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9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华宫燕 作者:奔向原野

    分卷阅读191

    下。”

    “嗯,你可以去跟他商量商量。”

    云一亭遂起身告辞。

    皇上听了云一亭的汇报之后久久不言语,云一亭便一直跪着不敢起身。

    这场后宫的纷争其实已经掺杂有政治的博弈了,这一点皇上和云一亭都看得出来。任何事件,只要与政治挂上钩就不能单纯地以好人和坏人来做区分了,只能以成王败寇来做论断。

    而敬庄皇后显然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她却选择了和解,为什么?

    以她今日之身份地位,以她之为人,她只要坚持自己无罪就不可能有人给她加得了罪名的。

    敬庄皇后,她真的如世人眼中所见的那样宽宏大量还是藏得太深?皇上一时间也有些迷惑。

    今日早上皇上收到了太子的来信,说南方各灾区的灾情已被控制,目前正在全力处理灾后事宜,大约五天后能返到京城。

    那么,此事就等太子回来再做定夺吧。

    皇上于是对云一亭说:“朕需要跟敬庄皇后、张昭仪再谈谈,过几日再给你答复吧。”

    云一亭忙说:“微臣也有此想法。”

    从英华殿出来后云一亭发现自己满身是汗,后背处的衣服甚至都全湿了。

    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照下来,照得云一亭睁不开眼睛来。云一亭边走边想,步履有些沉重。未几,他哀叹了一声,快步地走向文渊阁。

    张昭仪那边很快便得知了敬庄皇后和云一亭的对话内容,不禁莞尔一笑——看来皇贵妃还真的有能耐拿捏住敬庄皇后,那就好了,以后她在后宫里就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了,想到这里张昭仪不禁仰头大笑了几声,将近日里的忧心和压抑全都释放了出来。

    那日傍晚,张昭仪派人给皇贵妃送去了一对镶红玛瑙和翡翠的金凤钗以表感谢。

    皇贵妃将那对金凤钗拿在手上看了看,道:“这人出手还挺大方啊。”

    青莲便微笑着搭话道:“恭喜贵妃娘娘喜获盟友。”

    皇贵妃拿起瓷羹轻轻地搅拌着碗里的菊花雪莲红枣糖水,淡笑道:“是不是盟友还有待考察,不过她要想在后宫里混得好恐怕就不得不与我结盟了。”

    .........

    亲们,第一更来了,第二更大约在19:00。亲们的订阅就是作者君快更的动力,请亲们多多支持正版订阅吧,作者君需要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家八少爷

    那日上午,下了早朝宫泽哲便去见云一亭,问那件事的进展。

    云一亭知道宫泽哲乃太子的老师,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多隐瞒。

    皇后竟然选择了和解?宫泽哲一脸震惊。

    云一亭叹气道:“我也觉得这转变有点突然,皇后娘娘说是因为看了《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忽然开悟了。且不管她这解释是否出自真心,不可否认她在这件事上把局势与人心看得比我们透,而且,她也做出超乎我们想象的牺牲。”

    宫泽哲听了也叹气,不无可惜地道:“也许皇后还有不可告人之苦衷,不然她也没有必要做出这么大的让步。”

    “不过她却保全了大局。”

    “是呀,我们的皇后,她的胸襟是比得上男人的。”

    “宫大人对此事可有想法?”

    “眼下还是尊重皇后的意思吧,至于最终要怎么定断,我认为最好是听过太子的意见之后再算。”

    云一亭点头道:“陛下也是这个意思。”

    宫泽哲得了该得的信息之后便告辞了。

    这日礼部的事情不多,所以宫泽哲回家时太阳尚没有偏西。

    宫泽哲才进屋,宫夫人袁氏便上前来道:“我方才接到小侄子的来信,他说他即将从湖广调回京城,不日内应该就能到了,届时他会到这里拜访你。”

    袁氏的小侄子叫袁云谦,乃前年的科举状元,今年二十三岁。他自考取了进士之后便在翰林院工作了一年,之后被调往湖广当都察院监察御史,由于工作表现优异,皇上现在下令将他调回京城任都察院副都御史,七月一日正式上任。

    袁氏的娘家在京城的北郊,距离皇城颇远,因此但凡袁氏的娘家人来探望的话都无法当天来回。袁氏对这个小侄子疼爱有加,每次他来拜访都会留他住宿几天,所以当她得知他即将来访的消息后立即命人将客房的被褥拿出来晾晒,又命人将客房的门门窗窗皆擦拭一遍。

    不仅袁氏喜欢袁云谦,宫泽哲和三个儿子也很喜欢他,因此宫泽哲得知此消息后很是高兴,连连点头道:“我昨日才从都察院那边得知他将要调回京城的消息,没想到调令下得这么快,他回来就好,都察院很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又说:“他这次既然是回京任职,来访时就多留他住几天吧。”

    袁氏微笑颌首道:“好好好,届时你们正好可以好好地聊一聊。”

    闻莹愫当时也在旁边,听了他们的对话之后不由得心想:义父义母皆是品格和情/趣极高之人,能得他们这般赞赏的人想必是个非同寻常的妙人儿了。

    宫泽哲忽然想到了什么,对闻莹愫说:“愫儿,你善写诗文,不如作一首诗挂在客房的墙上吧。”怕闻莹愫以为他太过兴师动众,又解释道:“那面墙太空了,挂幅书画上去感觉会好许多。”

    这不就成了在科举状元面前卖弄才华了吗?闻莹愫一听就不自觉地红了脸,推辞道:“我的诗写得不好,还是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宫泽哲忙说:“谁说的?我看你上个月作的那首诗就很好,再者,又不是去参加比赛,你只管按照你平日的水平发挥就行了,不必有什么心理压力。”

    袁氏也笑着说:“如果实在不敢写诗,那画幅画也行啊,我见你画的花鸟图也是极美的。”

    闻莹愫不好推辞,只好点头答应。

    回了书房,闻莹愫便在想诗的事。

    也不知义母那位小侄子是什么性情的人,所以她一时间也不好判断写什么类型的诗才合那人的意。

    若是性情豁达豪放之人她就可以借鉴李白的《侠客行》和《将进酒》,若是感情细腻温婉之人则可以借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若是悲天悯人类型的就可以借鉴杜甫的《春望》。

    思来想去,闻莹愫又去了袁氏的房间,向袁氏了解。

    袁氏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拉着闻莹愫的手便说了许多关于袁云谦的事。

    “……是个行事稳重又不失浪漫之人,模样也长得十分之俊美,我看与当今太子有得一比

    分卷阅读19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