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1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410

    宫女啥的,这条线,都是姜婆子做中人。凡想往赵家巴结,先得走姜婆子的门路。

    姜婆子来的时候,因日头好,何老娘正在院子里瞧着俊哥儿玩耍,何子衿晒太阳兼做些针线,见来了人,何子衿便站起来了。

    姜婆子一把按住何子衿的手,笑的殷勤,“这是大姑娘吧,坐着吧,您可别起来,我哪里禁得起哟。”说着,一双老眼还往何子衿脸上溜了一溜,掌中搓了何子衿小手一把,觉着何子衿的小手那叫一个柔滑细腻,心道,一个小秀才家,竟养出这等样细皮嫩肉的好闺女来,真是奇也怪哉。

    何子衿将手从姜婆子的掌中抽出来,扬声唤丸子,“搬把椅子来。”

    姜婆子笑,“我就谢大姑娘赏座了。”

    何家已经白白往赵家上了两遭有去无回的礼,何老娘正是肉疼呢,而且,何老娘这性子与姜婆子也不是一路,见了姜婆子也没啥好面色,不欲与她废话,问,“你怎么有空来了?”

    姜婆子甭看年岁大了,相貌保养的还成,瞧着比何老娘年轻些,就是一身红裙紫袄的有些喜俏的过了头。姜婆子脸上施了脂粉,发间簪了金钗,可见这一二年的确是富贵了,笑道,“我是来给老太太您道喜的。”

    何老娘淡淡地,“我这把年纪,还有何喜?”心说,叫那臭不要脸的老赵家少给我家下帖子,我就千喜万喜了。

    姜婆子笑,“是您家大姑娘的喜事啊,都说您家大姑娘是咱们碧水县第一大美人,赵国丈说啦,想送您家大姑娘去皇宫里享福去。我的老太太哟,您说是不是大喜!”

    何老娘都傻了,这叫什么话,咱们丫头亲事已说好了啊!何子衿一听就来火了,她素来比较会装,压着火问姜婆子,“哪位赵国丈啊,我怎么不认识?”

    姜婆子笑,“大姑娘足不出户的闺秀,不认识也正常,就是咱们县里赵娘娘的父亲,赵国丈家。”

    “哦,原来是她家啊。”何子衿道,“真是不巧,我亲事已经定下来了,怕没这大福气了。”

    姜婆子一愣,干笑,“这倒没听说啊。”

    “您现在不就知道了么。”

    姜婆子打听,“定的哪家啊?不知谁有这么大的福分。”

    何老娘此时已回了神,道,“我们舅爷家的小子,你也认得,就是阿念,明年就考举人,两个孩子的亲事已经写信跟我们舅爷说过了。也打发人跟我们姑爷说了一声,我们姑爷前儿来信,做官得了皇帝老爷的夸赞,要去帝都给皇帝老爷请安陛见哪。”

    姜婆子也知道何家有几个好亲戚,听这话,不敢再多言,讪讪告辞。

    姜婆子一走,何老娘朝她后面狠狠啐了一口,md,坑蒙拐骗到老娘跟前儿来了!

    第234章 出头鸟

    姜婆子来了何家没坐半刻钟就匆匆告辞,沈氏让翠儿瞧着做酱菜,自己出来问一句,“母亲,姜婆子来咱家做什么?”

    何老娘道,“个臭不要脸的,说要送咱丫头去宫里享福。”

    沈氏吓一跳,忙道,“这怎么成?咱子衿明年就跟阿念定亲了。”再说,她家小门小户的,也从未想过叫闺女出人头地,进宫享福什么的。近几年在闺女的洗脑下,沈氏也觉着赵家挺可疑的,就她知道的县里好几家通过赵家把闺女送宫里去的。可是,这几家也只是把闺女往赵家一送,赵家说入宫就是入宫了,却没什么凭证。这平日间,成亲嫁人有婚书为证,就是做小做妾做丫头的,也得有一纸凭证呢。这入宫做娘娘,能没个凭证信物?

    沈氏正着急呢,就听何老娘道,“我已经打发她走了。真个脑子有病,坑蒙拐骗到老娘头上,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明儿就给咱丫头跟阿念把亲事定下来。”

    “也好。”

    中午吃饭时阿念听说此事,十分同意提前定亲的事,半点儿不耽搁,午饭后就跑了趟朝云观,找朝云道长卜算吉日,阿念同朝云道长请教,“皇上选妃子,肯定也有章程的吧?”就阿念自身想考功名,也得过五关斩六将,待中了进士,才得以金殿一睹龙颜。在阿念这样的读书人眼里心里,皇家向来是神圣的,可是这几年看赵家干的这事儿,怎么感觉皇宫似他老赵家后院儿呢,说送谁进去就能送谁进去?宫里到底是谁当家啊?阿念都不明白了。

    朝云道长坐在一张漆色软榻上,膝上搭着条光泽柔润的毛毯,双手握着个漆色手炉,屋里有淡淡药味儿,阿念问时,朝云道长只说在喝药茶。朝云道长不急不徐道,“正常来说,本朝妃嫔多出自官宦之家。不过,偶然皇帝看哪个宫人顺眼,临幸后一般会赏个偏低的位子,譬如,采女、御女这种。而宫人,一般是选自民间,良家少女,十三岁到十八岁之间,一旦选入宫闱做宫人,家里会得到二三十两赏银,另外,苛捐杂税减免一半。宫女服役到三十岁就可出宫,而且,宫女在宫内也是有月银的。”

    闻道捧来茶,阿念顾不得吃茶,随手放在一畔海棠几上,问朝云师傅,“那其他情况,像赵娘娘这样的,属于什么情况?咱碧水县没选过宫女,赵娘娘也不是做宫女进的宫哪。”

    朝云道长有些漫不经心,“这还不简单,像赵氏这样的,应该是地方大员所献。”

    “地方大员向上献媚,有没有数目规定啊?”

    “你以为地方大员是青楼龟公呢。”

    阿念听此玩笑话,不知该如何接了,他,他以后也是要考功名的……见阿念有些窘,朝云道长不再说笑,转而道,“今上不算昏庸,能主政一方的大臣肯定也都不是傻瓜,搁你手下的人隔三差五的给你送女人,你也会怀疑他的动机与品性。与人献媚,重要的是,起码所献的必然得是美人。像西施那种,一个就够。倘如东施,一个就多。皇帝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地主老财,随便齐头正脸的个女人就能打发。”

    阿念边听边点头,总结道,“也就是说,贵精不贵多。”

    朝云道长颌首,“汝子可教也。”

    阿念更担心了,他搓着手道,“要不,我跟子衿姐姐先成亲吧。”子衿姐姐非但生得好,心肠品性都好。谁比得上子衿姐姐啊,阿念觉着就是皇帝宫里的美人肯定也比不上他家子衿姐姐。

    朝云道长倒是挺赞同,“前朝有些人家听说皇帝选妃,不愿意女孩子入宫的人家,就会提前把女孩子许人。”

    朝云道长给阿念卜了个吉日,就在下月,十一月二十二。

    得了吉日,阿念并未多留,告辞下山去。

    闻道见朝云道长皱眉,不由道,“要不,我令人盯着何师妹家些。”

    朝云道长不掩厌恶,“赵家不过是只出头鸟。”

    阿念回家的路上不忘给子衿姐姐买包零嘴儿,同子衿姐姐商量提前成亲的事,子衿姐姐道

    分卷阅读410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