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00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1004

    祖父始终理都未理。

    阿曦的记忆里,朝云祖父一直是温和的慈爱的,偶尔有些慵懒又促狭的长辈,这样冷漠、疏离、高贵、睥睨的模样,阿曦还是头一遭见。

    第472章 帝都风云之二十四

    朝云祖父突然冷艳高贵了一把,阿曦原以为朝云祖父不大高兴呢,结果,朝云祖父完全不受影响,还教导阿曦,“遇人不能太和气,该有架子时就得有架子,不然,人人当你好欺了。”

    阿曦点头受教。

    待到得朝云祖父的别院,阿曦扶祖父下车,见虽已入秋,别院仍是草木扶疏,景致极佳。不过,阿曦道,“我听我哥和双胞胎说,是一处山脚下的泉眼哪。”

    朝云祖父道,“他们晓得什么,他们去的都是人人都去得的地方,那处泉也不错,但说煮茶,还是这里的水更好。”

    阿曦随朝云祖父穿花圃过回廊,此处园林景致之美,依阿曦看,连朝云祖父现居的宅子都比不得的。阿曦也不急着煮茶吃了,她道,“这园子可真好看。”

    朝云祖父笑,“现在景致尚不是最好,外面梅林,待入冬梅花盛开,那景致,阖帝都都有名的。花园里还有一株梅树,是当年大凤朝武皇帝所植。这里的宫室,乃前朝明月公主所建,宫外两株梅树,一株为明月公主手植,一株为前朝末年名臣薛东篱所种。如今尚不到花开的时候,待得梅花开时,再来赏梅不迟。”

    阿曦瞪大眼睛,“唉呀,祖父,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中的梅林行宫啊!”这行宫,她虽没来过,但在朝云祖父的藏书里看到过记载,行宫里最有名的三株梅树,就是刚刚朝云祖父说的那三株了。

    “这行宫还真没个具体名字,因在西山,以前都叫西山行宫。我母亲以前每年冬天都要过来小住,因常举行赏梅宴,也有人叫梅宫。太皇太后年少时住过几年,太皇太后喜欢宽阔恢宏的屋舍,园子未曾大动,不过,有些屋舍,在修缮时是按太皇太后的意思来的。”朝云祖父指给阿曦看,“前朝以繁复华丽为美,我母亲当年其实并不喜这种修饰,不过,那会儿开国未久,朝廷也不富裕。就一直住着,未曾大修。”

    阿曦道,“屋舍园林,最美不过汉唐。我娘说,前朝思想保守,故而,不论诗词,还是建筑,都是往细处做文章,虽够精细,却失于格局。”

    朝云祖父颌首,“这话也有几分道理。”带着阿曦到了一处山石堆叠之处,有细小泉水自山而落,积出一个小小清潭,潭中清可见底,几尾鲫鲤在潭底悠然自得的摆尾游曳。

    阿曦赞道,“这鱼可真肥。”

    朝云祖父笑,“那一会儿捞两尾来烧菜。”

    阿曦再无意见的。

    当天,喝过香茶吃过肥鱼游过花园,阿曦与朝云祖父兴致极高,索性在行宫里小住两日。

    待回家时,阿曦与她娘说起在行宫的事,阿曦道,“娘,我可是开了大眼界长了大见识,简直美极了。我一直以为行宫都是很威风的地方,不是那回事儿,修的特别漂亮。娘,你去过没,可好看了。”

    何子衿还真去过,不过,那次去是陪阿念见凌霄,不是啥好事,何子衿就没说,听着闺女叽叽喳喳的跟她形容行宫的风景。

    何子衿问,“你祖父心情还好吧?”有些担心朝云师傅触景伤情。

    “挺好的。我跟祖父还约了冬天去赏梅花呢。”

    “那就好。”

    阿曦问,“娘,你知道曹斌是谁吗?”

    何子衿道,“姓曹,是曹太后娘家人吧。”

    “这个我猜到了,我跟祖父出门,就遇着这个人了,他给我们让路了,还上赶着跟祖父攀亲,不过,祖父没理他。”阿曦道。

    何子衿道,“师傅又不认识曹家人,他也不爱交际,自然不会多理这些俗人俗事。”

    阿曦初来帝都,觉着帝都实在是个大地方,而且,人情世故比北昌府复杂许多。不过,她娘也开始带着她在帝都走动,露露面什么的了。

    阿曦生得貌美,况她亲事早定,而且,定得很不错,性子也是个大方性子,再加上,何子衿带她走动的多是亲戚家,如沈玄的岳家宋家,还有阿晔的岳家苏家,还有就是余、杜两家,说来都是姻亲。再远一些的,譬如唐家。

    反正长辈们看阿曦都不错,阿曦跟她娘出门的时候,也遇到过有些闺秀暗地里打量她,阿曦自己没什么,她甚至知道这些女孩子为什么打量她,多是因阿珍哥那玉树名声。

    阿曦自身相貌条件摆这儿,再者,她自信的很,才不怕人看呢。而且,阿曦现在很有心眼儿,她就是外出做客,从来都是带足了丫环,而且,断不走什么桥边水边的,以免发生事故。更鲜少与人嬉笑玩耍,她是初来帝都,并不认识几个朋友,阿曦牢牢记住朝云祖父说的话,人不能太没架子,反叫人小瞧。

    于是,阿曦的社交就是从车马丫环的排场开始的。

    因她并不爱玩笑,那些人顶多就是偷偷打量她几眼,并不敢与她轻言说笑。如此,阿曦倒是得了个端庄气派的名声。

    如姻亲苏家的姑娘,还会时常下帖子请阿曦过去说话,与在北昌府一样,女孩子也有女孩子的圈子。阿曦受别人的请,也会在家摆个茶点会请别人过来玩儿。

    如此,阿曦在帝都的交际就这样不急不徐的展开了。

    看闺女来了帝都也没有水土不服,何子衿就放心了。

    这人吧,心情不一样,气色也不一样。

    要不,怎么有那句老话叫,相由心生呢。

    何子衿便是如此了,她这进宫给大公主郡主授课都是眼带喜色,大公主与嘉纯郡主年纪小不一定看得出来,却是瞒不过太皇太后的眼睛。因何子衿也兼职陪太皇太后说话解闷的差使,时间久了,太皇太后本就是个随和人,虽然太皇太后的气质不大随和,但,太皇太后在家常事务上绝对平易近来。太皇太后还打趣一句,道,“看你面带喜色,莫不是有什么喜事?”

    何子衿摸摸自己脸,笑,“我家里,要说大喜事没有,小喜事倒是有一件,我爹调回帝都任职,祖母、父母都回来了,我家阿曦也回来了。”

    太皇太后对江家的情况显然有所了解,颌首道,“啊,你那长女。”

    “是。”何子衿说到闺女就是满面掩都掩不去的骄傲,“那孩子,自出生就没离开过我。我们来帝都前,因我娘家兄弟们也都在帝都,长辈那里没个孩子未免寂寞,这孩子就留下来陪伴长辈了。孩子懂事,我做母亲的自然高兴,但也着实牵挂。我这辈子,头一次与孩子分开这么久。”

    “做父母的,多是会牵挂孩子的。”太皇太后道,“你家长女,很懂事。”

    何子衿原不是个轻浮人,倘是太皇太后赞她,她一向

    分卷阅读100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