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053章 亲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春末 作者:尘了

    第053章 亲情

    <!--go-->

    中午元森和刘氏回来吃午饭,春末想着大哥不回家这事,爹娘心里肯定会担心,便没有在饭桌上说这事,直到吃过午饭,她才把信拿了出来,边收着碗筷边说着信里的内容。

    “这孩子怎么就不回家?在外面呆着,身上钱不够啊,就算真有什么打算,好歹也回家一趟,拿些银钱在身上。”刘氏越说越气愤了,将信拍到了旁边元森的身上。“孩他爹你瞧瞧这孩子,这主意是一天比一天大了。就算真没时间回家,上回在县城时,就该跟我说一声,当时身上有钱的,他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就不吱个声,眼下这么忙,他还要来乱添。”

    最近地里的活太多,忙的跟个陀螺似的,一想着大儿不回家,一个月要在外面逗留着,她就不放心,偏偏农忙,抽不出空去县城一趟,地里的活得应着时节来,过了时节就种不出什么了。

    她也是去过县城的,哪儿哪儿都要钱,这身上没钱要怎么办?指不定得吃多少苦,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事了,多大的人了,读了这么多年书,今年都下场考试了,怎么还让她提心吊胆的操着心。前头还跟孩他爹念叨,如今瞧着大儿越发稳重懂事了,这日后啊,他们也能少操点心了,孩子大了,主意自然是正的。哪想,转眼就闹了这么一出。

    瞅见媳妇急的眼眶都红了,元森心里也不好过,捏着那轻飘飘的纸,手有些微微的颤,老了老了,累狠了这双就有些不听话。他沉默了一会,开口说。“现在这时辰,天黑前能赶到县城,你带着闺女去走一趟,去他屋里收拾收拾,别耽搁了,明儿早上赶回来,也耽搁不了多少地里的活。”

    春末抿着嘴,沉默着清洗着碗筷,她不敢看爹娘脸上的神情,她怕自己会忍不住想哭,光听着那声音她就有些心酸了。

    大哥这事做的确实不周到,哪怕回来说一声,露个脸不过夜也行啊。至少爹娘心里踏实,人人都知道这学子考试,不说能不能过,单指考试这件事,就是一道极难的坎,本村多年前就出过一例,那孩子被家里娇惯过头了,书读的是不错,可惜身子骨不行,考秀才时没撑过,被人抬了出来,没挺过那一年就死了,那家人不知是太过伤心还是怎么的,后来搬离了帽儿村。

    这也是为什么,大哥就算读书时,他帮着家里做事,爹娘并没有开口说什么,只是想着,他能把身子骨锻炼锻炼强壮些也是好的。他们也不想,好不容易送着读书,结果读成了一个废人,一家人的心血就白费了。

    这一段正好是农忙,大哥考试重要,但一家子的吃喝也很重要,因此,爹娘才没有去县城接人,只是嘴上念叨着,日子快了吧,应该快回来了,这几天怕是累狠了,还叮嘱她等大哥回来了,记得去镇上多买些肉骨头以及肉回来,柳二家的豆腐也去端些,还想着杀只鸡加些药材炖着,好好的给大哥补补,等四月又得下场考试了。

    之前看信的时候,字里行间的该说的都顾及到了,春末就觉的大哥如今也有自己的思量,这是好事。浮上心头上的欣慰,十三岁的孩子在这时代不算小了,心里有着主意,往后的路就知道要怎么走,算是很难得了。大哥有出息了,爹娘后面的日子就好了,她是女儿,等嫁了人,终归有些不方便,那时候弟弟也还小,都得让大哥照顾着。

    可现在听着爹娘的话,她才发觉,大哥如今正在成长,慢慢的脱变,想事的着重点不同了,到底是有些疏忽,不够周全细致,经了这事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变的,以后会更顾家了吧,把家字放心头,说来,这桩坏事往后看也算是桩好事了。

    想着想着,春末的情绪就平静了许多,她开口说。“爹。让娘一个去吧,我在家里带着小丰,还得给你做饭。”

    “不行。”元森想也没想的就拒绝了。“你跟着一起去,到时候你哥不在客栈里了,就赶紧回来了。”

    这话虽没有明说,可春末听出来了,爹是担心着娘,若娘一个人去了,哥不在客栈,依着娘的性子肯定会寻找一番,诺大个县城,才去了一次,依旧是人生地不熟的,很容易出事。想想也对。“爹,这样吧,一会娘去跟曾婶子说一声,晚饭和早饭到她家吃,让招弟帮着带一带小丰。”

    一下午和一上午,算起来也是一整天的活了,这个时候耽搁一整天的活,到时候又得起早贪黑的忙,还不如欠个人情,人情好还,这身子垮了,就难了。

    “这样好。我去你曾婶子家一趟,春末你帮着收拾一下你哥的衣袜,他带的衣服不多。”刘氏犹豫了这么久,到底是放不下大儿,一个人在外面缺了钱,她是不敢往下想的,就算有另外两个孩子在身边又能怎么样?整整一个月,万一有个啥事了,他们不在身边,又那么远,自己手里有钱,不为他自己,光家里人也能安心点。

    见娘说完就走了,春末也赶紧去了大哥的屋里收拾着一些衣裳鞋袜。

    元小丰见姐姐走了,他也起了身,摇摇晃晃往外走,艰难的翻过了门槛,坐着喘口气,站起来继续走。衣服穿多了,翻门槛就是累。

    往常家里人都会帮他一把,只是这会,厨房就剩元森一个,他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压根就没注意到小儿子。

    春末正在叠衣裳,余眼瞄见弟弟正准备翻门槛进屋,忙放下手里的衣裳,三步并两步走过去抱起他,摸摸他的头发。“小丰乖,姐正忙着,不闹啊。”

    元小丰仰着小脸咧嘴乐呵呵的笑,一把抱着姐姐的大腿,站着不动了,乖乖巧巧的看着姐姐忙着。

    衣裳叠好了,得拿些鞋袜,可大腿被抱住了,春末低头看着腿边的孩子,真是不知道要怎么办好,无奈的笑了笑,抱起他放到了椅子上,从他的兜兜里掏出一块地瓜条。“乖,先啃着。”

    刘氏很快就回来了,未进屋就喊。“春末,收拾好了吗?你吴大叔正好进镇有点事,咱们随他家的牛车一道走,说在村门口等着。”

    “收拾好了。”春末扯着嗓子回了声,看着正有啃地瓜干的弟弟有点愁了。

    刘氏进了厨房,坐到了丈夫的身边。“你也别往死里忙活着,多歇歇,等回来了,真赶不上时节,就请老于家的帮把手,咱们管饭,再送点鸡蛋。年岁也不小了,不比当年青年力壮的,耐劳。往后日子还长着,你累出个什么来,让我们娘几个怎么办?长身子的那段时间,你就是活做多吃的少,年纪轻轻的身子骨就累出了病来,落了点病根,现在老了,一累老毛病就容易显,你自个顾着点,别大儿那边刚放了心,一回来又得操你的心。”

    她这话说的声音特别小,是挨着元森的身子说的,让闺女听到了这些话,还是有些不太妥当,可不说,她又放不下心,孩他爹的性子,过了这么多年,她是一清二楚的。

    “我知道的,你去吧,别耽搁了。”元森拍了拍媳妇的手。

    媳妇的性子他是知道的,特别爱操心,这是个累心的毛病,前些年不太显,现在年纪越大,就显的快,比同年岁的人看着要老些。也是当年家里艰难,那时候就是这原因,他才想和媳妇成亲的。二婶子那一家子,他不说什么话,心里是极不喜的,帮着二婶子还不如帮着媳妇一家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这些干什么,现在日子好了,手里也有些积蓄,不比以往,他是得听媳妇的,不能往死里忙活了,他的身子骨他自己最清楚了,真有点什么事了,依着媳妇的性子。诶。

    元森抱着哭闹不休的小儿,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她们娘俩的身影,好半响才收了视线,关了屋门,哄着小儿子往曾家走。

    娘俩匆匆忙忙的到了县城,直奔李家有客,那小二了对她们还有些印象,眉开眼笑的迎了上来。“元婶子是过来接小哥的吧?他们出门有一会了,应该快回来了。”

    春末听了这话,松了口气。幸好人还没走。

    “谢谢小哥了。那我们娘俩就在这边等会儿,麻烦来两碗面。”刘氏笑着应了声,拉着女儿到了一个角落里坐着,那角落面向门口。

    “娘。还得要间房。”春末在旁边提醒。

    刘氏这才想起来,拍了拍脑袋。“那你在这里坐着,我去去就来。”

    这起身走了才四步路,就看见儿子和两个同伴正往这边走,刘氏赶紧对女儿说了句。“春末,你哥他们回来了。”

    “娘。阿末。”元大丰也看见了大堂里的两人,诧异过后又是欢喜,大步走了过来。

    身边的俩人也加快了步子,随着一道进了大堂,喊了声。“元婶子。”

    沈秋的目光落在了春末的身后,停了会,见她望过来,对着她笑了笑。“春末。谢谢你的手套和护膝很好用。”

    呃,大哥是这么跟他说的吗?春末愣了愣,然后,抿嘴笑了笑。“不用客气。”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沈秋听着这简单的四个字,里面的疏离一清二楚,他在心里笑了笑,觉的这小姑娘果然跟他大哥说的一样,不太像个九岁的小姑娘,太沉静稳重了些。

    他想,回头送她礼物时,不知道她会不会收,这事有点悬。他得好好想想了,这礼物是一定要送出手的。其实他原本打算,让大丰带着礼物回去,特意去送礼物的话,有些不妥当。不过,她现在人过来了,他想亲手送要好些吧,不知道怎么的,他就是挺想亲手送出这份礼物。想让她知道,那手套和护膝是真的很实用,她的心思很灵巧。

    那边刘氏抓着大儿,细细打量了一番,这心才真真正正的踏实下来了,顾及着这是在外面,倒也没说什么,只是问了问他的近况,以及身体的情况,又说从家里带了些衣物过来等等。

    说的差不多的时候,小二端着两碗面走了过来。

    “大哥你们吃饭了吗?”春末见娘还在念叨,便主动问起了话。

    沈秋看着她,目光温润。“吃过了。”又侧头说了句。“元婶子先吃面吧,夜里有风,容易凉的快。一会等进了房间,可以抓着大丰多说说话,明天没事,不用早起。”

    “娘。你先吃着面条。”元大丰往旁边坐了下来。

    “元婶子,我和志远先回房了。”沈秋觉的这儿不便多留,便笑着开了口。

    刘氏心里高兴,觉的这孩子真通透,吃饭的时候,旁边站两个不太熟的人,还真有些吃不香。“去吧去吧,在外面转了一整天,要点热水,回屋好好歇着。”

    等着两人上了楼后,刘氏下意识的说了句。“沈夫子家的孩子,长的好这性子也好。”嘀咕完,她低头吃面。

    见俩人离开,春末就坐一旁吃面了,她还真有些饿了。

    吃完面条后,付钱的时候,顺便要了一间普通房,一晚上就行了。办完手续,三人去了元大丰的房间。

    作者有话要说:有人说过。俩个人在一起,最开始可能是爱情,可能是好感,日子过久了,慢慢的就溶成亲情了。某尘觉的这话,其实挺对的。

    第053章 亲情在线阅读

    <!--t;

    第053章 亲情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