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046章 出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春末 作者:尘了

    第046章 出门

    <!--go-->

    二月十八参加的是县试,连考四到五场。若过了县试还有府试,旧例是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了县、府试便可以称为童生。童生有资料参加院试,过了院试就是秀才了。

    读书难,这考试也很不容易。

    才二月中旬,很少出太阳,寒风倒是整天整夜的刮着,时大时小。

    刘氏捧着茶杯,透过纸窗看了一眼屋外。“去年的天,比今年要好些,这时候都放晴了。”

    “娘。”春末停了手里的活,往火堆里添了两根柴。“你给哥哥备的衣裳鞋袜都是新棉,轻软又保暖,这天不放晴,也没什么。”

    这些天她在给大哥做护膝,还有鞋垫子,还想着给他织双手套。

    “大丰是说后天走吧?”后天是十六,刘氏心里念着。

    她想让孩他爹随着一块去,但时间又长了点,这岔口正是要忙春耕的时候,他走了,田地里的那堆子事,还不得荒着了。可大儿身边没个人随着,她又放不下心,总有点不得劲。

    春末清楚娘心里的忧愁,接了这话。“是后天走,去镇上随着沈夫子的儿子一道,对了,还有一个齐家村的。”

    “对。”听了这话,刘氏心里多少踏实点了。

    家里挪不出时间,沈夫子那边应该会有些安排吧。

    “娘。护膝和鞋垫子我都做了三份,这手套有些来不及,你帮着织一双。”春末也是想给娘找点事做,让她别胡思乱想。

    刘氏一听,喝了口热茶,三步并两步走到女儿身边。“你这孩子,我昨儿问你要不要帮把手,你说来的及。”嘴里碎碎念着,手上却麻利的拿着针和线。

    她也是个手巧的,看着女儿做了两天,这个窍门不大,看懂了就容易了。

    “我瞅着这东西实用。”薄薄的,很贴手,戴着不会妨碍写字,大儿都试过了。刘氏心里生了些别的想法,凑近了些,小声说。“女儿,你说这手套和护膝送巧手坊怎么样?”

    “可以。”春末想也不想的就点头了。顿了顿,又接着说。“我觉的仁美县也可以。这周边村镇的学子都往仁美县赶考,咱们可以直接把这方法卖掉,应该能挣笔银子。就算不逢考试,寒冬腊月的也用的着。”

    她这几天忙着做护膝鞋垫子和织手套,倒是没空往这头想,见娘提出来了,她才想起这事,差点就错过一个挣钱的好路子了。

    如果大哥能考上,这往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去年挣的那点钱,放在平常的农家,算是一笔大钱了,好好计算着花,一家子日子就能美满。放在他们家,却有些勉强了,尤其这读书真有了出息,几十两近百两的,都只能算小钱了。

    这一下春末想的有点多,听说考上了秀才得去县里读书,如果大哥真考上了,她得想着法子,让一家子都迁居到县城去,只要手里有点本钱,就能放开手脚挣更多的钱了。

    在这村子里,别的不说,就二奶奶那一家子太糟心了,再者,毕竟他们是独户,真挣了大钱,肯定会有些麻烦。到了县城就不同了,县城里做小卖买的多,村里人眼中的大钱,在县城就算不得什么了,也就不会有什么麻烦。

    “春末。”刘氏高高兴兴的说了一大窜话,却没有听见女儿的回应,她讷闷的侧头一看,才发现女儿压根就没有听她说话,这会正在发呆,也不知道想什么,想的忒入神。“春末。”又喊了一声,顺便伸手轻轻的推了推。

    动作大了,她怕吓着了女儿,这事最容易惊魂了。

    春末身体哆嗦了一下,回过神来,眼神迷茫的看着娘,过了会,才清醒。“娘。你刚说什么?”

    她想的太认真了,一不小心陷进了思绪里。

    “你这孩子……”刘氏瞧着她的模样,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我跟你说过,女儿家小小年纪心事不能太重,你看你,又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你想个什么事,就跟娘叨叨,别闷在心里自个琢磨。”

    这不懂事吧,她愁。这太懂事了,也愁。唉。

    听着娘轻声细语的念叨,春末心里头暖暖的,笑着拉住娘的粗糙干燥的手,撒着娇的喊了句。“娘。我都记着你的话,牢牢的记心里了。我刚只是在想,听说考上了秀才,得进县城读书。我想啊,咱们得多挣点钱,总不能让哥哥一个人到县城去,一个月回来一趟,不说我担忧,想来娘肯定是放不下心的。我就想,万一,我说万一哥哥真考上了,咱们就一起到县城去吧,做点小卖买,正好方便照顾着哥哥。这考了秀才,还得继续往上考呢,多辛苦。”

    说实话刘氏还真没想的这么长远,她最多也就想想,元家能出个读书人就不错了,至于官老爷,那白日梦还是不要做吧,老实踏实点最好了。

    可是这会,一听女儿的话,说的还挺像那么一回事的,又想想大儿如今是越发的有出息了,说不定,当官老爷什么的,就不是白日梦了,还真是祖坟冒青烟,老祖宗保佑着元家的子孙,才有了这天大的福气。

    只是,舍了这里的田地,搬到县城去做小卖买。刘氏想到这里,下意识的就皱紧了眉头。

    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刨食的,靠着这些田地吃饭过日子,要舍了这些根本,她心里立即就不踏实了。

    “再说吧。”想了一会,刘氏不愿意往下想,大儿到底能成个什么样,现在还是未知数。就开始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也太飘忽了些。

    春末也知道这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的,等真到了那一天,依着娘那性子,搬到县城的事,应该不会太难。再者,趁着这时间,多挣点钱,手里有了足够的钱,这事就更容易些了。

    这事不急,先看看大哥能考的如何。想着,春末便转了话题。“娘。我想拿着护膝和手套去一趟仁美县,赶紧把这事给办好了,仁美县那边卖了法子,再回来跟昔娘合作。”

    “你一个人肯定不行。”刘氏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

    春末笑着摇头。“一个人肯定不去仁美县啊。我想娘跟我一道去。”

    “这个……”刘氏想了想,主要是放心不下小儿。又想,这一趟说不定就能挣些银钱了,家里虽说有点钱,到底是少了些。犹豫了片刻,到底是决定了。“行。这会才辰时末,咱们今天就赶去仁美县看看,正好,明儿你哥跟沈夫子他们到仁美县,送他进了考场咱们再回来。”

    刘氏这性子也利落,说做就做,也不急着织手套了,站起身说。“我去把你爹找回来了,让他这两天别忙活,也耽搁不了大事,先在家里带好小丰。”

    “娘。我去吧,你去把东西收拾收拾。我和爹回来后,咱们就走。”手里的一只手套正好做好了,春末把手套搁绣盘里,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袄子,匆匆忙忙的走了。

    打开屋门,寒风扑来,这天,真有些邪门了,还跟寒冬似的。

    春末跺了跺脚,搓着手低着头大步往田里走。早上爹出门时,说去田里看看麦子。

    老远就看见爹的身影,春末扯着嗓子喊。“爹。爹。爹。”连喊了三声。

    “闺女,咋过来了。”元森大步走了过来,问了句。

    春末笑了笑。“家里有些事,爹你别忙活了,咱们先回家。”

    “哟,春末喊你爹回家干什么?”金氏正想去窜窜门,看见春末就停了下来,笑着问了句。

    金家跟春末家,最近有些不得劲。金氏的儿子金怀安跟元大丰年岁相差不大,青河镇上原先只有一个夫子教学,那夫子姓诸,学问也不错,教出了好几个秀才,金怀安便在诸夫子的学堂读书。

    沈夫子是近两年才来青河镇的,刘氏本来想送元大丰到诸夫子开的学堂读书,只是那学费委实有些贵了,想了想只好打消了让大儿读书的想法,谁知没几天,镇上来了个沈夫子,开了学堂说招学生,刘氏打听了一下学费,比诸夫子的要便宜三分之一。都说这沈夫子怕是没什么真才实学,学费才会这么低。

    刘氏那会也是犹豫了好几天,后来忍不住到镇上,想着法子远远的看了一眼那沈夫子,瞧着是个很有书生味的,回家后跟元森再三商量,最后咬咬牙决定了,先让大儿去学半年,若是教的好,就继续,若真没什么才学,那就算了,好几百个钱算是扔水里了。这一学,就是两年多。

    这次下场,金氏想着和刘氏张罗张罗,一起去请隔壁村的老秀才替儿子做保,她找了好久才好着的消息。谁知,却听刘氏说,元大丰那边沈夫子已经安排好了。这倒没什么,金氏笑着就自己去张罗了这事。后来,又想着,俩孩子一块去县城,结果,刘氏告诉她,沈夫子连这事也一并安排好了,这一而再而三的碰一鼻子灰,金氏就有点不得劲了。

    春末见这会,金氏笑嘻嘻的跟她打招呼,想着,金婶子怕是想通了?说来,金婶子这人还是蛮不错的。便笑着甜甜的喊了声。“金婶子好。这是要去窜门呢?还是金婶子日子过的好,挣了钱也不累着自个。”

    她是不想答那话,这才夸了两句。

    “啧啧啧,春末这嘴哟,就是甜。来,吃几个糖果,有空啊,多过来窜窜门,安安最近老跟我念叨你。”金氏搓了搓手,这天怪冷的,也没心思再说什么了,赶紧大步去了最近的一户人家。

    春末接过糖,往口袋里塞,倒是没把金氏的话放心里,金安安会念叨她?骂她还差不多哩。

    作者有话要说:以后就上午十点准备时更新。(づ ̄3 ̄)づ某尘有存稿了,嘿嘿嘿,虽然只有两章。但每天码字的话,就可以一直定时更新了。

    第046章 出门在线阅读

    <!--t;

    第046章 出门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