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月下白玉楼 作者:寐染丹墨

    分卷阅读11

    太多,今生才被你缠上。而你前世定是个普度众生的大善人,今生才能遇上我。”

    “那我却不知修了什么无量功德,今生才得遇你们几次三番雪中送炭,余生同行……”

    二人看着大黑,突然语塞。

    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今送陵舟去,长河濯君影。

    春草明年绿,陵舟归不归?”

    “这是北郡历史最久远的童谣之一,起源已不可考。只知道北郡本地的孩童从小就会被唱这个。除此之外,你还看到或听到些什么?”

    “光是这首童谣便已经让我心烦意乱了,其他好像没有什么了。说来也奇怪,我好像只听见了声音,却什么画面都没看见……哦,对了!后半夜时,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好像听见有个人在叫我,但又不是。他叫的是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名字,好像是,好像是——”

    “是什么?”秦白玉和关童同时问道。他们下意识地飞快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这个名字才是整件事的关键!

    “好像是,陵舟?”

    “陵舟……陵舟!”二人再次异口同声。

    “今送陵舟去,长河洗君影。我以为童谣里的陵舟是北郡古时的某种船只……”秦白玉恍然大悟。

    “恐怕所有人都是这样以为的吧,毕竟合得那么好——送别者站在岸上,目送友人乘船离开,在母亲河中留下了倒影。他们相约来日再乘同样的船回来相见……这样一首看似无特别指向性的送别童谣,谁又能想到,其实是十分清晰地对应着一人!”

    “而且这样一来,童谣中的陵舟,就不见得是乘船离开。更有可能是——”

    “凫水!”关童惊讶出声。

    “怎么会!”奚西亦是难以置信。

    “放屁,哪有人出远门是靠凫水的!再不济总有力气看两棵树扎个木筏子吧!”大黑中气十足地喊出了其余三人的心里话。

    秦白玉赞许地看了大黑一眼,接着分析道:“如果他别无选择呢?比如说——”

    “逃跑。”三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这是目前看来最大的可能性。

    “而且我查过北郡的历史,粗略推算,这首童谣至少也被传唱五百年了。我无法想象,这样一首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送别歌谣,究竟有何种魅力能令整个北郡的无数代人,以口耳相传的方式生生不息地唱了五百多年,而且至今未有半点颓势。这简直不像一首童谣,倒像是一种仪式——一种集合千万人之念力、超越了历史和时间的恐怖召唤仪式!”

    “咚!”奚西成功被吓晕。

    “你说的太吓人了。”关童瞪着秦白玉,“好歹委婉点儿,把那些多余的渲染性词语都去掉。”

    秦白玉郑重点头:“我下次一定注意。”

    五

    “小弟弟,这首童谣你是跟谁学的呀?”关童举着糖人,笑眯眯地和一个五六岁大的小胖孩儿面对面蹲着,小胖孩儿嘴上积极地和关童说着话,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糖人儿。

    “奶奶教的,好听吗?”

    “嗯嗯,真好听。小弟弟,你带叔叔去找奶奶好不好,叔叔也想跟奶奶学童谣。”

    “叔叔想学,虎子就可以教你呀。”小胖孩儿讨好地试探着把关童的手往下拉,“叔叔,虎子教你唱歌,你请虎子吃糖人儿好不好?”

    “可是你嘴里吃着糖人儿,还怎么教叔叔唱歌呀。”关童佯作为难,“要不这样吧,你带叔叔去找奶奶,再按叔叔教的对奶奶说几句话,叔叔请你吃这个糖人儿好不好?”

    “啊……那要说什么啊?”

    “就说……”

    秦白玉站在街角的阴影处,饶有兴致地看着关童骗小孩儿。奚西几乎贴着他站着,脸色仍青白地难看。

    “用得着这么麻烦吗?这街上这么多人,随便拉一个都能问到吧?”

    秦白玉笑:“那你去试试?嗯,就那个红衣服的小姑娘吧,看着挺和气的。”

    奚西上前:“姑娘,能否向您打听个事儿?”

    姑娘抬头,奚西连忙一扯嘴角,露出一个自认为最真诚无害的笑容。姑娘愣了愣,狐疑道:“什么事?”

    “就是那首童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你会唱吗?”

    “会啊,你不是本地人吧?”

    “啊,不,不是。那个,能否请问,这童谣是谁教你唱的。嗯,教你唱的那个人,又是谁教他唱的呢。还有教你教你唱童谣的人唱童谣的人,又是谁教的?嗯,总之,你知道的最开始叫你们唱这童谣人是谁吗?”

    姑娘看怪物一样瞪他:“神经病……”

    “哎,姑娘!哎!”

    奚西垂着头,无奈地看向秦白玉。秦白玉笑。

    奚西一咬牙,向四周环视片刻,很快又选定了一个新的目标……

    “哎,大爷,跟您打听个事儿……”

    “这位公子请留步,可否问您个事……”

    “阿姨,请问您知道……”

    ……

    一整个下午,奚西都在街上见人就拉着打听,以至于后来大街上的人几乎都绕着他走。傍晚关童回来,看了看奚西,意味深长地感叹道:“竟然有这样稀奇的物种。真,傻得冒泡了……”

    回客栈吃完晚饭,几个人聚到秦白玉的房间听关童汇报成果。

    “我今儿下午问了三位‘奶奶’、两位‘祖奶奶’和一位‘□□爷爷’,咳,不是那个□□,是指祖爷爷的爷爷。你们猜怎么着,这六位‘祖辈’人物里面,竟然有五位都没被家中大人教过唱童谣,而是跟旁的孩子学来的。同样的,他们家中也无人刻意教自家孩子唱过。另外一位嘛,倒说是家里大人教的,不过也说不出为什么会教。我又私下挨个问了那些家的孩子,却发现,那五个人里有两个都说了谎!他们不光教自家孩子唱童谣,还鼓励他们把童谣教给一起玩耍的其他孩子——你们说,是不是很有意思!一首童谣而已,有必要撒谎吗?这两家人,一定和我们一样,知道一些有关这个童谣的真相!”关童目光灼灼,兴奋地看向其余几人。

    “由此,我的出了一个更大的猜想——是否在北郡存在着这样一个组织,他们隐藏在普通百姓里。但他们的身上起码肩负着一个任务,这个任务从童谣初创的那一天起,便由他们的祖辈像类似祖训一般传承下来。这个任务就是:保证将童谣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且尽可能地扩大其影响范围!”

    “嗯,有道理。这样跨越了时间的组织,甚至不需要一个特定的真实存在的首领,只需要一种信念,一种从孩童时期便被播下种子,并在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最后根深蒂固的信念。”秦白玉补充道。

    “耗

    分卷阅读1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