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86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869

    念相近,这才动了心的。胡文却是不大看得上这样的人家。

    经陆家之事,三姑娘对书香门第四字也不大执着了,点头道,“成,那我寻个由头,先瞧瞧这位宫姑娘如何?听子衿妹妹说是个极聪明的女孩子,跟阿曦也很好。”又与丈夫道,“你在外也打听一下宫家人品如何?家风可正派?千万不能那等一屋子小妾通房的?”自言自语,“忘问了,不晓得这宫姑娘是正出还是庶出。”

    胡文道,“宫财主家里就一老妻,怎么可能是庶出?他家二子二女,两个儿子都娶亲了,两个闺女小些,一直在子衿妹妹的女学里念书。”

    三姑娘听说宫财主家里就一老妻,心里就愿意了一半。因盐商多豪富,许多商贾又不守礼法,不要说妻妾分明了,多少稀奇古怪的乱事儿都有。宫财主家只有一位老妻,可见这宫财主就是个正派人。三姑娘打定主意,第二日就去子衿妹妹那里,想让阿曦邀宫姑娘过来玩耍,她好借机看一看这位宫姑娘。不想宫姑娘就在江家呢,宫姑娘是过来送东西的。她爹宫财主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两筐笋干过来,宫姑娘道,“我家人不会吃这个,我想着,以前在山长家里吃过笋干烧的菜,索性就给山长送过来了。”除了笋干,还有一些南面儿干果,宫姑娘收拾了好几匣子,一并送来给何山长尝尝。

    何山长谢过宫学生送来的东西,师生二人正在说话,三姑娘来了。就是何山长也得说一声来得巧了,请三姑娘坐了,给二人介绍。

    宫姑娘一看山长家里来了亲戚,就欲起身告辞。何山长笑道,“你只管坐着,这不是外人,是我姐姐。”

    三姑娘笑道,“以前在绣坊铺子里见到过你家定的衣裳,只是没见过你本人。”又夸宫姑娘生得灵秀。要三姑娘说句实在话,不怪她儿子偷偷的相中了人家。这宫姑娘生得,柳眉杏目瑶鼻琼腮艳光四射美貌非常,较之陆大姑娘,从相貌来说,就强出三条街去不止。三姑娘年轻时都不一定有宫姑娘生得貌美。

    何子衿就引起个话题来,说到宫姑娘送笋干之事,笑道,“三姐姐也爱吃这个,一会儿拿些去,煲汤是极好的。”

    三姑娘笑,“那我今儿可有口福了。”

    宫姑娘道,“先前在山长家吃过笋干鸭煲,那笋干吃在嘴里又脆又嫩,在我家一做就不是那个味儿了。”

    三姑娘笑道,“这笋干发一发,把老的地方斩去,如做鸭煲,煲到两到三个时辰,就可入味了。这道煲有个窍门,里面再放一两块火腿味儿更好。”

    宫姑娘认真听了,三姑娘道,“看宫姑娘也通厨艺。”

    宫姑娘道,“如今天冷,正是煲汤的好时候。以前在山长这里,常见煲一锅好汤来做热锅子的底,味儿也很好。”

    三姑娘微微颌首,笑道,“那你可是对了你家山长的性子,她烧的菜,我们一家子都喜欢吃。”

    宫姑娘笑道,“是,山长这里许多菜都给我学了去。”

    何子衿笑道,“阿曦在这烧菜上没什么兴趣,难得有愿意学的。待得那笋干,我整理几道菜谱给你,你试去做做,要是哪里不懂,只管问我就是。”

    宫姑娘又谢过何山长赠菜谱之情。

    三人说一回话,宫姑娘瞧着时辰不早,便起身告辞了。

    待宫姑娘走后,三姑娘方悄与何子衿道,“这姑娘生得真好。”

    “是啊。学里的女孩子里,宫姑娘是数一数二的了。”何子衿好笑,“也难怪重阳相中了人家。”

    三姑娘道,“我看她说话就很大方,不似那等腼腆不得见人的。”先时陆大姑娘就是个寡言鲜语的,当然,人家寡言鲜语的原因可能是人家根本不乐意胡家的亲事。但正因受过陆家的伤害,三姑娘现在最烦的就是不爱说话的。宫姑娘容貌既美,说话间也透出大方明快来,又是自己儿子相中的,三姑娘心中就又多了几分喜欢。

    三姑娘看何子衿含笑望她,自己也笑了,道,“你不晓得,重阳现在都快急死了,跟娶不上媳妇似的。托了我,又去托他爹。妹妹,你与我实说,你觉着宫姑娘如何?”

    “千金难买心头好。”何子衿道,“她在女学四五年,不论女先生们还是学里的女孩子们,没谁说她不好的。何况,重阳这么相中了人家,三姐姐你要有意是得加快些,宫姑娘生得模样好,媒人一天往她家跑八趟。”

    三姑娘道,“我想着,要不过几日你这里做个老鸭煲什么的,叫宫姑娘过来吃饭,我也过来,再说说话。如何?”到底是儿子的终身大事。

    何子衿笑道,“也好。”

    三姑娘非但是托了何子衿请宫姑娘吃饭,还托阿曦问问宫姑娘对重阳的意思。

    阿曦办事儿很快,没几回就回复姨妈了,道,“宫姐姐说,以前都不晓得姨妈是重阳哥的娘,还说姨妈性子好,就是重阳哥讨厌。”

    三姑娘道,“你没替你重阳哥说几句好话分辩一二。”

    阿曦道,“如何没说呢。说啦,不过,我说了也没用,宫姐姐可讨厌重阳哥了。”

    三姑娘这心就有些不是滋味儿,怕儿子这事儿难成。回家同丈夫说了自己的担忧,胡文道,“这不要急,我去探探宫财主的口风。”

    为了长子的亲事,夫妻俩齐上阵。

    胡文与宫财主都是北昌府的富户,彼此来往虽不多,也是认得的。大家在一处,生意上没的聊,便聊儿女。彼此互夸儿子,胡文说宫家子稳重,宫财主就夸胡家子妥帖,尤其胡文因着在江姨丈身边跑腿儿,如今在北昌府人面儿颇广。宫财主道,“上遭我去知府衙门办事,以前去了,排队等着,乱哄哄的坐没个坐处,站没个站处,如今可是井井有条,还有人端来茶给咱们吃。我听说,就是您家公子安排的,别看年轻,我瞧着,您家公子定是要青出于蓝的。”

    胡文笑,“他也就是跟着他姨丈跑个腿儿。”以往胡文都要儿子低调,不要在外显摆与江知府的亲戚关系。如今胡文在宫财主面前是半点儿不低调了,道,“先时还怕他年轻,知府衙门上上下下的,人多事多,我还担心来着。如今瞧着,倒还没误过事。”说着叹口气,“只是,一家有一家的难,老兄你光看他好的地方了。”

    宫财主端起茶吃一口,道,“哪里是我光看他好的地方了,你家公子的好,长眼的都看得到。老弟你还有何可愁的。”

    “可不就是那孩子的亲事。”胡文叹道,“如今这都十七了,岂不叫人急。”

    “你还急什么,只怕你眼光高,等闲人看不上。”

    “我家的事,老兄你也晓得,我是不打算给儿子攀高枝的,门当户对就好。”胡文露出微微惆怅,“我家重阳,除了念书不大成,别个我瞧着,倒也不比同龄的孩子逊色。再

    分卷阅读86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