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7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重生之金牌庶女 作者:清茶如酒

    分卷阅读371

    但齐念就在此时,眸光却是放在了她的发间,那支雕琢精美却不怎么值钱的素银簪子上。

    她知道阿瑶素来都不是在意外表的人,是不可能自己要添首饰,就连平日里齐念给她的都不怎么戴,更别提自己会去买了。

    就在那几日,定然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但齐念并没有直接问她,若是想说不用问便都说了,若是不想,阿瑶虽不会对她撒谎,但她也不想为难了她。

    接下来的时光便有些更加难熬了,齐念再也不复当初悠闲自在事事都胸有成竹的样子,她在冰台院中经常闭门不出,华玉菀在吃了几次闭门羹之后便也就渐渐的不来了,华玉菁忙着接下来的婚事更是无暇分身,是而在这偌大的华府之中,能想起齐念的时常过来看看的,便也就只有华章了。

    不过华章也是忙得脚都不沾地,毕竟朝堂之上的骤然动荡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他身为百官之首一国之相,想来定然是焦头烂额得重新洗牌了。

    就在重新上朝之际,正月里还没过到头呢,朝堂上忽得传出了一个消息,只道是在两年前失足溺水而亡的那位晋国公子,他其实不是失足,而是有人蓄意图谋的。

    这件陈年旧案被往事重提之后,桩桩件件的证据皆指向四皇子李锦玉,甚至有人证跳了出来,说曾亲眼所见李锦玉指使了身边的人去行凶杀人,只是当时畏惧权贵不敢发声,直到现在才敢将真相全都说了出来。

    而那个被指使的家奴也出首了自己的主子,说四皇子殿下其实只是为了青楼女子与晋国公子争风吃醋,这才痛下杀手要了晋国公子的命。

    有了这两位人证在,此案便是铁板钉钉之事了,再由七皇子殿下彻查了几日之后,又搜集了许多铁证,这下子即便李锦玉浑身都是口,也无从辩驳了。

    昔年那位紧咬着华四小姐的晋国夫人这时又发挥了她泼妇的职责,日日进宫四处哭诉,逢人便说自己的孩儿死的有多冤枉,天潢贵胄便可草菅人命,将皇帝烦得不行。

    渐渐的百姓舆论也被煽扬了起来,长乐城中人人都对此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都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可是那位似皇子殿下明明就犯了杀人之罪,怎地就能逃脱法网了呢?

    这种言论自然不能盛行,但也不知怎地,拖了几日后不见消弭反而更盛,这显然便是有人在存心找事儿了。

    皇帝在后宫里听皇后的委婉规劝陈贵妃的苦苦哀求,这两方自然都不想将李锦玉交出去,想让他庇护自己的儿子,逃过此劫。

    但于情于理这条路实在是走不通,尤其是在朝堂之上众臣谈起此事时,都在隐晦的表示此事闹得群情激奋,若是再不给个公允的态度,恐怕皇城便要翻天了。

    陈贵妃的母家庆国公已然好几日都称病没有上朝了,这位老庆国公为人最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此时他若是在,想来也是上书奏请皇帝将李锦玉绳之以法的,定然不会因私误公徇私枉法。

    而李锦玉自己却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在他的眼里那晋国公子不过只是一条跟在他身边摇尾乞怜的狗而已,又有谁会因为打死了一条狗,便要自己赔命呢?

    而且他可是堂堂皇子殿下,将来即便不会继位成皇帝也该是重权亲王,乃是天下人的主子,谁敢拿他怎么样?

    是而陈贵妃对他的警告他连半个字都没听进去,不但没有在家闭门思过,反倒一如既往的在外招摇过市,想上青楼便上青楼,想逛窑子便逛窑子。

    于是就在这一日,坏事儿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存心暗算

    因着年节时一直都在宫中陪伴皇帝身边被管制着,正月里又要拜访外祖家,后来又忽然闹出这档子事儿来,李锦玉已然许久都不曾去那勾栏院中好好消遣了。

    虽说他府上的美人儿就如同娇艳欲滴的花朵一般开得遍地都是,但家花始终都有些乏味,野花才是最香的。

    是而他只在府中留了两日,到了第三日便耐不住性子,带着几个家奴便出去了。

    他去了往日里常去的几处青楼,发觉里边的姑娘都是从前便有的,也没个新鲜人儿,便大发了一通脾气,将人家雅阁都砸了个稀巴烂,一文银子也没赔便耀武扬威的走了。

    人青楼的老鸨又怎会不知他的身份,自然不敢去触他的霉头,便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拜佛求神的只希望他以后都不要再来了。

    李锦玉悻悻然的只觉着实在无趣儿,便打道回府了。

    但就在四皇子府门口的长街上,人来人往间有个卖唱的小歌女与她老迈的父亲正在街头卖艺,吴侬软语甚是好听悦耳,倒也有几个人在他们面前搁置的小盆子里放上几枚铜子。

    李锦玉在进府门前侧目撇了一眼,顿时便贪看住了。

    其实那小歌女年岁也不过还未及笄,长得也不是倾国倾城的耀眼模样,只大约是江南水乡之人,眉目间颇有些楚楚动人之姿。

    李锦玉在这日也算是四处受气哪里也不顺,好不容易看上了这么个小女子,自然便如同饿狼扑食,无论如何也不肯松口了。

    遣了两名家奴上前去扔下了一锭银子在那小盆中,伸手便要拉过那小歌女,嬉笑着往他们主子的面前带去。

    那少女自然是不肯,但只因胆子小,便只双眸含泪叫着她那年迈的老父亲,却只因身单力薄,竟生生的被拖了过去。

    李锦玉一见眼前有这么个可人儿,顿时这眼中便什么都看不进去了,忙将她搂了过去,便半抢半抱的将人弄回了府。

    可怜那歌女的老父亲手中攥着那锭银子追在后边,直哭嚷着要把银子还回去,叫他们把他的女儿还回来。

    李锦玉哪里还顾得上这个,但他只觉来来往往的这么多人瞧着,觉得自己面上挂不住,便满脸不耐烦的吩咐了家奴,将那老汉赶打出去。

    那几个狗仗人势为虎作伥的恶奴自然迫不及待的便将那老汉毒打了一顿,将他丢在街头时,那老汉已然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这么个小插曲在李锦玉的眼中自然不算什么,毕竟这种事情他做过太多了,只是当街强抢民女而已,谁又敢拿这等小事儿来与他啰嗦。

    等他回到了府上,忽得便听下人来报,只说是他最为宠爱的美人儿就在清晨时分竟跟着府中的侍卫逃跑了,且还在库房之中卷走了不少金银财宝,直到现在都还没下落

    分卷阅读37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