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0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年华殇锦 作者:马肉肉

    分卷阅读200

    了,非常时期自要有非常手段。张家是庄子里的富足人家,现下打仗县衙吃紧,自是要从你们家上缴一些的!”

    “你们这是明抢!”

    巧丫忿忿上前,不满他们的做法。那两个人看着张桐山,不敢再说什么。互相使了个眼色后,就一溜烟儿的抱着锦盒跑了出去。

    巧丫欲要追去,身后的老母却是一声惊叫道;“他们…他们将胥儿抓走了!桐山,快,去救胥儿!”

    张桐山本是担心老母身体,不欲再追,可是没想到家中竟还有人被抓走了。他对巧丫嘱托一句照顾好张母,便提起院中角落里自回来以后就不曾再碰过的长剑。

    “桐山,可是一定要救回胥儿啊。她再有两天便临盆了,经不得折腾的。哎呦,这是遭了什么孽啊。怎么出了这档子事情。

    ----------------------

    东十三官道上。

    “大人,已经这是东十三道,再有一段路程,便可到达舂陵。”

    官道上,有十几个人高骑大马的人,其余一个身穿青衫锦袍,模样俊秀,看样子是个领头的。其余的都是一样的作扮,应是侍卫侍从之类的。

    “先去寻附近的县属吧,这一路都要做好准备才是。到了县属,才能具体了解附近搬迁的情况。”

    “是!县衙距离此地不远,一个时辰便能到达。”

    --------------------------------

    张家附近的县官儿名叫何平,平日里是个畏畏缩缩的主儿,不怎么有政绩,也不帮老百姓伸冤。可是因着这附近十几年来都也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自也用不到他这个县官。

    何平虽是堕懒,但是好在不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所幸也就没有当他是一回事情,也不去招惹他。

    可是近年来,北地连年战火,农收是越来越不行了。能搬的人也都搬走了,他这个县官就有了歪主意。想着自己为官一生,最后连个跑路的钱都没有,岂不是太丢脸了。

    于是,何平将这主意打到了张家身上。张家每月都有银子领的,还是他县官亲手发的。从前脑子不好使,不知道从中谋取一下私利,只道他们的儿子不好惹,不能打主意才是。

    可是如今魏郸王都快打过来了,哪能顾忌的了那么多。于是,何平与自己的师爷一合计,就派人去了张家,带走了张家儿媳,搜刮了张家的银子。

    房内,何平打开锦盒,看着里面少许的首饰碎银子,少的可怜,不由失望。

    “怎就这么一点儿,这张家莫不是还有银子没有交上来?”

    师爷站在一旁,看看里面的东西,也是不信。但是又一想,开口道。

    “应当不会,去的人都说了,里里外外搜了个遍,没有漏下什么的。听说张母为了让进京城当差的儿子有个好名声,经常接济贫民。看来,这张家确实是没有多少东西了。”

    何平听后,皱眉生怒,破口道;“真是白忙活一场!奶奶的,本太爷就不信了,这张桐山此次回来,一定也是带了东西的。不会就这么一点儿!你不是命人将张家的媳妇儿给抓了么?”

    “抓了,为防张桐山报复咱们,就抓了他媳妇儿。太爷是想用这妇人要挟张家?”

    师爷自是知道何平在想什么,一脸奸意的浮现,他心中也正是这个想法。毕竟不仅县太爷要钱,他也是要的。只有这么一点儿,可是不够太爷一个人的,怎还会有他的份儿。

    何平点头笑笑,两个人狼狈为奸,一番盘算后,欲要对张家再次下手。

    可何沉将锦盒关上的时候,无意间瞥见其中一件东西。

    是一条金黄色的帕子。

    何平未曾细看,只觉一条帕子能值什么钱。随手将那帕子检出来,扔到公堂桌子上,怨道。

    “什么垃圾玩意儿都往里面装。”

    作者有话要说:  大大新书  《菩提君天下》  求收藏啊

    第167章 师兄番外

    瞻彼淇奥, 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锨兮, 赫兮喧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积石如玉, 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人言常皆, 鬼才比天才更趋于道者, 然意不同,人心各思。太子府的鬼才公子,有惊世之才华,有阴诡奇辨之心思,论谋士,世无其二,几点言语,便是诡谲。

    可任谁知道, 那人不过是个强撑病躯, 躲在角落里搅弄风云的可怜之人罢了。他这一生, 从未放弃过自己, 却直至死亡, 都没有得到救赎。世人若知, 又是否会再艳羡其才。

    璟山上的人,除了小六,都是孤儿。但只有他, 尚在襁褓之时便入了山。璟山于他而言,是全部。而生之父母者,竟弃之,先天不足之人,无缘亲情。

    师傅为他取名言阳,选德施普也:言阳和之德,普及万物也的意思。同时也望他以后如太阳般朝气,吓退一身缠人的病鬼。可是,最后他却讨厌所有明媚且鲜艳的东西。因他,是个彻彻底底的‘死人’。

    五岁以前,璟山上只有他一个弟子,师傅那时还常常闭关,他大部分时间与花虫鸟兽作伴,有时连着几天不说一句话。老人常说,三岁看老。或许那时候,就注定了他日后孤寂与无言的一生。

    一日,师傅出关后拿着一封信第一次在他面前提起‘昭仁太子’。并且告诉他在遥远的南方有一座太子府,他是为谁而活以及那天生的使命。

    为谁而活,原来一个人活着,可以本身就是目的。至此一生,他读懂了这句话,成为鬼才,别无选择。

    山中日常所需的蔬菜瓜果,是山下一农户供给的。某天,农户遭蛇噬咬毙命,妻子伤心欲绝也随之而去,丢下了两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六岁。师傅将二人引到山中,告诉他。

    “言阳,他们比你年长,往后便是你的大师兄和二师兄。本应论资排辈,可你岁数小,就忝为老三吧。当个小的,受了欺负师傅护着你。”

    年言阳知道,师傅是担心他的身体,往后挑不起这师兄的责任。确实,在以后漫长无趣的山中岁月里,也只有大师兄能管得住底下一群猴头们儿,不厌其烦的去教导、去训斥。要是换作他,怕是万万不能的。

    但往后他依旧是一个人,融不进那亲兄弟的缝隙中。两个师兄待他很好,是他不好,自私的不愿多说一句话。

    心底的闸门第一次敞开,是在十一岁那年的夏天,阳光很毒,他坐在树下闭着眼睛听知了聒噪的声音穿透璟山最高的房屋,顺便学习识别药材。

    师傅告诉他,做谋士,第一条便是心性。无论何时何地,成者在才,败者在心,上善若水,皆有皆

    分卷阅读200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