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4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武周大闲后 作者:山野荆棘

    分卷阅读149

    “我观公子气宇轩昂,隐有一股书卷之气,倒是觉得奇了。”

    “舅母不知,他乃王家的二郎。”齐泰介绍说:“说起来还得唤你一声表婶呢!”

    “表婶?”一听这两个字李成秀整个人就不好了,这叫她突然想到刚才吓得她从树上滚下来的那个丫头。

    “六表婶。”王二郎抱拳施礼,一副彬彬有礼的模样。

    “呵呵……”李成秀干笑,很不想搭此人。

    “这是小侄的陋作,还请六表婶指点。”王二郎从一堆乱纸里找出几个纸团来,递到李成秀的面前。

    李成秀真不想理这斯,却到底要顾及着齐泰的面子,只好胡乱地看了两眼,倒叫她想起了一首:“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听得诗后,王二郎感动不已抱拳哽咽道:“谢六表婶教诲,侄儿受教了。今后侄儿定当忠于职守,绝不辜负陛下和六表叔。”

    呃,做戏做得有些过头了哈!

    接下来李成秀又念了几首,将长孙家奂青的改成是:“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秦家三公子的改成:“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一万万人同一哭,去年河南今河东。”

    又把杨家老三改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哪里来的雪?”杨老三皱眉说道。

    “那不就是雪吗?”李成秀遥指西边一片白言道。

    “哦!”如此杨老三顿时明白,指了码头的方向笑道:“那么东吴的万里船,便是那里了。”

    ☆、第167章:

    “孺子可教也!”李成秀笑着点头。

    杨老三却黑了脸:“论起辈份来,太子妃该叫在下一声舅公……”

    “论起体制来……”李成秀抬起下巴,眯了眯眼。

    杨老三顿时泄气:“臣下失言。”

    “玩笑,玩笑,不当真的。”李成秀立即变了脸,摆手笑笑。

    然后又给高家老大,李家老七,萧家老二,还有张家老五各翻了一首,他们都表示很满意,并且很快地记熟记牢,且理解清楚其中意义。

    “我呢?我呢?”齐泰等了半晌,看众人都得了一首眼热得不行:“舅母,您可得给我想一首最好的!”

    “最好的?哪样才是最好的?”李成秀满头黑线。

    “自然是比他们的都要好!”齐泰一指众人说。

    “好,给你比他们都要好的!”李成秀都给气笑了,于是给他念了几首“最好的”,然后让他随便挑一首,齐泰却傻了眼,瞪着两牛眼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听上去都好厉害的哈?”

    李成秀满头黑线,虽然早知道这家伙的脑容量不行,但能不能不要表现得这么傻啊?

    “都好厉害,但是也都好难。”齐泰搓着手,谄媚地朝李成秀笑:“能不能简单一点?好记一点?”

    “你到底是要最好的,还是要简单的?”李成秀抚额。

    “既最好的,又很简单的。”齐泰要求。

    “你以为我是阿拉丁神灯呢?”李成秀没好气的道。

    “阿拉丁神灯?”齐泰当即起了好奇心。

    李成秀怒骂道:“你能不能不要老是这个样子啊?总是搞不清重点,现在的重点是你得应付皇上一会儿的查考,不要乱起好奇心好不好?”

    “哦,哦,哦……”齐泰点头犹如鸡啄米。

    没好气地瞪了齐泰一眼,李成秀想了想道:“算了,你这脑瓜子想是也装不了多少货,我便教你两句好了。”

    “啊?就两句啊?”齐泰有些嫌弃。

    “就两句!”李成秀气道:“我都担心你这两句你都不一定记得住。”

    见李成秀发了怒,齐泰不了再争,只好应了:“好吧,两句就两句吧。”

    “听好了!”李成秀一字一顿地教齐泰:“第一句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第二句是:百花齐放春满园。”

    “第一句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第二句是,百花齐放春满园。”齐泰跟着念。

    “对,要记住了。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就这么两句。”李成秀不放心地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齐泰反复地念着这两句,感觉挺顺嘴的,不一会儿就背得滚瓜烂熟。

    李成秀犹不放心,一一地将十个人考过,见他们对答如流了才放了心。

    闲话了一会儿,从不远处走来了一个宦官,急色地道:“太子妃您在这里啊?可叫老奴好找。”

    这个宦官李成秀认得,正是常跟在皇帝身边的冯英。宰相门房七品官,何况是皇帝的随侍太宦?李成秀不敢怠慢忙有礼地唤了一声:“冯公公找本宫有何事?”

    “那边出了一篇好诗,陛下让您也过去听听呢!”冯英笑着说道,转头冲齐泰他们一笑:“几位公子都在啊?正好,一起去听听吧?陛下还说要派人找你们呢,那边的人都把诗交上去了,你们怎么样?”

    “自然也是做出来了。”齐泰一拍胸脯昂然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冯英说:“陛下刚才还说起大郎您呢,说是您这次若是做出来,您惦记那许久的东西陛下就许了你。”

    “果真?”一听冯英的话,齐泰两眼放光。

    “那是自然,这事儿是老奴可以拿来玩笑的吗?”冯英呵呵笑道:“老奴观大郎眉宇间有一紫气萦绕,想必大郎今日是要得偿所愿了,老奴在这里先恭喜大郎了!”

    “哇哈哈……”齐泰仰天大笑:“承你吉言,若是我今日得偿所愿,一定请公公喝好酒。”

    “那老奴就先行谢过了。”冯英笑道。

    一边说,一边往前走,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座茅屋前。说是屋子,不如说是亭子,修是修的房子的模样,却是四周无墙,每柱排之间用竹帘隔开,这会儿却是全部卷起的。

    皇帝和众人都不在屋子里,全都在院中,围着一个原木做的长案品头论足。围观的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却是没有罗老夫子,李成秀不由得有些担心。

    顾不得先问罗老夫子,武旦已经走了过来,与她站到了一处,催她道:“父皇等了许久了,你快先过去拜见了。”

    “哦。”李成秀点点头。

    冯英冲他们笑了笑,忙轻轻地凑到皇帝的跟前,轻声说:“陛下,太子妃来了。”

    “哦?”皇帝抬起头来,李成秀忙上前两步,屈膝行礼,口唤:“父皇。”

    “你好些了?”皇帝莫明其妙地朝李成秀问了一句。

    李成秀一怔,感觉到武旦在耳边道了一声“好些了。”忙言:“谢父皇关心,儿臣好多了。”

    “那就好

    分卷阅读149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