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穿越之一品公卿 作者:八爷党

    分卷阅读29

    状,展颜附议道:“既是这样,也算上我们罢。”

    只可惜薛衍四人纵然尽力施为,但兵卒众多,总有苦等半日也排不上的。这些人心内一合计,生恐守在这里白白耽搁时间,遂悄悄离开至营中寻找识字者帮忙写家书。

    薛衍的本意只是想帮助这些给他送别的人捎带封家书回家。却没想到众将士回营求人时消息走漏,以致闻讯而来者越来越多。闹到最后,甚至连魏无忌、颜钧集等高层将领都惊动了。

    得知营中将士哗然的原因,诸位将领默然。颜钧集皱眉说道:“大军即将启程,薛小郎君却弄出这般动静,恐怕不利于稳定军心。”

    颜钧集思虑周密,自然明白薛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更知道什么叫人心叵测。自古人不患寡而患不公,朝廷大军启程在即,薛衍这些举动固然满足了一部分将士的思乡之情,但是他却勾起了更多将士对于亲人的思念。到时候大部分将士的心愿不得满足,暗生怨怼都是小事,只怕更有人借机滋事,不利于掌权者的管理。

    况且……颜钧集不动声色地看了卫国公一眼,他更怕薛衍是受人影响,有意邀买人心。

    听闻颜钧集的质问,卫国公薛绩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

    镇国公魏无忌同鲁国公蒋志则相视一笑,魏无忌开口说道:“薛小郎君生性纯善,想必是不忍见将士们思乡之苦,所以才想出捎带家书一事。至于后来人口口相传,越聚越众,想必薛小郎君事先也未曾想到。不过薛小郎君此举倒是提醒了我们……”

    “……幽州乃大褚边陲重地,幽州大营的将士们经年累月戍守边塞,更是辛劳。此前又立下平灭燕贼的功劳。虽然朝廷已有奖赏,但是钱帛之物到底不比亲人相聚的情谊。碍于将士们的职责,叫他们亲人相聚之事不必想了。但是年节之际代为传送家书,让他们得知家人的只言片语,说起来倒也是我们统兵将领对待将士们的体恤之情,且更能彰显陛下的仁德。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镇国公话音刚落,别人犹可,卫国公薛绩率先开口表示赞同。鲁国公跟卫国公相交莫逆,自然也跟着附议。其余将领无可无不可,更不会为了此等小事得罪三位国公,因而也都附议。

    颜钧集见所有将领皆不以为然,更不好开口反对。因而建议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今日便不走了。等待营中将士的家书写好交付上来,我们再启程。只是这样便要耽搁时间了。”

    鲁国公豪气的一摆手,粗声粗气的道:“不过一天半天而已,耽误不了什么。”

    卫国公更是展颜笑道:“我听说衍儿和平阳都在为将士们写家书,正好我也无事,不如回去凑个热闹。况且颜将军的顾虑也对,这么多将士要写家书,人多口杂,恐怕有人借机吐露军情大事。不如叫那些代为书信的人在信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倘若将来出事,也好追究。”

    众人听闻薛绩之言,都赞薛绩这提议乃老成之法。颜钧集见卫国公薛绩如此查缺补漏,更是没话可说。

    于是朝廷大军明日启程的消息也在幽州大营内传开。

    将士们得知大军晚一日启程的原因,心下感激之余,更是对诸位统帅体恤下情的决定交口称赞。

    唯有薛衍懊恼自己一时冲动考虑不周,给大家添了麻烦。魏子期、蒋悍诸人窥其颜色,不免好生解劝一番。鲁国公更是大手拍着薛衍瘦削的肩膀极力称赞,认为薛衍有卫国公的“大将之风”。

    因有了这么一段小插曲,次日朝廷大军启程出发时,跟在行军队伍后的行李辎重更比先前多了一倍有余。多出来的这些物资都是不能返乡的将士们借由大军回京的便利,给家里人稍带的幽州特产以及钱帛之物。

    大军自幽州启程一路南下,每至一地,都会派遣兵卒至守营将士家中,将捎带的家书和年礼交与其家人。消息传出后,其余州府百姓更是扶老携幼,至官道两旁等候朝廷大军。让镇国公等人着实享受了一把“王师过境,迎君道中”的待遇。

    只可惜这种“军、民鱼水情”的其乐融融在大军进入关中地界后,被另外一件惨事冲淡了。

    永安元年,天下旱灾霜灾接连不断,百姓颗粒无收。纵有朝廷下旨赈恤诸州,减免租赋,但是对于历经战乱家底空虚的百姓来说,仍旧是杯水车薪。

    是岁,关中饥,百姓东西就食,衣不蔽体,至有鬻男女者,不计其数。

    作者有话要说:八月桂花香扔了一个手榴弹 投掷时间:2015-08-31 00:17:31   咕噜小月亮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8-31 00:46:52   蟹蟹土豪大大萌哒手榴弹和地雷,搂住么么哒(づ ̄3 ̄)づ╭?~

    ☆、长安

    第二十一章

    永安元年,腊月,冬。

    天将五鼓,沉睡了一整夜的长安城在一阵阵悠扬的鼓声中,渐渐苏醒。鼓声自太极宫承天门的城楼上首发,以此为中心,渐次向四周辐射。随着鼓声的一波波传开,宫门、皇城与各坊市的城门也渐次开启。

    崇仁坊卫国公府后宅,跟随大军奔波多日的薛衍正躺在卧榻上闭目而眠。整间内室静悄悄的,早早就醒过来的平阳长公主在送走要上朝的卫国公后,便跪坐在外间厅上做针黹。时而抬头打量着庭院内的风雪,悄声嘱咐屋内伺候的婢女添上炭火。

    薛衍便是在此时转醒的。

    隔着垂放的严严密密的竹制软帘,平阳长公主依旧耳尖的听到了内室的动静,忙开口笑问道:“衍儿醒了吗?”

    薛衍含笑应答。平阳长公主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旋即吩咐道:“快快卷帘,伺候大郎梳洗。”

    四周侍立的婢女们躬身应诺。有人彻身出去站在廊下吩咐了一句,早有准备的二等婢女立即端着温水、猪苓、柳枝、竹盐等洗漱之物进入内室。薛衍迷迷瞪瞪的坐起身来,瞪着窗外愣了会神儿,方怔怔说道:“下雪啦。”

    平阳长公主轻勾唇角,温声应道:“昨儿夜里就下啦。你睡得熟,没听见。”

    顿了顿,又笑道:“你向来睡觉不沉,昨夜下了那么大雪,你都不知道。可见这些日子确实累坏了。这一回到家里,心里安稳了,睡觉立刻踏实了。阿娘昨夜偷偷来给你添被子,你都不知道罢?”

    薛衍听闻平阳长公主所言,这才注意到自己的衾被上面还盖了一张厚厚的狼皮褥子。又见房里比睡着前多添了两个火盆,不觉一愣,旋即笑道:“真的不知道。我昨夜睡的太死了。”

    平阳长公主颇为自得的勾了勾嘴角。自从夫君薛绩在幽州大营时悄悄跟她提及薛衍觉轻的事情,她生怕扰了衍儿清梦,半夜总不敢到他跟前儿去。还好之前三人同住在一间营

    分卷阅读2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