了一半,这么大的工程还怎么干?”转过身来,用几乎可以把他大脑袋摇掉的力度摇着头,说:“尚书大人,这可不行啊!他这可绝对是个臭主意!您可不能答应啊!”
    宋礼思忖着走了两圈,说:“我倒认为这个主意还不错!这就好比围城攻坚,兵多将广总不能都一齐上,得派遣精锐,找准突破口连番出击。兵贵奇精不在多寡,以龙精虎猛之躯上阵,可以一当十,可以事半而功数倍。”他这个比喻比较深刻,不懂兵法战术的人很不容易体会。
    但林天鸿紧接着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大庄户人家抢收抢种的时候也用过这个方法,不止是如此分配人,连套车拉犁的牲口也是这样分配。噢!这么讲话比较粗,但话粗理不粗,人畜一理嘛!只要是活着的东西,总会是精力、体力有限。”
    “呸!你这话更臭!干这么大的工程能跟庄户人种地一样嘛!”吴仁兴指着林天鸿喝道:“你到底是安的什么心?干嘛老是拆我的墙角?不能干活的人我给你放了,这能干活的人你还在中间砍一刀,还越来越狠了,你这是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哎!吴大人······”宋礼说:“主意是他出的,但是我决定采用的,你认为我是在拆你的墙角吗?拆了你的墙角,我丢掉的将是一整栋房子!”
    “不,不,不,不是······”吴仁兴急忙躬身辩解:“下官不是这个意思,尚书大人您可千万不要误会!下官只是担心影响了工期啊!”
    “明白!否则你不会这么着急!”宋礼笑了笑,说:“你不妨先稳下心来试试,结果保证会让你惊喜!”然后,他再次对林天鸿投以欣赏的目光,说:“看来,留下你非常正确。你可真不一般啊!有你相助,白老先生如虎添翼!”
    ·············
    林天鸿和沈如月离开营区后,直接去县城东北去找白英。白英对林天鸿献言调整工地民夫的事大为赞赏。对他们能留下来相陪甚为喜悦,说:“有你们相伴,跋山涉水虽苦也乐也!只是寻泉脉探水源非一日之功,你们可要受些风吹日晒和奔波劳累之苦了!”
    “风吹日晒、奔波劳累算不得什么苦!”林天鸿说:“只要心里不苦,这世上就没什么苦!”
    沈如月却风趣地讨好白英:“与您老人家多相处一日就多好几分受教,非止一日更是求之不得,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是受苦呢!即便是受些风吹日晒、奔波劳累,虽苦亦乐也!只要前辈您不嫌我们碍手碍脚就行了!”
    沈如月见到白英就感觉小时候在父亲身边一样轻松踏实,就会复发起内心压抑许久的本能原生的俏皮、欢快,脸上就会焕出纯真的笑容,嘴里会不自觉地吐出乖巧的话儿。而白英面对这对年轻人时,两个多月来沉重的心情也会不自觉地轻松起来,也会展现出愉悦的笑容。他点动着手指,指着沈如月,笑道:“丫头,你可真是舌巧嘴甜!可不要再捧老头儿了,否则老头儿就飘起来喽!”
    “好,不捧您!如月实话实说!”沈如月笑着说不捧了,却更加高捧了起来:“前辈您本就是道骨仙风的气象了,若是飘起来可不是真的要成仙了!那您就施展法术,让泉自涌、河自通,既省了咱们奔波又省了朝廷兴师动众、劳民伤财,那些民夫们就都可以回家了,那就万事大吉了,多好啊!”
    “哦!有多好啊?”白英像老父亲嗔责小儿女般轻轻虚点了沈如月的额头一下,说:“又耍贫嘴!世间哪有神仙法术。那只不过是好事者煽惑,无知者自欺罢了!”他望着远处的陌野山丘,肃然说了句令林天鸿和沈如月强悍意志的话:“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凡人也可以促成神奇之事,建立奇迹之功。”
    ···········
    一个多月的时间,白英带着林天鸿、沈如月顺着水脉迹象翻山越岭、纵横乡陌,勘察预测出百余处泉眼,一一画图作了标注。
    另一边,工部尚书宋大人、河道总督潘大人等也格外忙碌,招集匠人到各处水坝、闸门修建处实地勘察、构思式样、设计图纸、计算规模尺寸、预算土方石量,又一一造表录册呈送京城。吴仁兴的腿脚上像安装了机括似的奔进奔出忙的团团转,体重锐减,食量大增,私囊更重,所以比以前更精神抖擞了。林青尘矫健的身姿更加矫健,步履如飞般各处游荡,霸气果断地指挥调度监工和民夫。一时之间,信使、邮差在京城、总督衙门、工兵营房、车马驿站、施工现场之间快马加急、往来飞报;工匠画师们实地考察回来也忙的不亦乐乎,相互问询、交谈心得见解,甚至会因各执己见而吵嚷起来,越是名气大、工艺高的画师越自信,越固执己见,脾气越大,吵的嗓门越高,不可开交时,圆滑的吴仁兴就出面了,貌似公平地居中调节;各位通观大局的大人们也是劳心劳神非常勤奋,尝尝是秉烛灯下通宵达旦地斟酌商议、审阅批复······这真是一场热火朝天、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攻坚战!
    且别说,林天鸿提出的倒替上工的办法还真可行有效。同时间出工的民夫少了,避免了人群扎堆拥挤、相互掣肘,也避免了很多误撞、误伤事件的发生,民夫们得到了养精蓄锐,干活利索有劲儿,也干的认真细致,工程进度不输以往,质量却得到了显著提高。这种状况的最受益者就是职位不高但管得却广的吴仁兴,因为节省下来的伙食费与收支账目上的出入大的离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