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乱世长宁 作者:橙色葫芦娃

    分卷阅读22

    君会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无论如何处理,这件事炒作起来,对于他手中的四幅画而言,反倒是一种极好的抬价手段。

    ……

    “郎君。”黎夏目光有些躲闪,似乎是不敢看面前的青衣少年。“我们今天还去孙大夫那里吗?”

    荆长宁嘻嘻一笑:“干嘛那么拘束,我又不会咬你。”她侧着脑袋想了想,说道:“今天的话,我得出去一趟,就不见什么人了,不过有件事得让你帮我去做。”

    黎夏疑惑望了过去,只见郎君眼眸闪烁定定颜色,不同那狡黠与顽泼,但是十分认真。

    他点了点头。

    荆长宁从袖中掏出一张卷起的纸条,递到黎夏手中,说道:“避开四周的人,帮我交到对面公子禾的手中。”

    黎夏心中又是疑惑,郎君什么时候认识上了公子禾?难道是乔迁新居时的那次拜访?可是看郎君这样认真的样子,不像是初识。

    “另外,我可能要离开一段时间,”荆长宁从袖中又是掏出一个卷好的纸条。

    黎夏问道:“这又是?”

    “这是给你的。”荆长宁说道,“若是发生了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再打开看。”

    黎夏从荆长宁手中接过那折叠起来的两张纸条,纸条上还有些温度,黎夏忽的就想到郎君是个女孩子。

    这样传递物件竟有一种热恋男女暗中偷递定情信物的感觉。

    黎夏面色一红,点头应是,然后将这样荒唐的心思按了下去,问道:“那郎君要去哪?”

    荆长宁想了想,说道:“我要去易国。”

    黎夏垂下眼睑,有些沉默。

    易国,公子禾,郎君一个女孩子究竟想要做什么?

    荆长宁静静望着他,思虑片刻道:“不用担心我。”

    黎夏低声问道:“我和郎君一起去可以吗?“

    荆长宁摇了摇头,说道:“我很快就会回来,而且这里的事也挺重要,得靠你去做。”

    黎夏没有作答,他默默退后了两步,转身进了自己的屋子,只一会儿,从屋里取出一件大氅,安静走回到荆长宁面前:“郎君终归是个……”他顿了顿,“秋深露寒,郎君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黎夏……等郎君回来。”

    荆长宁伸手接过那氅衣,氅衣无袖,极是宽大柔软,靛青色布面下是厚厚的棉缎,领口处是一围积白胜雪的细蓬兔绒。

    荆长宁轻声一笑,伸手将氅衣在清风中一扬,潇洒地披在了肩头。

    “那我走了。”她转身扬手说道。

    ☆、第23章 君之罪至死

    四日后。

    易国都城岁新。

    荆长宁将氅衣紧了紧,整个脑袋埋在雪白色的绒毛里。

    “本来不该这么赶的。”她自语道,“可是还有两个多月就是长至节了。”

    她从毛茸茸的绒毛里抬起脸,望向岁新城的街道。

    易国是个小国,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在九州七国之中,易国是最小的国家,国力也是最弱的,荆长宁从丹国这一路赶来,便极能深切地感受到其间的落差。

    丹国虽然也不算大国,但东临枯海,贸易极其发达,百姓生活还算富裕,而眼前的易国街市,人烟稀少,身上所穿也皆是最低廉破旧的麻布衣衫,甚至在深秋时分,多的是身穿单衣的百姓。

    易国向西北接壤景国,东北接壤丹国,南边则是文天子之国。皆是国力远甚于自己的国家,但易国之所以能在乱世中存在,则是因为易国是少数依旧服从文天子之令的国家,天下七国,如今还能尊崇文天子之令的便只有易丹两国。

    除了地处险要,濒临三国,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外的缘由致使三国不敢轻易攻打易国,或许便是文天子之令对丹国有着制衡的缘故。

    总之,易国在九州大地之上便是处在这样一个局势之中。

    马车悠悠停在一座府邸面前,荆长宁从伸手理了理有些疲倦的面容,抬眸望了过去。

    洪府。

    洪府的主人是易国宜良王后的弟弟毕春君洪盛。

    这座府邸极其奢华,此刻正是白日,门口立了约莫有七八个人,有的穿着麻布衣衫,看起来很是落魄,亦有人身穿襦衫,年纪有些大,一眼望去便是读书人的模样。

    毕春君作为宜良王后唯一的弟弟,官居易国上大夫之位,权势可算在易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骏马盈厩,美女充庭,门客皆是在易国身居高位,或许这便是毕春君最真实的写照。

    荆长宁理了理青衫,紧上氅衣,从马车上走下,很是安分地排在队伍之后。

    “这位小郎君看起来也是富贵人家,也是冲着毕春君的名声而来的吗?”一个约莫半百年岁的老翁,转过头望着荆长宁问道。

    荆长宁笑了笑:“再过富贵,终究不过一介白衣,总归想谋些官位名声。”

    老翁捻了捻花白胡子,言语微酸说道:“富贵不知愁,年少总疏狂,好好享受富贵多好,却偏要削尖脑袋走仕途。”

    荆长宁听得此言,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接话。

    闲散富贵,年少疏狂,不过是一纸浮华,知者自明,不知者何扰?

    她肃整容颜上前,对着门前的侍从递上自己的拜帖,便恭敬地立在一侧。

    当目送着那拜帖进入洪府之后,荆长宁忽地便想起了那日在石业府邸前递入的那首《佳人歌》。

    这一次,又会是怎样的呢?

    ……

    “大人何故忧愁?”孟姬对着面前那约莫三十岁,身穿圆领襦衫的男人糯声问道。

    毕春君接过门前侍从递来的一摞拜帖,长长叹息道:“爱姬可知,每日前来我府邸前递送拜帖想成为我门客的人有多少?”

    孟姬妩媚一笑,眉眼间皆是风情流转:“少时约莫四五十,多时也有过百。天下有才之士皆慕大人贤名呢!”

    毕春君摇了摇头,随意翻过一张拜帖,道:“爱姬可知世子修门前每日几可罗雀,有才之士皆投到我的门下,这是荣光,却也是将我放在火上炙烤!”

    孟姬依旧妩媚娇笑,说道:“大人毕竟是宜良王后的亲弟弟,何况大人手下的门客在易国也是身处要职,有才之士想要投奔到大人门下也是无可厚非。”

    毕春君听得孟姬言辞,伸手揉了揉眉心,摆手将凑近的孟姬推开,说道:“你先下去吧。”

    也罢,他怎么能指望一个姬妾真正懂他的忧虑?

    便在这时,他的手指翻开在一张雪色的宣纸之上。

    墨汁浓郁饱满,字迹却极是犀利,一如其间言辞,如兵似刃!

    “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

    ——荆长宁拜言。

    拜帖上只此一句。

    毕春君却觉指间一颤,心头愁思仿佛一瞬间炸开,血淋淋铺洒在眼前。

    君之罪至死?

    分卷阅读22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