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6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甚至想了,如果段骁恩实在不行,试镜他也有正当理由刷掉他。投资到手了,带资进组的垃圾也没进来,简直完美。
    只是段骁恩这段表演,好到无可挑剔。
    赵方迎甚至觉得,他好像真的正在看一个濒死的青年在绝境中挣扎。
    无可挑剔的表演,使赵方迎心服口服,如实记录了他对段骁恩的看法。
    在门口等候的余小舟拿着纸巾快步走过来,把段骁恩仍在滴血的手指尖包上,又用湿巾将红木椅背上的血污擦干净。
    段骁恩是真的咬破了手指,这一点惊到了在场众人。
    方才还有另一位演员也被要求演这一段,却被他的经纪人拒绝了,理由是她不想自己带的艺人受伤,但这里不受伤又演不出那个感觉,听得赵方迎频频皱眉。
    段骁恩依旧没动,房间里一时安静得吓人,仿佛他的呼吸都如同脱水昏迷了一样虚弱。
    余小舟轻轻拍了拍段骁恩,段骁恩才缓缓睁开眼,迷离着脱口而出:“霜姐儿?”
    “段哥,是我,余小舟啊!我哪能像女明星啊?”余小舟扶着段骁恩坐起来。
    段骁恩缓缓回过神来,仍有些茫然,低声说了句“对不起”,这才站起身,对着负责选角的各位鞠了一躬。
    赵方迎没有问题要问,助理便带着他们出去了,通知下一位演员过来。
    段骁恩和余小舟的背影从门口消失,赵方迎才对身旁的简萱瑶无意识地夸赞了一句:“这个不错。”
    赵方迎是看到了段骁恩摘耳钉的动作的,再加上过于逼真的无实物表演,他不得不承认,佟知隽敢花钱只为了给段骁恩争取一个试镜机会,这样的自信是有道理的。
    -
    段骁恩试镜结束,就独自回了家。
    今天演的这一段,对他来说影响很大。
    往常演戏也会入戏,但绝没有到这么夸张的地步。
    赵渔眠的姐姐赵霜月答应过他和他一起去苏州,但赵霜月因敌寇入侵而亡,未能践诺。
    赵霜月的设定就是典型的东方长相,较小的骨架,面中凹陷,小家碧玉,所以他那一瞬真的差点以为余小舟就是赵霜月。
    在试镜现场,段骁恩觉得自己几乎就要成为赵渔眠本人。
    那种环境下的绝望,是他连回想都不敢的。
    当天晚上,段骁恩和佟知隽一起吃饭的时候,跟佟知隽说了这件事。
    包间的灯光是暖黄色的,温馨的氛围中,悠扬的小提琴协奏曲隐隐传来。
    佟知隽吃饱了,放好刀叉,边用餐巾纸擦嘴边说:“那挺好的啊,你本人都这么入戏了,估计导演也会中意你的。”
    段骁恩叹口气:“没把握呀,我演完之后导演什么也没问,正常不得多问问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嘛……”
    “问题不大,你对角色的理解都体现在你的表演里了。”佟知隽说。
    段骁恩笑了笑:“你说得有道理,那就……信你说的!”
    赵渔眠这个角色到底归谁,casting团队的人说最晚十个工作日内通知结果,所以段骁恩并没有急。
    无论这个角色能不能拿下,赵渔眠带给他的都是不一样的体验,他需要反复研读剧本,有这么好的剧本在手,他能揣摩透了,哪怕之后再接别的戏演别的角色,也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饭后他们散步回家,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灯就已经亮起来了。
    段骁恩忽然接到电话,是派出所通知他,赵眠满的案子有结果了。
    他们出门没开车,于是就叫了滴滴。
    等车的工夫,佟知隽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赵眠满的案子才有结果?”
    “不知道,我也挺好奇,”段骁恩说,“啊,赵眠满和赵渔眠名字里有两个字一样,我好犯膈应。”
    “那是,持刀入室的嫌疑人不配和赵渔眠这样的人名字类似!哪怕是虚构人物也不行!”佟知隽义愤填膺。
    “好啦好啦,你怎么气成这样?不至于啊。”段骁恩看着一瞬间脸红脖子粗的佟知隽觉得有点可爱,很像是周一升国旗都能对着国旗落泪的自豪的小学生。
    虽然段骁恩在美国长大,但书香门第规矩繁多,他从小就被要求在家里只能讲中文,社交范围也是华人华侨为主,所以通过那些在国内上过学后来到美国的朋友讲的故事,他对国内还算了解。
    尤其像什么乱改诗词歌赋啊或者顺口溜,他记得可全,在家里无意识念过“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什么的,还被罚过抄写字帖。
    上了车,一路上他们都没再聊过赵眠满,毕竟有外人在场。
    抵达派出所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派出所灯火通明,大厅来来往往都是人,音响里响起“有新的警情,请查收”,随后就是两位民警匆匆忙忙骑着摩托离开。
    这番忙碌的景象尽收眼底,段骁恩和佟知隽稍微等候片刻,有民警带他们去了一间屋子。
    赵眠满不在,只有民警与他们对话。
    这位民警理着毛寸发型,一脸正气,他十指交叉,放在桌上,道:“赵眠满是前几个月一桩杀人案的凶手,如今已经伏法。”
    第三十五章 原创综艺
    赵眠满的未婚妻从一座小城市来上海找他的路上,意外遇到精神病患者持刀伤人,未婚妻死在火车站,而精神病却因为杀人时处于发病状态没能判处死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