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09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美人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1093

    大人这话虽有些肉麻兮兮,但,师徒二人在决裂前的确很亲近,也是真的。

    小唐大人一面嘚啵嘚的就给他师傅摆好好,还给他师傅布菜盛汤,这原是晚辈的殷勤事,但小唐大人你那一脸谄媚委实是不大下饭。李九江都有些看不下去,摆摆手,“行了,我自己吃饭还不会啊。”

    “师傅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啥不会啊。这不是你这些天正忙,弟子我想尽一尽孝心嘛。”小唐大人不愧是管内务司的,那种种周到哟。

    苏不语都打趣,“小唐,我也算你师叔,你也过来孝敬下我呀。”

    小唐大人义正辞严,“今天有我师傅在,我可不能离了我师傅。”

    小唐大人看左都御史钟大人都只吃饭不说话,还道,“钟大人,如今误会都解开了。当初我师傅那也是为了探一探逆党的底细,不得已的。你们现在和好了吧?要是还觉着别扭,我来摆酒,我给你们说和说和。”

    钟御史吃着太平居的席面儿觉着不错,但人家生就一幅铁面孔,道,“不劳唐大人费心了。”

    “不费心不费心,我这主要是为了我师傅,顺带脚的捎上你。”

    杜寺卿险喷了饭,别开脸道,“小唐大人莫要说笑,我等上了年岁,怕呛。”

    小唐大人道,“别人说上了年岁怎么着的我信,杜大人我可不信。您是谁啊,您是北少林的外门弟子。话说,当初我真庆幸我师傅是与钟大人干仗,要是跟你干仗,还不得被你打趴下啊。”

    杜寺卿这回是真的喷了,小唐大人赶紧着人给杜寺卿敲背顺气,还真怕老头儿给呛着了。杜寺卿给小唐大人闹得气不是恼不是,李九江道,“食不言,寝不语。”

    小唐大人只好不说话了。

    接下来,小唐大人日日这般殷勤妥帖。

    人人都说,李尚书有小唐大人这么个徒弟,真是比儿子还强百倍啊。

    当然,这只是说法之一。

    说法之二是,“小唐大人可真会趁热灶,李尚书名声扫地时,小唐大人便过去割袖断交,今李尚书大红大紫,小唐大人立刻大献殷勤。要论钻营,小唐大人居第二,谁敢说自己是第一呢。”

    当然,这种酸话,小唐大人才不会放在心上,他主要是,他都送汤送饭的大半个月了,他师傅好像没有揭过前事的意思嘛。他真不是有意的啦,那会儿谁能看到他师傅是装的啊,他是真的以为他师傅与曹家沆瀣一气了。劝半天也不管用,他一气之下,才说要绝交的。如今既知是误会,他当然要把绝交的话收回来了。

    至于,覆水难收啥的,在小唐大人这里完全不是问题。

    但,好像在他师傅那里,挺是个问题的。

    小唐大人殷勤许久,他师傅还是冷冷淡淡的样子,把小唐大人郁闷的不行。

    好在,小唐大人主意多,除了给他师傅送汤送饭,小唐大人还给他师傅送了十套新袍子,那啥,当初他不是把他师傅的一件袍子给割坏了嘛。嗯,这个,这个算是赔的。

    他师傅把袍子收下了,依旧是那副冷淡模样。

    小唐大人还真找到了苏不语师叔,虽然这个师叔没在他们师门的门墙内,但,苏师叔的生母与他师傅的生母是亲姐妹,所以,俩人算是两姨表兄弟,故而,苏不语常自称师叔,也是没错的。

    小唐大人道,“你说,我师傅怎么这么难哄啊。”

    “他现在性子好多了,年轻那会儿更别扭。”苏不语煮好茶,给小唐倒一盏。小唐慢呷一口,苦的险吐出来,他倒吸口气,“莲芯茶。”

    苏不语道,“是啊,合你现在心境。”

    “哪有这么夸张,师傅看着不像再生我气的样子,但也总是不乐,师叔,你聪明,你说说,这是什么缘故啊?”

    苏不语道,“这个啊,说不得是他在考验你。”

    “考验我什么,我还用考验?”

    “考验你眼神儿,当初我有没有劝过你,我说让你等等看,你就急吼吼的过去与他割袍断交了。”

    “那会儿哪里等得,外头人都说他跟曹家搅在一起,别人能看热闹,咱们能看么?我是去劝他,他不听劝,一来二去的,我也是一时冲动,就把他袖子给那啥了。”

    “你当时怎么割的啊?”苏不语好奇的紧。

    小唐没明白,“割什么呀?”

    “不是说你带刀过去,把你师傅的袖子割了半截么。”坊间都传,你师傅俩“断袖”啦!

    “没有的事儿,我去劝师傅,带刀做什么呀,又不是寻仇。”小唐道,“是我一直劝他,他不听劝,又要走,我不叫他走,他非要走,我一急就拽住了他袖子。也不知是力气大,还是他衣裳不结实,嗤啦一下子,一个袖子就叫我给拽下来了。”小唐强调,“我赔了十件新的给我师傅。”

    小唐过来是找苏师叔拿主意想法子的,看苏师叔问来问去的,小唐道,“师叔你到底有没有主意啊?”

    苏不语憋笑,“有个主意,就不知你能不能用了。”

    “啥主意,只要有用,我一定用。”

    苏不语神秘兮兮的在小唐耳际低语几句,小唐连连点头,深觉苏师叔是个好人。

    于是,离了苏师叔家,小唐开动脑筋,熬了半宿,写了封厚达三公分的奏章,当朝歌颂他师傅牺牲名节做卧底的高尚品质。对,就是那封麻倒了半朝人的奏章。

    结果证明,果然人人都爱听好话啊,果然他这奏章一上,他师傅看他的眼神总是仿佛欲言又止。小唐大人当下认为,苏师叔出的这法子,还是很管用的。

    奏章是面对朝廷百官的,小唐大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他准备写本书,面对百姓来歌颂他师傅。待小唐大人这书写成了,还特意拿过去给他师傅先看一遍,让他师傅过目后,他再去印。要是师傅哪里不满意,他还能当时改一改,修一修啥的。

    李九江李尚书也算是历经世事、宦海沉浮,见识不可谓不深远。再说李九江出身,侯府出身,师承江北岭,其学识,不可谓不渊博。就是这样一位既有见识又不缺学识的当朝大员,看过小唐这书,仍觉大开眼界。小唐还跟师傅说着自己的计划,“先印他三万本,也好叫世人知道师傅你品性高洁。”

    李九江诚心诚意的表示,“这就不必了。”

    “必!必需滴!”

    “真不必了!”

    “一定得必!”小唐坚持,他还有后续计划,道,“我跟国子监的老沈说好了,介时我亲自去国子监讲学,就像当年师祖在国子监讲学一样。我没师祖那学识,我就专门儿讲讲我这书,也宣传一下师傅你。”

    李九江连声道,“不许印!”

    “师傅你就是太谦虚。”小唐定认他师傅是为善不与人知的谦虚,更是拿出死活要印的精神来。

    “行了,

    分卷阅读1093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