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4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千金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146

    这丫头,既然是人家公主赏你的,自己收着就是,又各处送东西,天生不存财。”这点儿可不像她。

    宋嘉言笑,“就是些衣料,兴许是进上的东西,以前也没见过这样料子。我一个人穿有什么意思,索性大家分分,一家子穿出去才是体面。”

    小纪氏笑赞,“言丫头早就是这样,这才是咱们家嫡长女的气派。”

    不一时,男孩儿们回家,也都表示了对礼物的喜欢与谢意。

    倒是宋荣私下叫了宋嘉言到书房问,“还有没有砚台笔墨之类的东西?”

    宋嘉言点点头,“有。”

    “不要再往外送了,没眼光的丫头,这些都是难得的好东西,买都买不到的,自家人送送就行了,余下的,你收起来珍藏。”宋荣得了宋嘉言送的两块古砚 与两匣子上等古墨,见宋嘉言出手这样大方,想着她手里定还有呢。这样的好东西,宋荣自己都舍不得用,宋嘉言的脾气,他非常了解,遂提醒这不存财的丫头一 声。

    宋嘉言笑,“爹爹喜欢,我拿给爹爹用吧,反正我用什么都一样。”反正字好不好,不是用名砚名墨衬出来的。

    宋荣怎么会要宋嘉言的东西,闺女孝敬一两块,是闺女的孝心,至于宋嘉言那点儿私房,宋荣还是相当有原则有风度的,弹这傻闺女额头一记,笑,“你自己留着,以后会有用的。”

    “我知道。”宋嘉言笑,“这些古砚古墨,就送了爹爹和二弟。”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她还是懂的。宋嘉言道,“衣料什么的,孝敬了些给外祖母和两位姨母。”

    宋荣点点头,在他眼里,衣裳料子啥的,其实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大长公主给宋嘉言的更精致些罢了。反正这些女人们东西,他也不大懂。

    宋荣忽然想起来,提醒宋嘉言道,“你再多预备一份,我估计你二姨母要随夫进京了。你二姨丈升了大理寺少卿,不日就要回帝都赴任。”

    宋嘉言应了。

    宋荣又道,“这两年,你就要开始说亲了。以后,秦峥吴双他们,都少来往。”

    宋嘉言嘟嘟嘴,瞅父亲一眼,道,“就是晚两年,我也不介意的。”十五六做新娘子啥的,还没发育好呢。

    宋荣笑,“没听说过么,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现在看好人家,及就订亲,晚两年出嫁是无妨的。”他也想多留女儿两年,但,必须在不耽搁亲事的前提下。

    宋嘉言问,“爹爹,你会给我看什么样的人家啊?”

    “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家?”

    宋嘉言也不扭捏,她得先跟宋荣通个气儿,免得宋荣把她嫁进什么公门侯府的去熬心熬肺。宋嘉言瞅着父亲,说,“像那些高门大户,就外头瞧着光鲜,其 实,半点儿不实惠,非但臭规矩多,内里不知道多少见不得人的事儿呢。我也不挑什么贫富门第,人差不多,没不良嗜好就行了。”

    这种要求……

    宋荣记性非常好,立刻想到前两年女儿说的那句“像二叔那样的就成了”。拿着宋小二的条件往宋嘉言开出的条件一套,尼玛,竟然是刚刚好。

    宋荣牙疼。

    不过,宋嘉言没有往公门侯府火坑跳的觉悟,这很好。想一想,宋荣问,“你觉着秦峥、吴双如何?”这些年,宋荣一直留意帝都杰出子弟,他是不愿意为 女儿联姻高门大户的。如今看下来,最出众者,莫过于横空出世的吴双了。如今这小子已经进了翰林院,昭文帝喜欢他,常召他拟旨伴驾,尤其这小子文采出众,又 很会说话,深得帝心。再说秦峥,宋秦两家是通家之好,秦峥早对宋嘉言有意,把闺女嫁给秦峥,不怕秦峥会委屈到闺女。至于秦峥那没见识的娘,宋荣有的是法子 叫那娘们儿学乖。就是自家闺女,宋荣也相信,依宋嘉言的手段,搞定一个昏头胀脑的老娘们儿绝对小菜一迭。

    “还成吧。”宋嘉言道,“都挺熟的。吴双跟爹爹似的,才貌双全。阿峥是自小认识的,虽然秦三太太很讨厌,阿峥人还不错。”跟这两个人过日子,宋嘉言相信都能过的不错,尤其秦峥,还跟她表白过呢。

    宋荣点点头,“秦峥这就要出去游历了,吴双此人,论才干是比秦峥强一些,不过,还得再看看他。若这两年没有太出色的少年,就给你从他们两个中选一 个。”吴双是刚刚入了宋荣的眼,虽然年纪稍大了一些,才气不差,为人处事也不差,说一声少年英才不为过。但,这样的人,往往极不好把握。何况,如今吴家兄 弟是帝都中的香饽饽。宋荣也得看一看吴家兄弟的品性,若不然,谁家会把闺女嫁给这等没爹没娘的穷小子——命也忒硬了。克父克母无妨,反正与宋荣无关,万一 克妻,宋荣得悔死。

    宋嘉言是个样样明白的人,宋荣也愿意听一听宋嘉言的意见。若是宋嘉言开口便是侯门公府、高门大户,宋荣得直接把她骂出去。

    这种口气哟……真像把她当公主一般,宋荣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过,人家可能看不上她的可能性,绝对是亲爹才会这样的对自己闺女充满自信啊。好在宋荣没有把她往高门大户嫁的意思,宋嘉言稍稍放心。

    不仅是宋荣上心自己女儿的婚事,就是武安侯夫人与韩氏也各有思量,尤其此次见宋嘉言雍容大方的模样,模样也长开了,规矩各方面都很好,为人处事更不必说,管家理事早是熟门熟路,亲戚长辈没有不喜欢她的,还有老梅庵这一段福缘。

    尤其看到宋嘉言送来的自老梅庵得来的料子玩器,武安侯夫人笑,“你自己留着就是了。”她倒不差这些东西,不过,看到外孙女有这份心意,武安侯夫人也由衷高兴。

    宋嘉言笑,“平日里,外祖母舅母有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我。我看料子还不错,拿来给外祖母、舅母、裁两件衣裳什么的。这些都是女人的料子,表弟用不 到,那砚台与墨是给表弟的,这些我不大懂,是我从爹爹那里找来的,也沾沾爹爹那老状元的福气。我在山上不觉着,好像眨眼间表弟就这么大了,转眼入学启蒙就 能使了。”宋嘉言从宋荣那里要了两块上等砚台与两匣子上等墨,并非古物,但一样是上等货。纪文已经完了,将来纪家就得指望着纪承祖了。这是母族,韩氏一直 待她不错,宋嘉言自然要搞好关系。

    韩氏笑的舒心,“就承你吉言了。”她是书香门第出身,自然盼着儿子有出息。尤其家中,与章家有关系的都清理出去了,武安侯与武安侯夫人关系渐渐回暖了许多,府中氛围空前融洽。

    小纪氏听到宋嘉言给纪承祖的砚墨比给儿子的逊一筹,心里非常舒服,也对儿子说的以后兄弟姐妹相互扶持的话有几分感触,笑道,“以后咱们祖哥儿,要 学文有外祖父指点,习武有祖父指点,定是文

    分卷阅读14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