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50章 衣缘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春末 作者:尘了

    第50章 衣缘阁

    <!--go-->

    春末看着彩凤这懵懵懂懂的样儿,有些话就特别想问一问。比如,进了这崔府,可曾后悔过?。现在过的开心与否?

    只是话到了嘴边,又硬生生的吞回了肚中。问了有什么用?反倒是增添了彩凤的心思,平白坏了她的心情。

    不得不说,有些人的性子是天生注定的,简简单单,就算经历了风雨,依旧学不会那些弯弯绕绕。彩凤便是这样的人,什么都摆在明面上,想什么就去什么,不会顾及也不会思考,说她胆大吧也不是,恰恰是心性如此罢了。

    说不定,传说中的傻人有傻福会降在这个丫头身上。

    想到这里,春末略显沉重的心,稍稍的松了口气,算了,她也不多说什么了,说多了万一适得其反怎么办?命有定数。再者,她说多了,彩凤都记到了心上,照着她说的话去行事,依着那位小姐的心思,可能反而会有所顾及,就让她按着本性来吧,各人各有福缘。

    “你赶紧回去吧,别在外面耽搁了。千万要记住,你的主子是小姐,凡事都要以你家小姐为重。”想了想,春末忍不住还是又重复了一句。

    崔家小姐是个有算计的,身边的人脑子不灵光不打紧,只要有颗忠诚的心就行。应该是这样的吧。

    她也有些不确定,虽说在现代社会打滚多年,都修出千年道行了,但到底没在古代的深宅大院呆过,一切也仅仅只是靠着,上辈子的那点经验,想像出来的一个深宅大院。

    “春末。我知道的。进府时管事妈妈教导过我,素枝姐也跟我说过。”

    春末看着她这样子,这心又有些沉重了。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道。“你知道就好。赶紧回府吧,这天都大亮了,也该回去干活了。”

    以后若有时间,她来了县城,到时候再去寻寻彩凤,看看她的近况如何,船到桥头自然直吧,也只能这样了,等真有了什么事,再来想法子。

    “好。”彩凤眉开眼笑应着,见到春末后,她就觉的心里踏实。走时还一步三回头,颇有些恋恋不舍的。

    春末站在原地,等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视线内了,这才匆匆忙忙的往衣缘阁去。边走边在心里估摸着,好像耽搁了不少时辰,快有两柱香的吧,这会辰时都过了,娘肯定等急了。

    想着,脚步又加快了些。

    刘氏远远的就看见自家女儿,脚步飞快的朝着她这边走来,她忙迎了上去。“你这孩子,这早晨的风寒冷,走这么快,身上冻着了没?对了。彩凤在那府里过的好么?”

    “挺好的。她出来办点事,我们说了一会话,这不耽搁了会,我瞧着都过辰时了,才走的有点急,一点也不冷,反倒有点微热了。”春末笑着应。

    刘氏细细瞧着,摸了摸她的额头,确实是热的,这才没有再念叨。“衣缘阁刚刚开门了,咱们在这边站一会,你先缓口气。”

    “嗳。好。”走的太急,春末都有些气喘吁吁了。

    过了会,刘氏见女儿缓过劲了,便拉着她的手,往衣缘阁走。

    刚踏进衣缘阁,就有一个妙龄女子迎了过来,长的甚是水灵,嘴角带着微笑,很亲切。“请问俩位需要点什么?我们衣缘阁布料齐全款式颇多,如今上京流行的花样,我们这里也都齐全。”

    这架势刘氏有些接不住,侧头看着女儿。

    “这位姑娘请问你家管事的在吗?我这有两个比较新奇的小玩意,想问问你们衣缘阁做不做这卖买。”光听着那女子的介绍,春末就知晓,这儿大约只是分店吧,故而不直呼老板娘,只问管事在不在。

    那女子微微一愣,倾刻间就回过神来,很得体的应对说。“俩位请随我进内厅稍等片刻。”

    这反应,看来时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吧。

    “劳烦姑娘了。”进了内厅,春末侧头对着那女子笑着说了句。

    那女子微微一笑。“请稍等片刻。”然后,便出了这屋。

    很快,有个小丫环端了两杯茶过来。

    春末瞅着,心想那大娘指的地方还是蛮靠谱的,就现在看着,这衣缘阁确实不错,若卖买成了,回头得买些小物什,也算是表个心意,结个善缘。往后若他们真要来县城发展,也不至于完全两眼一抹黑了。

    不多时,那女子随着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妇女走了过来,那妇女穿着甚是贵气,普普通通的面容,被这气质一衬,倒是多了几分不俗来。

    见她们走到跟前了,春末站起身,对着那妇女说,先来了个自我介绍。“夫人好。家父姓元。今天冒昧来打忧了。前段时间,我与娘在家,偶然琢磨出两样小玩意,觉的颇为实用,便大着胆子来了县城,跟一大娘稍稍打听,听闻衣缘阁最是和气公道,在县城名声响亮,便带了自家做的两样小玩意寻了过来。夫人若是不嫌弃,可以看看这两样小玩意,这小东西搁在我们手里没什么,有幸得了夫人的慧眼,自是能大放光彩了。”

    她这话说的也算是滴水不漏了,甚为漂亮。

    那夫人起初没甚在意,见了这般,眼中多了抹重视,脸上也有了笑容。“小姑娘这嘴儿可真会说话,就拿与我瞧瞧。”说罢,往上面的椅子上坐下了。

    妙龄女子走到春末的跟前,对着她笑。“元姑娘请将样品交于我。”

    “好。劳烦姑娘了。”春末打开包裹,拿出一双护膝和手套。因为是样品,她和娘做的时候,就多花了点心思,往上面还绣了些图案,做的也精致多了。

    那女子双手捧着样品,走到了妇女的身边,头微微垂着。

    那妇人先拿了一双护膝瞧了一眼,赞了句。“这绣活儿不错,是跟了师傅学了两手吗?”像是随口一问般,连头都没有抬。

    “没有。是娘教我的绣活。”春末语气不急不徐的回了句。

    “这个叫什么?倒是讨巧。”反复翻看了几眼,那妇人便看出了点名堂来,这个倒是不难做,只是之前没人想到。

    春末瞅着那妇人静沉的面容,看不出情绪,心里就有些没底了,这是个高手,暗中稳了稳情绪。“护膝。说来也是有原由的,我哥要参加今年的春闱,因他年纪尚小,若不是沈夫子说,我哥小小年纪已有见解,家里人还真不想让他下场。都说读书难,这考试一场接一场的也不容易呢,今年这天寒气迟迟不散,我娘忧心我哥,日日都惦记着保暖的事儿,这不,偶然巧合下,就想到了这两样小玩意。”

    这话说完后,那妇人似笑非笑的看着春末,冷不丁的问了句。“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满了十岁没?”

    “满九岁还差了几个月。不过,我娘说我已经九岁了。”春末小脑袋微微歪着,看着那妇人,笑的甚是好看。又说。“我娘还说,等我哥哥读书有出息了,我正好就长大了,可以找户好人家嫁了,买个小丫环来伺候着,我娘常说,我命好。嘿嘿嘿,夫人你见多识广,你瞧着,我娘说的可对?”

    “这孩子……”刘氏坐不住了,这孩子一向懂事,怎么这会就浑糊涂了,姑娘家家的,张口闭嘴的把嫁人挂嘴上,也不知道害臊,这可是在外面。

    拉了一下女儿,她忙笑着看着那妇人。“夫人您可千万别见怪,这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她根本就不知道些什么,您……”

    谁知,那妇人倒是笑的更真实了点,打断了刘氏的话。“我瞧着,你家姑娘倒是懂事的紧,以后,是个享福的命。这孩子好着呢。行了,咱们说说正事吧,小姑娘这两样小玩意,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爹也说这个好用。”春末笑嘻嘻的往娘的背后走了出来。“如果是皮子的就更好了,不怕沾了湿气儿,下田干活时,能护着膝,膝盖暖暖的,就不会酸疼了。那手套更好了,我哥戴着试了试,写的字一样好,可真漂亮。我哥他们明儿就来县城了,进考场时正好把这两样带着去用,这天用着,合适呢。”

    “夫人把衣缘阁开的这么好,人人都道衣缘阁向来和气公道,一看就知道夫人是个会做生意的,所以才会这样棒棒哒。我与娘是从乡下过来的,也不知县城里是个什么光景,夫人自是比我们懂的多,也清楚这里头。夫人你觉的值多少钱,就给我们多少钱吧,我一看着夫人,就知道外面说的都是真的,夫人果真是好的。”春末眉开眼笑的又拍了一通马屁。

    “小姑娘这张嘴,真是会说话,我瞧着都心痒痒了。”那妇女把拿在手里的手套,搁回到了女子的手中,笑着说。“这样吧,我呢,也不多说什么,外面都说衣缘阁最会做生意,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我自然不会看着你们是乡下来的就欺负你们。这两个小玩意,说来也不算多精贵复杂,之前是没有人想到这点,拿在手里一看,稍稍一摸索就能一清二楚了。一百两银子,如果愿意,咱们就签个协定契约。”

    一百两,春末眼睛微微一亮,显的有点惊讶,不过,她立即就掩饰了。

    在客栈里,她和娘商量着,大约也就七八十两吧,没想到会给一百两的价。一百两在县城不算太多,但放在农村里,可就是大笔钱了,村家的精致小院落,当初才花了不到八十两。

    “夫人真是个爽快人。”春末笑着又赞了一句。顿了顿。“夫人,这护膝和手套按说,一百两银子卖给衣缘阁了,我们也该满足了。可夫人也知,我家哥哥读书是个有出息的,这万一祖坟冒烟了……这将来用银子的地方就多了,我们住乡下,靠的也就那点子地,根本攒不到什么钱,我就想着,这护膝和手套能不能到镇上买,平日里我和娘做的绣品都会放青河镇的巧手坊,那老板娘与我们很熟,之前也合作过一桩小卖买,这个护膝和手套我原想着,也和从前般,挣点儿小分红,能攒一点是一点。不过,夫人可以放心,这东西也仅仅只是在青河镇买。你看,这样行不行?”

    话说完,她心里就打鼓了,好像有点贪心了。

    那妇人脸上依旧带着和善的笑,静静的看着春末,过了会,才开口。“这日子也难过,行吧,权当结个善缘。”

    衣缘阁走的是高档路线,青河镇那个旮旯小角落,倒也没什么大碍。不管那小姑娘说的事,是真还是假,反正于她而言没什么损失,便当做回善事吧。

    “谢谢夫人。”春末笑着很真诚的道谢了。

    接下来就是契约这事了,里面写的清清楚楚了,这法子若是再卖给第四方,得赔偿三赔的银钱。

    春末跟着哥哥学了段时间的字,倒也能认全,签自己的名字时,写的还挺娟秀的。毕竟她这灵魂,可是个老油条了。

    稳稳重重的走出衣缘阁,都拐了一条街后,春末才露出欢喜来,一双眼睛亮晶晶的,那恬静的面容,更显几分姿色。“娘。”

    只喊了这么一声,刘氏便听出了女儿此时的激动心情,她又何尝不是呢。以前,她是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么一天,轻轻松松的就赚到了一百两,还有去年的好几十两银子,这让她觉的,挣钱似乎也不是那么艰难了。

    “外面风大,咱们先回客栈。”刘氏向来谨慎,见这拥挤的人流,她一边不着痕迹的护着钱袋子,一边紧抓着女儿的手,俩人还算镇定的回了客栈。

    吩咐小二端盆火过来,再拿一斤炭,然后,要了点热水,洗了把脸和手。

    有了这一百两银子,刘氏这会倒是不为这点子花销心疼了。

    等小二走后,关紧了屋门,娘俩忍不住又拿出那张一百两,轻飘飘的银票,放在手里细细看了看。

    头一回见着银票啊,这么轻的一张,足足一百两呢,若是以前,他们拼死累活一辈子也难挣着的,今天一下子就挣到了,有点像做梦,好不真实。

    “娘。收起来吧,这里人来人往的,也怕万一。”最初的欣喜过后,春末倒是很快就平静了。

    一百两算什么,以后她要挣更多的钱。

    刘氏一听这话,才恍然惊醒,手颤了颤,赶紧小心的叠好,把银票藏了起来。

    春末想缓解一下娘的紧张,便转了话题说。“娘。明儿哥就要动身去镇上,随着沈夫子他们一起过来县城了,应该跟咱们昨天一样,差不多的时辰,怕他们不知道我们住哪,等下午咱们去城门口守着吧。”

    “对。”刘氏应了声。“你不说,我一时半会的还真忘了。咱们是坐牛车过来的,比不得马车快,还是上午去守着吧。万一错过了,县城这么大,上哪找去。”

    真把这岔给忘了。春末笑了笑。“娘说的对。那上午就过去看着。”

    第二天,辰时刚过,这天难得的出了太阳,并没有刮寒风。春末娘俩就收拾收拾,出门的时候,想起才付了三天的定金,便又续了两天订金,路过蒸包子的小摊位时,买了两个包子,往城门口走,找了一个小角落,位置不显,角度却好,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城门口。边吃着包子边窝在角落里等着。

    穿的厚实,又出了太阳,也没有刮风,倒是一点也不冷,身上还暖洋洋的,舒服的紧。

    见有马车过来时,春末才突然想起。“娘。哥他们坐在马车里,看不到咱们啊。怎么办?”

    这可真是个问题。刘氏被问住了,嘴里含着口包子,都来不及吞下,含含糊糊的问了句。“怎么办?”她也不知道。

    “咱们站显眼点的地方,先等等看,这里人流拥挤,说不定到了城门口,他们就下车了。若是遇不到,回头再想办法。”春末也没法子了,只想了这么一个。

    刘氏听着觉的可行,赶紧吃了包子,拉着女儿往显眼的地方站。

    等了很久很久,腿都站麻了,估摸着整整一个时辰都到巳时了,总算等着人了。

    春末还真没猜错,因人流拥挤,再者也没什么物件,到了城门口后,一伙人便下了车,让马车先行回镇报平安。

    元大丰一抬眼就看见娘和妹妹了,他激动的大步跑了过去。“娘。阿末。你们等多久了?”

    “刚来一会,没多久,就是过来碰碰运气,真没想到就碰着了。”刘氏看着大儿,这模样是真来越俊了,她心里高兴的紧。

    大儿要下场了,祖宗们可得多多保佑,读了这么久的书,好歹得读出点什么来吧。

    “元婶子好。”两个少年走了过来,很礼貌的喊了声。

    其中一个认识是沈秋,另一个就不认识了,估摸着是齐家村的那个吧,身量跟元大丰差不多,就是黑了点,瞧着精神劲头足,一双眼睛黑沉沉的,心里怕也是有些思量的。

    第50章 衣缘阁在线阅读

    <!--t;

    第50章 衣缘阁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