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52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527

    衲所料不错,小哥儿定能在科举上有所斩获。”

    江氏看阿念一眼,喜对那僧人,道,“承大师吉言,我们阿念正是今科探花。”

    这僧人倒也不作如何吃惊,只是目光澄澈的看向阿念,微微颌首,道,“这位姑娘的八字亦好,旺夫旺家旺子的命格。老僧先恭喜小哥儿了,你们八字都是极好的八字,正所谓天造地设的一对八字。”

    阿念此时方露出喜色,笑道,“还请大师为我们算个吉日,家里长辈是想趁着天不算太热把亲事办了的。”

    不要说沈氏,这位老僧的眼中也添了三分笑意,铺一张红纸,提笔写了三个吉日,封起来递给江氏,道,“这三个日子,哪个都好。”

    江氏连忙道了谢,此方带着阿念告辞了老僧,心说,这西山寺的高僧就是灵验啊,一看就看出阿念是文昌星来。又想到老僧对何子衿八字的评价,旺家旺夫旺子,更是把江氏羡慕的了不得。

    今既来了西山寺,阿念道,“义母,我想再摇个签。”

    江氏笑,“去吧。”

    阿念今年红鸾星动,排队一摇,摇了个“喜上梅梢”的上上签,签文便是:喜气动幽明,陌上千行野桦青。早鹊双双枝上戏,飞鸣,一霎扶摇万里行。注是:得此签者,红鸾星动,鹏程万里。

    阿念心下一喜,把先时出门前子衿姐姐给他的荷包里的银锞子都取了出来,全都放进了功德箱内,揣着上上签就同江氏回家去了。

    阿念与江氏中午便回家了,江家老两口也在何家等着信儿呢,江氏把高僧投的吉日拿出来,大家一并来看,何老娘嫌丫头片子挤在前头,一把把人推开,道,“去去去,这事儿你们含蓄些。这是大人们的事儿,你等着听信儿就成。”

    何子衿不满的被挤出去,道,“让我看看可怎么了。”

    阿念悄悄的把子衿姐姐拉到里屋说话,与子衿姐姐道,“五月初就是好日子,我已是看过了。”又把自己求的签给子衿姐姐瞧,还唇角翘啊翘的道,“看,我今儿求的,这签多准哪。”

    子衿姐姐正反面都细瞧了,点头道,“还真是。”

    待子衿姐姐把签瞧过了,阿念便又收回来揣怀里,准备以后当传家宝。

    其实,何家觉着五月的日子太近了,何老娘也说,“不知道三丫头和阿文到不到得了呢。”

    阿念在里屋儿听到这话,连忙一掀帘子出去说道,“一定能到的。就算三姐姐阿文哥耽搁了行程没赶上,待他们来了,单请他们就是,吉日可是不好耽搁的。”

    看阿念这急出火星的模样,何老娘哈哈直笑,与儿子道,“你说呢。”

    何恭笑,“那便定在五月初吧。”

    沈氏道,“给咱丫头预备的嫁妆,好些个都在老家呢,新家俱也没打。”

    阿念连忙道,“没关系没关系,先写嫁妆单子上就成,其实,也就是把我跟子衿姐姐的院子收拾出来就好,其他的,都不急。”阿念还为自己解释了一句,“就是别耽搁了吉日,今年是好年头儿呢,刚立过太子妃,正好趁着这喜气。”

    沈氏笑,“女婿这么说,我可就当真了。”

    阿念郑重道,“自然都是真的。岳母放心吧。”他也不叫姑姑了,立刻改口叫岳母。

    大家又是一阵笑。

    江氏又趁机说了西山寺高僧对俩人八字的解批,江氏道,“不怪都说西山寺的大师有道行,佛法高深,一看俩孩子的八字就说好。说阿念八字正应在文昌星上,咱们子衿更是旺家旺夫旺子的好八字。”

    何老娘一听,深以为然,立刻道,“可见的确是高僧!这也算的忒准了啊!”阿念这文昌星自不消说,她家丫头片子这个也准的很哪!

    热热闹闹的说一回话,中午大家便是在何家吃的午饭,待用过午饭,沈家人就回自家去了。

    沈氏与何老娘则开始商量闺女的亲事,沈氏心下其实觉着有些委实自家闺女,原本预备了许多东西的,可都没带帝都来。尤其打家俱的木料,都预备好了的,也没来得及打家俱。

    何老娘深深的烦恼,与沈氏道,“咱丫头跟咱阿念在帝都成亲办喜事儿,老家的亲戚们都不知道,也就没法儿随礼了。那咱以前送出去的礼,岂不是收不回来了?”

    沈氏:……

    何子衿笑嘻嘻道,“要不,我跟阿念再回老家去办一回?”

    “别说胡话了。”何老娘道,“还不够你们路费的!”

    只得留此遗憾啦!

    何老娘瞧着自家丫头,“你今年不是挺有财运的么,怎么这成亲上就没财运了呢?”

    何子衿笑,“就是咱们亲戚间那点儿礼,也没多少银子,祖母你算算,每家上礼也就是三五十个钱的事儿,拢共收礼也收不了十两的。这是小钱,我今年的财运还在后头呢。祖母你那书阿念都给你校好了,我已经交给书铺子的掌柜拿去印了。这里头的利,岂止十两?咱以后发财,就得发这种书香财。”

    何老娘一听自己的大作又拿去刊印啦,心下很是高兴,道,“待印出来,给我这里留二十套,我得拿去送人。”

    “知道啦。”

    何老娘又补充一句,“这书你可不能收钱啊。”

    “成!我白送!”

    何老娘便美滋滋的高兴起来,心下暗自打着小算盘,想着丫头片子说的也有理,与其想着老家的那些礼,还不若在出版大业上下些功夫。何老娘没意识到的是,随着眼界的拓宽,她老人家虽然依旧节俭,却已是学会将眼光放得更长眼的地方去了。而且,何老娘还打算,要请书院的进士院长夏院长来家里吃喜酒。

    因实在是日子赶得急,何子衿连自己绣嫁衣也来不及,要知道,新娘子的嫁衣可不是几天几十天就能绣好的,嫁衣一般都是要绣个一年半载的才能绣好呢。

    好在何家现下有些家资,沈氏原本就觉着亏了闺女,干脆带闺女去了帝都有钱的针线作坊,亲自定的嫁衣,由绣娘来做。然后,又买了好些料子,给闺女做衣裳使,这些衣裳就得是何子衿自己做了。沈氏也买了好些做被褥的面料,回去准备叫了翠儿一道给闺女做几床新被褥。

    另外,首饰多了没有,总要一金一银打两套的。

    何子衿看沈氏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这么忙里忙外的添置东西,还劝她娘,“这也没什么可准备的呀,你就歇着吧,别累着。”

    沈氏道,“一辈子就这么一回,原是想给你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这么嫁妆也没有,衣裳也没有,家俱也没有,零零碎碎的都没有……”说着就伤心起来,总觉着亏待了闺女。

    何子衿忙劝她娘,“娘,您想哪儿去了啊。要不,你干脆把置办东西的银子给我,阿念正好有假,我们一道置办了就成,还合心意哩。也省得

    分卷阅读527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