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7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王府宠妾 作者:假面的盛宴

    分卷阅读174

    不知道晋王的经历竟是如此复杂。在她的思想里,皇子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都是无所不能的,万万没想到还有这般往事。

    “你大舅母,你别怪她。她心里有怨。这股怨气一直存在她心中,所以她脑子容易不清楚,其实以前她是个好性格的,平时也不像这样。”

    瑶娘连连点头,她从不是个喜欢和人计较的性子,再说沈大夫人也是长辈,她跟她也计较不来。这宁国公府也不是日日来,所以她根本没放在心上。

    宁国公夫人虽是老眼昏花,但看得出瑶娘是个娴静的性子,拍了拍她的手:“你不怪她就好,她其实不是针对堂儿的,就是……”

    剩下的话,宁国公夫人未再说,瑶娘心中好奇,却也不敢多问。

    其实小宝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这事就扯得有些远了。

    宁国公乃是两朝老将,征战沙场多年,南征北战,为朝廷立过无数汗马功劳。

    沈家一门俱是忠烈,常年驻守边关,抵御北方而来的鞑靼一族。

    功高则盖主,这是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会有的事情。为了降低当今的忌惮之心,沈家唯一的掌上明珠被送进了宫,而沈家一门更是谨言慎行,生怕会招来了猜忌。

    可猜忌依旧存在,若不是怕沈家人反弹,怕边关动乱,引狼入室,弘景帝大抵早就收拾了沈家。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晋王长大成人,从晋王开始显露出色的军事天赋后,弘景帝就打上了主意。而这主意就在沈家人的有意成全,与弘景帝的刻意为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晋王的封地刻意设在了晋州,晋王分封就藩那一刻,就是沈家人解甲归田之时。

    可彼时沈家的人已经差不多快死完了,沈家本就男丁稀少,宁国公的哥哥和两个儿子战死沙场,宁国公的弟弟和独子战死沙场。宁国公的长子,也就是世子沈珩,战死沙场。

    仅剩了沈二爷一人,还是因为打小宁国公夫人就拘着不让他习武。

    沈家人用一门鲜血换来宁国公这个世袭罔替的帽子,而沈家在边关经营多年的旧部则全部交到了晋王手中。

    这也是为何诸藩王中,以晋王兵力最为雄厚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为何沈大夫人满腹怨气,总想找茬的缘故之一。

    在她眼里,姓赵的都是一群王八蛋,老的坑死了她丈夫,小的拿了她丈夫的东西。

    而小宝之所以会知道这些,也是因为上辈子屡屡见到沈大夫人在宫中横行,还想把自己的外甥女塞给他父皇做皇后。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照旧,么么哒。

    ~~~

    谢谢各位小仙女的雷,让你们破费了,群么一个╭(╯3╰)╮

    ☆、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

    宁国公和沈二爷出了静心居, 父子俩沿着甬道往前走去。

    这甬道两侧各种了一排高大挺拔的梧桐树,虽不若夏日那般碧绿油润, 但依旧遮天蔽日,给人的感觉很是阴凉。

    “堂儿这趟入京,我估摸着太子一系肯定会对他动手。皇太孙不是有容人之量的人,又有先前那事,你让沈剑暗中盯着些。如若实在不行, 就给他们找些事做。这次, 我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宁国公征战沙场多年,几次险死还生, 都是靠着敏锐的嗅觉。他即这般说了, 沈二爷自然不会置若罔闻。

    “儿子会命人盯着。”

    宁国公点点头,花白的浓眉拧得死紧,又道:“你让你媳妇和老大媳妇说说,她若是还这般混不吝的不懂事,动不动给你娘气受, 我就将她送回王家去。”

    “爹……”沈二爷有些诧异。

    沈大夫人这般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指不定哪会儿抽疯就会谁的面子也不给胡言乱语。之所以会造成这般情形,自然是沈家人惯的。

    宁国公是体恤沈大爷没了,留下大房孤儿寡母一房人,平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沈二爷更多的是看大哥的面子, 沈大爷比他大了将近十岁,对他是亦兄亦父的存在。

    尤其在他心中,沈家的一切本就该是大哥的。大哥没了, 才会轮到他,他曾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待大嫂好,待大房的那几个孩子宛如亲生,才会命自己媳妇事事多忍让。府里有什么好物,从来是先紧着爹娘,然后便是大房,最后才会轮到二房。

    二房的几个孩子没少说大房的孩子给他们脸色看,他从来都是先训自家孩子,只是大房如今越来越过分了,大嫂也越来越不成样子。

    不得不说,宁国公说出这话,沈二爷心里是松了一口气的。因为他不知道再这么闹下去,他还能忍受多久。

    “泰哥儿那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打从明儿开始让他去我那院子,我日日看着他练武,交代门房,不准再让他出府!你也不准再替他瞒着!”

    “爹,我……”

    “我知道你怎么想的,可当初这世子位是陛下给你的,就该你受着。若是,若是泰哥儿成样子,你爹我可能心里都会替你大哥不值,关键他不是那块料。早年你大哥为了稳住圣心,让你大嫂带着几个孩子留在京中,可你瞧瞧她把那俩孩子教成什么样了?!一个走鸡斗狗,游手好闲,一个胆小如鼠,连句话都说不顺畅……咱沈家再经不得风雨,就剩下这几棵苗了……”

    看着父亲唏嘘的样子,想着他已是花甲之年,还替家里担忧着,沈二爷越发觉得自己没出息。文不成武不就,什么也担不起,以前有大哥在,如今大哥不在,还让父亲日日劳心。

    “你是个懂事的,也是个好的,爹相信你能带着沈家继续走下去,直到……”剩下的话,宁国公并未再说。

    沈二爷默不作声,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

    中午在静心居摆了席面,沈大夫人负气而走,宁国公亲自发话不叫她,于是也没人敢去叫她。

    沈大夫人在大房的院子里发了脾气,骂完了猫骂鸟又把下人骂了一遍,才气呼呼进了屋子。

    “如今他们是越来越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

    听到这话,窗下大炕上坐着的沈三姑娘无奈地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大房一共五个孩子,三女两子。大姑娘二姑娘早已出嫁,如今孩子都很大了。老三是个哥儿,也是沈家的长子嫡孙,现年十七,名叫沈泰。其实在沈泰前头,还有个哥儿,只是才几个月就夭折了。

    沈泰下面是沈三姑娘,现年十四,最下面有个小儿子,却是沈大爷一个妾室所出,今年十二。

    沈三姑娘生得白白净净,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她长得并不像沈大夫人,而是随了沈家人的好相貌。

    “娘,你别多想了,家里没人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沈三姑娘本是不想说话,可

    分卷阅读17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