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归国谣 作者:灼灼白芽

    分卷阅读9

    开,嘴上却已喃喃念着:“清辞……”

    高阳立即上前握住薛浣溪的葇荑,应道:“我在。”

    坚定又令人心安的一句“我在”,终于唤得薛浣溪睁开眼眸,望穿秋水的眸子注视着高阳,视线一刻都不曾移开过,仿佛这一生所有的注视都凝聚在了此刻,她要在此时将高阳的每一个轮廓都记下。

    半晌,薛浣溪才调转眸子望向李斯,分明已气若游丝,却还是强撑着道:“夫君,我想收清辞为义女,可好?”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章节名不要在意哈w因为描写温衾的时候脑子里就三个字——“画中仙”。

    =======

    秦统一中国,也统一了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

    ☆、迷云

    “夫君,我想收清辞为义女,可好?”

    李斯并不去看高阳,一双眸子只紧紧盯着薛浣溪。“依你,都依你。”她说什么,他都依。

    薛浣溪此刻才释然一笑,缓缓伸出手抚上高阳脸颊。她面色本就苍白,这样一笑更令人怜惜。

    “清辞,你唤我一声娘亲,好不好……”

    高阳张了张唇,最终无言。

    娘亲……吗?这个于她而言遥远到触不可及的称呼,她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喊过这两个字了。

    唐太宗对她的宠爱,是基于她的母妃枉死后宫,那不过是对她的愧疚罢了。太宗给她权贵,赐她珍宝,予她隆宠。可是,她要的根本就不是这些啊!她仅仅只是想回到五岁稚童那年,母妃温婉笑着挽起她的手,带她放纸鸢,带她绣女红,带她赏书画……

    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啊。

    她永远忘不了九岁那年,她亲眼看着母妃的尸体被蒙上一层白布抬出宫中,她就那样站在一旁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天知道她那一刻有多想去挽起母妃的手,多想躺在母妃怀里撒娇,多想和母妃再放一次纸鸢啊。可是不能了,再也不能……

    世人皆道我高阳公主嚣张跋扈,可谁晓我心中苦?

    薛浣溪看见高阳眼中雾气朦胧,颊上却无泪珠,她不禁疑惑世上怎会有这般倔强的少女,即使咬破唇也不肯掉一滴泪。

    薛浣溪轻柔的抚了抚高阳脸颊,像母亲安抚无助的孩子一样安抚着高阳,她的语气温柔如三月春风:“清辞,唤我一声娘亲,把这里当自己的家,好不好?”

    高阳抬眸,眼里氤氲雾气濛濛,她轻启朱唇,分明是很想喊出那两个字的,然而似有一团棉花堵在喉间,堵的她发不出任何声音。

    薛浣溪殷切的望着高阳,就在时间一点一点的消磨中,她脸上的笑意也渐渐敛去。

    果然是不愿意么……

    薛浣溪抚在高阳颊上的手颤了颤,似是要缩回去。

    “娘亲。”

    高阳颤抖着喊出这意味非凡的二字,那一瞬好像有一个一直抑在胸口的重物消失殆尽,好像心中最坚硬的一角在此时软化,好像十多年来的阴影在不经意间就烟消云散了。

    “清辞……”

    时光仿佛又回到那年午后,阳光正暖,母妃的脸上总是挂着恬淡笑意,母妃说:“小清辞,海棠酥好吃吗?”好吃啊,好吃极了,母妃做的海棠酥高阳最是喜欢。

    母妃啊,我是不是终于走出来了……

    薛浣溪笑了,笑的好温婉,像母妃那样温婉。

    暮春时分,天气渐暖,梨花正盛。

    高阳着一袭粉白长裙立在茶楼回栏畔,茶楼是那时避雨去的茶楼,回栏也是那时停靠的回栏。

    高阳回眸,独不见当时清雅孤绝的少年。自被李斯收为义女后,她心中越发不安,而一切不安的源头正是那少年,他为何会和那位先生在一起,高阳一直以为那位先生应是李斯的门客才对。

    犹记得星稀月朗那一晚,温衾潜入她房以藏身,温衾他,又是为什么要夜闯相府?他这样的行为,断断不可能和李斯是友,而是敌的可能性更大。若事情真是如此,先生就更不应该和温衾相处一块,除非……

    恰逢此刻,高阳低眸,街市上两道身影霎时闯入她的视线。

    一道身影着青衣清绝孤傲,这样的气质,不会是别人,正是温衾。

    而另一道身影仙风道骨,正与他身侧的温衾侃侃而谈,不用多说,这便是那位先生了。

    高阳见之,心中仿佛有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回栏畔粉白长裙的少女眉头微蹙,神色慌张匆匆跑下茶楼。待少女走后,青衣的少年白衣的先生缓缓踏上茶楼,青衣目光凝视着远去的少女,一侧白衣先生却是抬手不断抚摸着自己脸颊,犹不自然。

    相府。

    高阳刚踏过门槛,前方青杏便不疾不徐的走来,一边说道:“小姐你回来了,前堂相爷正和赵大人议着事呢,我们还是……”

    青杏话未说完便被高阳打断道:“赵大人?哪个赵大人?赵高?”

    青杏先是一惊,随后慌慌将食指放在唇前做噤声状:“小姐万万不要在人前直呼赵大人名讳,这可是对赵大人不敬啊。”

    高阳轻瞟一眼青杏,心中思量片刻,旋即吩咐道:“你且下去吧,我要休息会儿。”

    青杏闻言躬身退下,高阳却是微微眯眼看向前堂。

    听青杏方才所言,此刻赵高应还在前堂和李斯议事。赵高么,据历史记载这可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佞臣,除去嬴政驾崩时李斯和赵高联手篡改遗书,这两人在朝堂上可谓是针锋相对,今儿个赵高怎会主动到相府来。

    如此思索着,高阳已提步向偏殿走去。

    偏殿正挨着前堂,高阳立于屏风后,正好能看见前堂议事的二人。

    但见前堂李斯对侧坐着位褐色衣着的中年男子,想来这就是赵高了。高阳细细打量起赵高来,观《史记》时高阳一直认为赵高应是副贼眉鼠眼的模样,可现在看到其本人,竟是有些出人意料了。

    透过屏风只见赵高正微微颔首把玩着一樽玉盏,只能隐隐得见其眉目疏朗,而随后赵高放下手中玉盏,轻一挑眉,说不出的从容淡定,若撇去他眼神中的狠戾和轻佻那还真是派正人君子的模样。

    赵高侧目看向李斯,道:“听闻前些日子宰相府失窃了一样东西。”

    李斯闻之蹙眉,赵高所言确实不假。前些日子府上的确是丢了样东西,那东西是李斯从江浦江先生那儿得来。那日,江先生随李斯至相府入书房,正是在书房里江先生将那一物赠于李斯。却不料第二日夜阑,府中闯入一青衣少年,竟轻松将那物品盗走,这物品于李斯而言倒也无足轻重,丢了也就丢了罢。然而次日便有消息传来,术士卢生呈《录图书》于秦王,书中有言:“亡秦者,胡也。

    分卷阅读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