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041章 娘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春末 作者:尘了

    第041章 娘家

    <!--go-->

    明月悬挂半空,明天就是中秋了,今晚的月亮很圆。

    春末一家五口洗过澡,搬了椅子坐在屋前,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屋子的周边天天清扫,这会蚊子不多见,拿把扇子摇晃两下,也就差不多了。

    明儿就是中秋了,想着二婶子那边,刘氏心里有点不得劲了。拿着扇子拍了拍旁边的元森。“咱明儿怎么送礼?”

    村长那会可是说过的,以后逢年过节的,他们家送礼,也只是侄子孝敬婶子。

    元森听着,心里没由来的有点烦闷,嗡嗡的说。“该咋送就咋送。”顿了顿,又说。“人家是怎么孝敬婶子的,咱们也一样。”

    他心里还记着,二婶子踢闺女的那一脚。

    刘氏听着,拧了拧眉头,有一下没一下的打着扇子。

    说是这么说,但他们家这事,跟别家总归要不同点,再者,依着二婶子的性子,还有那张氏,前段日子刚在这边吃了亏,送的东西少了,还不得趁机闹起来。

    闹来闹去,闹多了,别人心里指不定会怎么想,也够丢脸的。

    想到这点刘氏心里就烦躁的很,如果可以,她真想痛快点,跟二婶子那边彻底离了关系。

    想归想,这事却是万万不能做的,甭管有多大的分歧,都是同一个祖宗,流的是一样的血,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她可不想被人戳脊梁骨,眼看着大儿就快要有出息了,这节骨眼上可不能出乱子,不能抹了他的脸。

    “唉。”刘氏想的有心焦气躁,叹了口气。

    送少了东西不成,送多了东西也不成,得有个适当的度。不能让二婶子觉的他们家好欺负,又得让她得了东西说不出话来,闹起来别人家瞧着,也会竖起拇指说一声厚道。

    这个点,可真难把握。

    春末不明白娘的想法,这事有什么好纠结的。“娘,送的东西比往日少一半就成了,比别家多一点点。”

    “也对。”刘氏拍了拍脑袋,她倒是越想越钻牛角尖了,用不着太计较啊,有个差不多就成了。

    刘氏看向元森,对着他笑。“咱们家女儿越来越懂事了。”

    “那是。”说起闺女,元森就觉的心里特高兴。

    元大丰在旁边问了句。“娘,今年咱们什么时候去外婆家?”

    “跟往年一样。”刘氏答了句,想想又不对了,大儿怎么问起这问题了。“大丰是不是有事儿?”

    “阿秋说想结伴去仁美县。”在外出走了一圈回来,元大丰对那句,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走,有了一套自己的见解。

    若允许,他是真的想,到处看看。

    如今的他,学会了思考,从各个角度来思考,看待人事物,虽尚有些稚嫩,但相信假以时日,肯定会有所成。

    仁美县离帽儿村也不远,刘氏听着很放心,毕竟大儿可是出过一趟远门的,又平平安安的归来了。“去几天?”

    “两天,想后日出发。”

    “那咱们明天去外婆家一趟,下午回来。”反正上面没人,就他们一家子,也没什么。

    见他们说完了,春末说道。“娘。明儿你给二奶奶送东西时,记得挑人多的时候去,也让别人看看你送的礼。”

    刘氏稍稍一想就明白了女儿的用意,她笑着伸着扇子,越过自家男人,轻拍了一下女儿的肩膀。“你个鬼精灵怪会想的。”

    “嘿嘿嘿。”春末憨呵呵的笑。

    元森接了句。“咱闺女是聪明。”

    一家人说说笑笑,夜色渐深,风中掺有寒露。便搬了椅子回屋睡觉。

    早早起床,吃过饭后,收拾了些鸡蛋面粉红枣等,一家人踏着露水往清河镇走。

    刘氏的娘家,要穿过清何镇,再过两个村子,叫扬柳村。

    路过镇上时,刘氏买了一斤五花肉,十二个糖馅儿的月饼。

    刘家大嫂在屋前晾衣服时,看见了朝这边走来的一家五口人,她喜的立即朝屋里喊。“娘。大妹子一家回来了。”

    往年可都是十六才回来的。

    刘季氏正坐在窗子下纳鞋底,听了大儿媳的话,赶紧站起身,脚步匆匆的往外走。

    她年纪有些大,早些年绣活做多了,这眼睛就糊模的很,得凑眼前了才能瞧清,这会远远看着,也只看到的衣服的颜色。

    认真瞧了好几眼,刘季氏才反应过来,忙催着大儿媳说。“别晾衣服了,快拿些钱,去买了点肉和鱼。”

    “诶。我马上去。”刘家大嫂也不晾衣服了,进屋拿了钱匆匆忙忙的从另一边走了。

    若是大妹子知道了,准得拦着她不让去。

    刘氏看着大嫂的身影,就知道她去干什么了,扯着嗓子就喊。“大嫂,我买了肉,这天热着,不好放,你别再买肉了,快回来。”

    “翠玉啊,怎是今个回来的?”刘季氏往前走了几步,讷闷的问了句。

    往些年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刘氏把篮子放到了娘的手里,笑着说。“明儿大丰跟同学出门,我就把日子往前提了提。”

    “带点自家的东西就成了,还乱买什么。”篮子一到手里,那重量,刘季氏心里就有数了。

    春末很合适的凑了过去,甜甜的喊。“外婆。”

    坐在学步车里的元小丰跟着凑热闹,外婆两个字,他没说过,所以吐字有些模糊不清。

    “外婆。”元大丰站在旁边也喊了声。

    听着这三个声音,刘季氏眼眶有些湿了,她连连点头,挨个仔仔细细的看着,嘴里时不时的说上两句,长高了点瘦了些等等。

    说说叨叨间,一伙人进了堂屋。

    刘氏的阿爹死的早,刘季氏就靠着做绣活,辛辛苦苦的拉扯着他们三兄妹,小弟刘武五岁那年的寒冬,不小心摔进了池塘里,冬日里过路的人少,刘武呼喊着,在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总算有人听见了,寻了人匆匆忙忙的过来捞人,好不容易把人救活了,身子却被冻坏了,年头到年尾天天的药不能断。

    这对当时的刘家来说,算的上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日子还要得往下过啊。那些年,真算的上是一点点熬过来的。

    刘木娶妻的钱,是元森娶刘氏的聘礼钱。好在这个大嫂钟氏,是个能吃苦耐劳的,性子也良善朴实。慢慢的才把日子过的有了些模样。

    也不知上辈子他们刘家做了多大的孽事,刘木的第一个儿子,四岁的时候跟着村里的孩子进山玩,在山上被绊着了,整个人往下滚,偏偏撞到了石头上,这一撞啊,好好的一个孩子,竟成痴呆了,现在都十岁了,整日懵懵懂懂的,就如同一二岁的孩子般,好在他乖巧听话的很,倒是省了不少心。

    家里得养着两个,怎么负担的起来,就算刘氏偶尔往家里送些,日子也过的清苦,刘木和钟氏思索着,打算先不要孩子了,等家里好点了再说。

    前年,刘季氏瞧着两人年岁大了,小儿子身子骨不行,刘氏总得有个后,便让刘木和钟氏注意着,家里再难,也不能断了刘家的香火。

    今年年初,钟氏生了一个男孩。这会,在床上睡的正香。

    得知大嫂生了一个男孩,刘氏当时喜的放声大哭,还好老天没有彻底绝他们的生路,若是生的女娃,往后肯定得接着生,这日子啊,真是没法往下过了。

    没多久钟氏提着两条肥鱼回来了,她听见大妹子的话了,便没有买肉。把鱼放进了厨房,她洗了洗手,走进了堂屋。

    元森见话说的差不多了,没个男人在,他呆着也没什么劲,便起了身说。“娘,我去地里看看大哥。”

    “我也去。”元大丰听了站起身说了句。

    刘季氏听着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让他们早些回来。

    虽说这样不太妥当,只是家里情况不同,把人喊回来陪着女婿和外孙,那地里的活就要耽搁了,对别人家来说没什么,可对他们来说到底有些影响。

    本来就劳力不足,平日里的农活,总要比别人家慢半拍,这什么时节该种什么,都是有规定的,过了时节就算种了也生不出什么来。

    “大妹子啊,好在妹夫是个厚道的。”钟氏忍不住感叹了句。

    对于这个女婿,刘季氏也是打心眼里喜欢着。“是啊,是个极好的。”

    三个女人渐渐的说起了家常,春末在旁边顾看着弟弟。

    听说前阵子元大丰跟着同学去了怀安城,刘季氏和钟氏都有些微微的后怕,然后又是高兴。

    大丰这是要有出息了,他们这个家,是不是快熬出头了?

    至于那几桩生意,刘氏想了想,决定私下跟娘粗略的提一提,也不是不相信大嫂,只是觉的,到底有些不太妥当。

    跟娘提,也是想着,给钱的时候,娘能拿的安心点。

    家里日渐好起来了,刘氏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娘大哥他们一家子,依旧过着苦日子,能帮衬点就帮衬些。

    第041章 娘家在线阅读

    <!--t;

    第041章 娘家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