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1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年华殇锦 作者:马肉肉

    分卷阅读118

    想象。切要留好,为子孙积福。”

    东十三官道过后便是十四官道,几个大男人一早便赶路,闫成文对这主子的心急态度略微不解。

    邢铎一路不语,只听主子吩咐。被圣上派来的张内侍一把年纪,还要如此颠簸。闫成文一路也本着多行事,少说话的原则跟随。

    突然,前方白裘之人拉扯缰绳,急急停下。

    “张内侍,那妇人的信可有收好?”

    张内侍立刻回道;“收好了,待回京后找到这名叫张桐山的侍卫就好。殿下,此次北去,过于仓促,还望殿下多些忍耐。”

    “孤无妨,待回京后孤要亲见那张桐山,转达此封家信。另外,北去改道,先不与顾侯汇合。闫成文,你立刻飞鸽传书,传信于顾侯。说胥家军调用暂时搁置,待孤舂陵归后,再行决定。”

    “殿下要去舂陵?!”闫成文惊讶出口。

    ----------------------------------

    春去冬来,冬去春来,两年光阴流水而去。当真应得那句话,年华似锦,岁月流长。

    璟山的光阴,永远静止,看云起云落,感朝花夕拾。山中一年,世上沧海桑田,不闻不见,方得心中乐土。

    师傅说小六长大了,懂得颇多,也通达了许多,他老人家很是欣慰。大师兄又送她一对儿红豆鸟,原先那对儿落在了那个地方,恐怕再也寻不回。

    三师兄与她一样,两年不曾下山。有时,年华觉得愧疚。年言阳却告诉她,那个地方于他而言,未尝不是枷锁。

    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她已经许久不曾想起,尘封在记忆深处,即便偶然忆起,也不过淡笑一二。

    师姐从前是个最少下山的人,这两年却是来来回回,在山中的时光不过几月。他们回来后的半年,师姐也回来了。只是几个月后,她又不见了,只给年长风留下一封书信,再也未回。

    “不孝徒儿敬上;常感念师尊之恩,山中十数载光阴,乃吾之念想。师傅常自教导,天大地大,心宽为己。然家仇族恨,夜夜不寐,终成一生之憾。朝廷北征,乃徒儿此生唯一机会,终不愿错过。日后若留的此身,必请荆负罪,任汝责骂。”

    年长风看信后,只无奈叹气,道一句;终究你们我一个都留不住。

    年华也是从那时候才从师傅嘴中得知,师姐上山前,曾有自己的名字,叫百洛。

    而她自己,在这两年里,什么都没有想。因为她用了所有的时间来印证痴女的一句话,她活不了多久了。

    第114章 重遇故人

    唤心、唤心, 原来真正所换的是医者之心。这蛊毒难怪被人惊怵,不在其效力,而在其意义。

    痴女当初对她说的话, 其实她没有过多在意。那个女孩给她的感觉太过于淡墨不真实,好似从未出现过。

    蛊毒发作的那天, 约莫是一年多前,噬心钻骨的痛, 她一下子撞到了石头上, 想了结此生。师傅与师兄们都吓坏了,但最是体弱的三师兄正好去山下义诊,也就不得而知。

    那次发作,卧床了两个月,突然就有人送药上山给年长风。不知是碰巧还是故意,反正那药很对她的病症,缓解了不少疼痛。但她知道,药终归是药, 治病却不治蛊。

    此后一年, 师傅每月都会给她拿药。她想, 或许是师傅见这药好, 便又问人求来。如此, 每月她都吃药, 蛊毒不再发作,身子却弱了不少。

    这天,师姐派人传口信请援, 来人是个士兵,穿一身红色军衣。她收到信后感慨颇多,当年舂陵之危,同样的情景,师姐收到她的信时是否也是此般心情。但传口信之人只见了她,便匆匆赶回。年华想了想,还是要告诉三师兄的好。

    年言阳未在房中,她便先进去等候。枯坐无聊,翻看他案上书籍,无意中瞧见书架最角落里一个布满灰尘的锦盒。这锦盒她从前也见过,只是师兄从不让她碰触。

    此时玩性心起,就偏要打开看看。锦盒不小,她笨拙搬到案上,吹掉上面灰尘,轻轻打开。

    出乎她的意料,没什么稀罕的宝贝,只是一盒子的书信,一摞一摞的,足有几百封之多!

    看人书信不道德,然二师兄曾教诲过她,所有真相其实都源于不道德。本着三师兄与一神秘佳人密会传信的猜测,她也就不道德的翻看起来。

    可就是这么一看,那日淮南悬崖上张方钦对她说的一番话,似乎就有所明了。

    信件最早是十五年前的,信纸已经蜡黄,上面标明的日期是大禹永禧四十六年。来回传信的也是一人,但未署名。

    可她知道是谁,那字苍劲有力,乍一看很是疼痛熟悉。

    吱呀一声,房门突然被推开,年言阳回来了。进屋后看到她面前摊开的一桌子信件,眸中惊诧极瞬而过,后无奈摇头。

    “还是这样闹腾,管你不得。这些信有什么好看的,收起来吧。”

    “师兄曾告诉我,是少年游历的时候才认识的他,惺惺相惜后便成主仆情谊。小六未曾想到,这其中却是颇有渊源。”

    年华抬头,笑看他,眸中看不出情绪如何。

    璟山与那个地方,究竟有什么联系。她不是非要弄懂,却不再想当个傻子。

    年言阳神色淡淡,走到案前将那些散乱的书信都一一放回锦盒内,边放边道;“如你所见,年言阳这一生注定是鬼才,因为他专为太子殿下而活!”

    年华从他房中出来后,在山林里游荡了好长时间。后觉得还是不痛快,又去厨房将小师弟的糕点给偷吃了个一干二净才舒心。

    其实有些事情,对她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陡然发觉真相,有些添堵罢了。

    年言阳说太子府与璟山的关系还要从纯慈皇后说起。原来那日密室所见的纯慈遗像并非偶然,这个女子确然是璟山的人。

    纯慈是年长风的师妹,因缘际会辅佐了圣上登基开国。大禹定国后,年长风不恋名利,返回璟山隐世生活。后纯慈皇后出事,其心腹托信要年长风出山辅佐昭仁太子。

    年长风与纯慈之间情谊深厚,亲人骤然离去,不忍拒绝。然天不遂人愿,昭仁太子英年早逝,独留幼子。于是这约定便自然而然的承袭到这幼子身上。

    可山中生活清净,年长风深感世道纷乱,不愿再踏足这红尘俗世。适逢他刚收留孤子年言阳,心下一计。若是自己将一身本领传授于孤子,再由他日后出山辅佐那未来帝君,岂不美哉。

    年华是深知自己师傅的性格,这样缺损的事他不是干不出来。只是后来师傅明知她要去太子府,也不肯相告,才叫真正缺损!但又一思忖,恐怕师傅是怕当年自己与圆方大师的约定被她知晓罢了。

    分卷阅读118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