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婆是和绣娘,族里家家户户有多余的布料都往她那儿送,别的不说,至少穿的肯定不缺。
    “哎,谢谢族长。”
    木怀玉和木昭中午从县里出发,傍晚到青苍大队住一晚,第二天一早上山回族里。
    族里的驴子、马,养得膘肥体壮,就等着出远门了。
    木家寨最开始建寨的时候是一个合围着的三层圆形大宅子,后来族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在宅子四周建新房子,这个大寨子慢慢就变成了族里的公共场所。族里开会在这儿,族学在这儿,还有好多独居的老人也都住在这儿。
    木玄玑家住在清溪水之北,木家寨在清溪水之南,清溪水上面架设起宽敞的木廊桥,她一个人慢慢悠悠地从木桥走过去,寨子里热闹的喧嚣声越来越近。
    “那头驴赶过来,再绑十条麻袋。”
    “别偷懒啊,雨布都带着,万一碰上下雨下雪了还能有个躲的地方。”
    年轻人不乐意:“咱们躲山洞不就行了。”
    负责养牲畜的木黄柏眼睛一瞪就要训人:“你要去了草原上哪儿有山洞给你躲?咱们这么多人和牲畜,就算有山洞能躲得下这么多人吗?”
    木黄柏扭头告状:“族长,这小子不乐教,还是别带他去了,免得路上不听话,麻烦。”
    不乐教是这里的土话,指的是倔驴不听教导。
    木怀玉还没说话,那小子赶紧认错:“黄柏叔我错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让我去吧,我一次都还没去过草原呢。”
    木黄柏轻哼一声:“没下回了!”
    “肯定没有!”
    一群半大孩子嘻嘻哈哈凑热闹,绕到马屁股后面,被家长一把捞回去:“小心踢着你。”
    木玄玑走到大门口,整个队伍已经安排好了,三十多头牲畜,近四十个族人,除了老人和孩子,一小半大人都要出远门。
    “福宝怎么过来了。”木婉一眼就看到女儿,快步过去抱着。
    木玄玑被妈妈抱在怀里,视线一下宽广起来,从目之所及都是腿,到能看到人头顶。
    “今年还是要先去换粮?”木玄玑看到领头的那几匹马身上绑着药箱子。
    “先去换粮食,再用粮食去草原换药材。”
    自从粮食开始统购统销之后,农民手里的粮食就少了,不过换药丸的粮食积少成多,也算不少了。
    “妈妈你要注意安全,早点回来。”
    木婉猛亲闺女一口:“福宝放心,妈妈换到药材了就尽快回来。”
    走山路进草原的路线早就烂熟于心,这个活儿,他们木家祖祖辈辈都在做,早就做熟了,不难。
    时间不早了,木婉把女儿给母亲:“妈,我们就先走了。”
    “去吧,顺顺利利的,平安回来。”
    “哎!”
    木婉牵着头马出门,马脖子上圆润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后来的马和驴子都跟着一步步往前迈。
    木怀玉抱着孙女去寨子三楼,看到队伍消失在远处山岭隘口处,再也看不到了才作罢。
    “奶奶,其实我不用再喝补药了。”
    木怀玉捏着孙女的小嫩手:“那个补药又不伤身,喝着吧,至少喝到三岁。”
    木玄玑算了算日子,那还得喝大半年。
    第6章
    木家换药材的队伍出发,胥卫平一家三口回到了上海。
    回到上海后,夫妻俩收拾行李,把房产交给朋友照看……做好各种准备去港城。
    胥卫平和妻子去木家之前陆续写信跟朋友告别,他们要出发前几天陆续收到朋友们的来信。
    有封从北京寄来的信,寄信的这位老友在农业部工作,谈到工作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担忧让胥卫平心惊。
    胥卫平从书房出来:“夫人,你快来看看这封信。”
    “谁寄来的?”杜蔻随手接过展开。
    杜蔻脸上还带着笑呢,看完信后她脸色慢慢沉下来,不敢置信:“这是真的?”
    “应该不会假,老于为人你知道的,他做事一板一眼,不会在这上面说瞎话。”
    “这……只怕要难了。”
    “不行,我要给怀玉写封信,叫她早做准备。”
    胥卫平叹息:“写吧。你赶紧给怀玉写信寄出去,我出去一趟。”
    他们一家虽然要离开,但是留在上海的亲朋好友不少,于情于理都该提醒一声。
    “卫平,我想给怀玉一些钱。”
    “你看着给。”胥卫平头也不回地走了。
    杜蔻写好信后,又去取了钱用箱子装好,托了信得过的人走一趟木家。
    木怀玉收到这口实心的大箱子都惊呆了,看到信后又惊了一回。
    “真是如此?”木怀玉又把信看了一遍。
    “宁可信其有,有备无患吧。”木玄玑觉得应该准备起来。
    “福宝,你也觉得……”
    木玄玑点头:“林梅前些日子上山,我看她面相有异。”
    “所以你问她今年粮食收成?”木怀玉也想起这茬。
    “她的面相不算差,当时我也不确定。”
    木玄玑见过乱世之人的面相,饥饿、死亡,一张张脸都让人绝望。林梅的面相只看得出一点苗头,所以当时她不太确定。
    如此来看的话,就算真有天灾,至少对云霄山下的人影响不大。
    “你猜测应该是对的,自古以来,云霄山上的溪流从来没出现过断流的情况。”木怀玉稍微放心了一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正因为云霄山是片宝地,他们木家人住在山虽不说大富大贵,至少是不缺吃穿,所以家家户户也没存多少粮食。
    族人不存粮食,族里存粮也不多。每年秋天收新粮,囤的旧粮要么拿去酿酒,要么拿去酿酱油醋。
    木怀玉抱着福宝去寨子里,叫留守在族里的族老过来开会。
    “第一件事,今年收了新粮后旧粮别动,先囤着以防万一。第二件事,辛苦建华带着人跑一趟草原,找到木婉他们,叫他们回来的时候别空手,去川内走一圈拉些粮食回来。”
    “族长放心,一会儿我就出发。出发前我会交代徒弟把木板准备好,等我回来就做新的粮仓。”旧粮今年要留着,新粮没处装,肯定要重新打粮仓。
    木建华今年三十多岁,是个木匠,族人们打张桌子,做张椅子都是找他。
    “你考虑得很周到,就这样办。”
    木怀玉环顾四周,坚定的目光落到每一个人身上:“明天我叫几个年轻人下山传消息,叫山下的族人都准备起来,相信这次我们木家人一定会平稳度过。”
    “是,族长!”
    身为一族族长,千头万绪的事情等着她去安排。木怀玉忙的时候,就把孙女放在寨子里,叫族里老人帮忙照看着。
    族里统共才一百多人,十岁之前的小孩儿没多少,跟木玄玑年纪相仿的孩子就更少。
    几个孩子在那儿傻玩儿,木玄玑不跟他们一块儿,她慢慢吞吞地去祠堂。
    三婆放下手里的绣活儿跟在一边:“福宝这是要去祠堂?”
    木玄玑点点头。
    走到祠堂大门口,门槛有她腰那么高,她乖乖地朝三婆伸出手,三婆抱她进门。
    木家的祠堂不供奉牌位,只供奉三宝,巫袍、巫杖、抛仙丹。
    抛仙丹说起来很不凡,实际上就是铜钱。用来算命的铜钱叫抛仙丹,有些人也叫铜钱卦,又名文王卦,名字很多样。
    铜钱很常见,木家供奉的铜钱跟别处的稍微不一样,他们家的家传铜钱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第一批铜钱,供奉过天地,被皇帝和天下万民拜过的,仅此一篓。
    没听错,不是一枚,是一篓。
    这就是祖上出过祭司的好处,这些外面求都求不到的法器,木家论篓。
    木玄玑从篓子里抓了三枚铜钱:“三婆,我要出去。”
    “哎,三婆抱咱们福宝出去。”
    三婆是个贴心的长辈,知道福宝不喜喧闹,就把福宝放在一边,离那群熊孩子远远的。
    木玄玑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三婆贴心地搬来一张矮桌放她面前。
    阳光落在她脸上,微微垂眸,睫毛落下一片阴影。
    摒除杂念,抱元守一,三枚古朴的铜钱在她手中突然变得神秘起来,似乎有微光萦绕着。
    她随手一扔,铜钱在桌上排出奇异的形状。
    连卜三次,三次皆是一样的卦象。
    在普通人眼中这就是小孩儿乱扔铜钱,在木玄玑眼中,方位、八卦、天象等等,在她面前铺成一张密网,三枚铜钱自然地镶嵌在这张天地铺成的大网中,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祸。
    规规矩矩的蹇卦!
    六十四卦其三十九卦,水山蹇!
    内卦为艮为止,外卦为坎为险!
    这下下卦已经很让人皱眉,爻辞还应在九三,往蹇来复!
    凶险,还有来复!
    反复遇险,挣扎求生!
    再仔细看卦象,微弱的生吉之气顽强地嵌在八卦方位上,有一线生机。
    二爻进,三爻往复,四爻团结,五爻万众一心,六爻退蹇后更进一步。
    就是这过程,曲折蜿蜒,有些太难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