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无声缘 作者:缘始点

    分卷阅读36

    姑姑继续用缓慢的语速诉说着。“小羊羔在吃奶的时候总是把两个前脚跪下来吃母亲的奶,它像是在告诉人们要懂得感母亲的养育之恩,禽兽尚能做到孝亲,这是谁教给它们的?”

    我纳闷了:“对呀,是谁教小羊羔这么做的呀?”

    姑姑继续说道:“我们人类呢?我们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要先懂得知恩,知道父母的恩在哪儿。”

    3

    我和姐姐慢慢地睁开了双眼,我们看到对方的眼里泛滥着泪水在脸上任意的流淌。

    姐姐流着泪跪在伯伯阿姨面前,终于低下不可一世的头。“爸爸妈妈,是我错了。是我对不起你们的养育之恩啊。”姐姐满脸是泪。

    “爸妈,我对不起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啊,我不是人,我不是人啊,我怎么活得连一个畜生都不如啊…...”姐姐在使劲的抽打着自己的脸。

    阿姨拉着姐姐的手流着眼泪:“雪儿啊,别跪着了起来吧,快起来吧。”

    姐姐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我长这么大只记得小的时候饿了渴了,我哭着喊着找妈妈;当我被关进派出所里,我手拿着话筒会哭着喊着,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第一时间出现在我面前的一定是我的父母;每一次我生病了,守在我身边的给我端水喂药的还是我的爸妈啊……”

    “快起来吧,雪儿啊,地上凉,你这样跪着爸妈心疼啊!你只要能改了,还是爸妈的好孩子啊。”姐姐流着泪紧紧地抱着阿姨,阿姨为姐姐擦去脸上的泪水。

    “爸妈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我却用卑鄙的手段欺骗自己的父母,我让自己的爸妈伤心难过,我还是一个人吗?我挥霍着爸妈挣得的每一分血汗钱,我对他们为我付出的辛苦视而不见,我嫌弃他们穷、我盼着他们早死,我怎么就没一点人性啊!我怎么连只动物都不如啊!”姐姐说着又留下了悔恨的眼泪。

    “姑姑,这十几年来我的心就像坚冰一块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哭过。我今天是怎么了这么爱哭啊?也不知是从哪来的这么多的眼泪啊?”

    “雪儿啊,是你的良心得到了发现,你是在用自己的眼泪来洗刷心灵的污垢,证明你还有人性的存在,你还会成为一个好孩子。”

    “姑姑,以前是我错啦。可有一件事我就想不明白了?”

    “什么事?”

    “你说为什么在我的周围都是一些不孝敬父母、不好好学习、气老师打同学的坏孩子?”

    “老祖宗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个道理我懂,可我还是不明白。我上初中的时候就被学校开除了三次,看到父母为我求爷爷、告奶奶托人找关系,像我这样的孩子有哪个学校愿意收啊,我心里曾经闪过一丝的不忍。等我到了新学校、在新的环境里一定要结识一群好学生。”

    “这个想法很好。”

    “可用不了多久,围在我身边的还是和我一个德行的坏孩子,一个两个学校是这样,三个学校照样如此。我又没跟别人说自己是一个坏孩子,她们是怎么知道的?”

    “你虽然转入了新的学校,可你那颗心没有改变,习性没有改变,继续着你的老本行不好好学习、气老师、找对象、欺负同学,你想想有哪个尊敬老师爱学习的好孩子愿意围在你的身边啊。”

    “对呀。爱学习的孩子结交的一定是爱学习的孩子,像我这样人的身边是不配有爱学习的好孩子。”

    “你知道这叫什么?这叫心灵感应。”

    “姑姑,我明白了。我说呢,我到了新学校没吭声坏孩子一个个都跑到我身边来了。”

    “我原来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4

    一个年轻人去买碗。他来到店里顺手拿起了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的碗轻轻的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刻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的摇摇头。

    他几乎挑遍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捧出自认为最精致的碗,他都摇摇头。

    老板很纳闷,就问他为什么拿手中这只碗总去碰其他的碗?

    他很得意告诉老板,这是一个长者和他说的一个挑碗的诀窍,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相碰时发出悦耳、清脆的声音,这一定是一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小伙子,去试试吧。我保管让你挑到称心如意的好碗。”

    奇怪了?他拿着这只碗与刚才每一只碰撞过的碗轻轻相碰时都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糊涂了明明刚才还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一转眼怎么全变了。

    老板笑着说,“你刚才用来试碗的是一只次碗,它无论如何都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好声音来。你要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你手中的那只碗,它一定是一只好碗……”

    5

    姑姑接着说“你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感召来更好的别人。”

    “你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感召来更好的别人。姑姑,我听懂了,我明白了,我记住了。”

    我真为姐姐感到高兴。

    “姑姑,你们这些做人的道理都是从哪儿学来的?”

    “石头,你说一下。”

    “姐姐,我们是从《弟子规》上学的。姑姑说它是一个人一生做人的根本,也是一个人一生做人的说明书。”

    “姑姑,你能让我看看《弟子规》吗?”

    “可以。”姑姑拿出一个旧的边边角角磨得起毛的小本子。

    姑姑说:“《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据古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古人告诉我们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弃经书废伦理,治安败坏的根由。”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离现在两千多年了,清朝康熙年间离现在也有几百年了,就算那个时候的人再聪明绝顶,他们又怎能预知几百年几千年后发生的事情?”

    “要不咋说咱们的老祖宗英明,早在几千年前就把人和事看得明明白白的,这是他们给咱们留下的精华啊。就连衣食住行、穿衣吃饭都给咱们说得清清楚楚。

    “父母生病了它讲了吗?”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那我抽烟?在酒店里耍酒疯呢?”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

    “我不听父母的话,不孝顺父母它讲了吗?”

    “石头,你还记得吗?”

    “姑姑,我知道。我背给姐姐听听。”姑姑点点头。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

    分卷阅读3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