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6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红楼之十三养妻记 作者:我来就山的

    分卷阅读161

    的人,将人找了回去,也没有惊动皇上,私下请了大夫给他治理的时候,就听到昏过去的胤誐喃喃到:“额娘,儿想你了。”眼角的泪顺势落下。胤祥看着哥哥尚有些稚嫩的脸庞,原先因为他言语挑衅生出来的不喜尽数散退,他也不过是个孩子,难免有情绪,自己都是活了那么多年的人了,还能跟他斤斤计较不成。

    叹了口气,胤祥给胤誐擦了擦身子,将他安置在软绵绵的床上,守着他,一边看书。

    而胤誐醒来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胤祥,恍惚中,他似乎回到了过去,额娘在自己生病是也会这样守着他。他跟胤祥,似乎并没有那样深的交情,只是此时此刻,他心里头暖暖的,想到两人曾经的时光,胤誐心里暗暗下了决定。

    这个关乎未来的决定,就这样轻飘飘的定了下来。

    镜头二:

    五阿哥和十二阿哥联袂来找胤祥,想商议关于江南纺织厂的事儿。随着纺织厂越做越大,他们越来越慌,有时候,并不是钱越多就越好的,有时候,钱这个东西,烧手。

    当胤祥将人迎进屋,一句废话都没有,直接将自己写好的计划书递给他们。其实他们两人的来意,胤祥大抵是清楚地,关于纺织厂,他也是有些意外,事先胤祥并不知道,这样放开了的条件,居然会有有如此大的发展。

    从前还是家庭式手工作坊,如今成立了纺织厂,很多农村妇女破产后边加入了纺织厂,渐渐地,无产阶级产生了。随着纺织厂越做越大,双职工越来越多,他们的诉求再得不到满足,恐怕江南会生变。海运商路能够消耗的布料,就是再建两个纺织厂也未必供的过来,于是,他们开始谋求改变。

    只是纺织厂是国营的,除了他们个人的之外,皇上做主从国库拨出来的那笔钱,总该算是国家的。这样一来,若想要有什么特殊改变,就得经过正式的流程。而胤祥并不想公开,对于他而言,想做的并不只是让国民富庶起来,他还想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动力。

    从未搞过政治的人来做这些事儿自然很难,无从下手的时候,胤祥就会想,能播一颗种子,就得播一颗,说不定哪天就发芽了。

    于是,这份计划书就这样出炉了。

    上面除了详细规划了第二个纺织厂的经营模式,甚至还有许多关于人员管理方面的建议,让胤裪和胤祺大开眼界。他们两人也参与过实际的生产管理,对此有些了解。

    胤祥在计划书上所写的集中居住,三班倒的流水线作业,各种部门的设置,都让他们大开眼界,原来,纺织厂还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除了这些东西,胤祥还在选址上给出了建议,除了江南,其实天津港口也是十分合适的,他私心是想开发以长江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毕竟,他在这儿买了大片的土地,不发一笔不是很对不起自己!

    胤裪看了出来,胤祺还有些迷茫,两人接过了计划书,放进怀里,拱手告辞。

    回程的时候,骑在马上,随口闲聊着,胤裪给胤祺科普了自己的推测,两人得出了一个结论,所有的兄弟里头,只怕胤祥才是最狡猾的一个,扮猪吃老虎,不知道日后,被他吃掉的是谁。

    除了心中增加了对胤祥的信服,还产生了一丝丝敬畏,毕竟,就他们自己的脑子,给他们一年半载的,也未必能做出这样好的方案来。

    镜头三:

    皇上的身子日渐不好,年纪大了,在位这么多年,他也心满意足了。只可惜,在选下一任继承人的时候,犯了难。

    原先都抢着要当皇帝的儿子们,如今去只字不提,只忙着自己的事业。除了十三还是沉迷于农作物无法自拔,其他阿哥都有了自己喜欢并且为之奋斗的东西。三阿哥在文学出版方面做出了兴趣,他的图书馆已经开到了全国的一线城市。四阿哥在吏治方面培养出来的兴趣,投身于反腐事业,义无反顾,人送“抄家王爷”的名头。

    五阿哥与七阿哥的纺织厂都开到其他国家去了,除了国内还保留的几家先进机器遍布的大型纺织厂,其他的淘汰掉的东西都被运往周边的国家,开始了他们的经济入侵。当纺织业遍布的时候,他们的荷包也满了不少,渐渐地,金钱成了一个数字,如今两人开始做慈善事业,将赚来的钱散出去,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皇上在胤祥的怂恿下,将八阿哥封为公关代表人,出使周边国家,宣扬国威。出去见识了外面的时间,知道除了大清之外,外头还有一片广大的天地,胤禩也不再将目光投于京城,以及那个皇位上,而是更多的放在其他地方。

    在十三的带领下,九阿哥和十阿哥吃下了整条的商运路子,除了水运,还有陆运。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则交给了更年轻一些的弟弟们。十四在青海也混得风生水起,那儿几乎成了他的私人后花园。

    或许是因为大家都有了归宿,倒是不再拘泥于皇位之争,而清朝,也在这些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好。不能说所有东西都是进步的,但是对于皇上而言,已经成就不凡,他想要的河清海晏的景象,如今已是完成了一半,若是正常运作下去,恐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情况将会再现。

    只是,越是过得顺心顺意,就越纠结,期待越高,就越难作抉择。皇上不确定,自己选上来的人可以保持如今的势头,将国家的各项政策坚持执行下去。他怕自己死后,上位的人会对其他兄弟们下手,到时候,只怕清朝的气运也会随之削弱。

    “梁九功,你说,哪一位阿哥合适?”他看着案桌上举荐太子的奏章,久久不动,最后,还是吃一顿地问出声。

    梁九功没有出声,他知道,皇上并不是真的在问他,而是自问自答,他只需要站着不说话,静静听着就是了。跟在皇上身边的时间长了,对他的脾性也摸清了几分,老小孩老小孩,如今的皇上,可得顺毛捋。

    许是不满意他不说话,皇上将一团纸揉成团,扔在他头上,将他的太监帽都打歪了。梁九功谄媚地弯下腰,将脑门往前一送,大约是让皇上自由发挥的意思。

    见他这样,皇上反倒是没了兴致,“知道你谨慎,哎,我也是急乱投医,问你能问出个什么?去吧,宣内阁的几位阁老进宫来,就说朕有事儿找他们商议。”

    梁九功的眉头一皱,低声应是。出去的时候脸都抽成一团了,现在阁老们见了他可没好脸色,皇上近些日子时常宣他们入宫,问问太子的人选一事,他们怎

    分卷阅读16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