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5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妙味 作者:李飘红楼

    分卷阅读55

    水的孩子身旁,孩子大概是刚刚落水漂得并不远,苏妙从后面拽住衣领带着那孩子游回岸边,月光下的她仿佛一条来去自如的鱼。

    孩子很快被拖到岸边,回味将那个*岁的小姑娘拎出来,苏妙双手撑着陆地灵活地爬上岸,水里像鱼岸上像猴子,回味这么觉得。

    孩子母亲冲过来抱起女儿,经过检查,除了呛几口水受了惊吓之外没有大问题,有好心人借衣服给女孩裹上,女孩母亲喜极而泣,连连向苏妙和好心人道谢。

    一场庙会被她碰见两次意外也不知道是她的运气好还是他们的运气好,见孩子没事苏妙放了心,从地上站起来,回头,却见被孩子母亲激动时冲撞到一边去的回味正目不转睛地望着她,愣了愣,紧接着单手叉腰,伸臂比划了一个剪刀手的姿势,对着他粲然一笑,得意地挤了挤眼睛。

    ……有谁说过来着,笑容是一件美好的事。

    苏妙全身都湿透了,虽然不冷,走在街上却很尴尬,一直沉默的回味见状解了自己的外衣披在她身上,虽然里面只剩下亵衣,他是个男人不要紧。

    有衣服落在湿漉漉的身上,苏妙微怔,含笑裹住自己,歪着脑袋看着他:

    “小味味,你还挺有风度嘛!”

    “别叫我小味味。”回味不乐意地说,顿了顿,又道,“下水救人那种事是男人做的,你一个女人日后少逞强!”

    苏妙努了努嘴:“我可是专业的救生员,因为能救我才去救,没有逞强,以性别去看问题的男人会吃亏哦!”

    回味不理她,两人就这样回到小吃摊,这时候庙会基本上已经散了,才走到小摊前,却见苏娴三姐弟正远远地立在一角。苏妙走过去顺着他们的眼光望去,苏老太和胡氏挨坐在长凳上,脸发红一看就是喝了酒,胡氏一脸悲伤过度之后的僵硬,苏老太则趴在桌上大哭,嘴里不停地说:

    “我也是疼贤儿的!我也是疼他的……是我害了贤儿,我老婆子对不住你啊!”她反反复复地念叨着这两句,一直在哭。

    胡氏一言不发,过了一会要拿茶时,回过头才看见立在街角的儿女,肿着一双桃核似的眼睛,用略微沙哑的嗓音平声道:

    “都卖完了,收摊吧,你们奶奶喝醉了,把她背回去吧。”

    苏妙愣了愣,紧接着微微一笑,脆亮地应声。

    直到进入灯光下众人才发现苏妙浑身湿透了,苏妙只说人太多不小心掉进水里了。

    收摊之后,苏婵背起醉醺醺的苏老太走在前面,胡氏和苏娴夹着苏妙走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配合默契地进行说教,苏烟和回味推着推车跟在后面。

    初秋,风过如呼吸……(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 苏菜馆

    水神祭过后,苏妙的小吃摊合同正式到期,祥记也从原来的铺子搬走,于巡检便做中人安排苏妙跟铺子的所有人刘大嫂签了租房契约。

    因为铺面原来就是饭馆,也不用怎么收拾,简单清理一番挂上匾就准备开业了。

    小餐馆面积适中,一间大堂能摆十来张桌子,大门外的露天区也能摆放七八张,清一色的水曲柳木,装潢虽然略显陈旧,但被苏妙挂了几个小摆件后还算生气勃勃。餐馆的厨房是半开放式的,堂屋正对着大门的北墙方向是一个长长的柜台,原来是掌柜的算账摆酒用的,被苏妙在柜台下面摆了一圈圆凳当做吧台使用,也算是扩大可使用空间。

    柜台内侧,两边的墙壁上均打着酒柜,正中间一道齐胸高两扇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传菜台的小门直通餐馆厨房。厨房不大却格局规范,北面开了一整排窗户,全部打开时油烟基本上能很快排出去。厨房内有一口带盖的水井,据说是盖房子时特地圈进来的,为了用水方便。北墙下单开了一道小门作为员工通道,门外是后街的小巷。厨长的料理台上端还开了一扇小窗,顺着窗户在厨房就能看到外场的情况。

    餐馆的名字在确定秋天要租时姐弟四人就开始想,其中苏烟最热衷,翻出许多书籍兴致勃勃地参考,最后大家全都把票投给了苏妙随口取出来的“苏菜馆”。

    苏菜馆,既能点明家族姓氏又将经营范围鲜明地指出来,最重要的是这个名字好记,任谁听一遍也都记住了。

    苏烟为此生气了好久。

    小餐馆选了个好日子开张,吴阿大等一众熟客拖家带口前来捧场。青龙帮十个人也一并前来,放了好几挂鞭,场面相当热闹。黄昏时于巡检带领巡检房的人前来道喜,还带了县令大人的贺礼。

    苏妙很意外,接过来道了谢,客气几句,给巡检房的人上了招牌酒菜。之后本以为要按老规矩免单。于巡检虽然不是总吃白食,十次里也有五次不是打白条就是想顺手拿点什么。不料这一次于巡检却坚持不受,如数付清账单不说。连往常欠下的也一次性付清了,这让苏妙很惊奇。

    原来的小吃摊在长乐街东侧,接待的都是东边码头的客人,现在的苏菜馆位于长乐街中部一个岔口的拐角。虽然离主干道有些距离,但东西码头到此处的路程差不多。开业时人来得多动静闹得挺大,再加上客人私底下互相介绍,新客人增加了不少。

    以长乐镇独一无二的平价美食馆作为特色,苏菜馆开业一周后便到了用餐高峰期时常爆满需要等位或预约的地步。新雇来的两个外卖小哥更是忙得晕头转向。

    苏娴、苏婵、得福依旧担负着伙计的工作,一个在门外露天区两个在大堂里。因为人手不足,胡氏亲自上任担当起收银和招呼吧台客人的工作。苏老太本来也想掺一脚。可她身子腿脚都不好,只能看家了。

    厨房里虽然苏烟下了学也能帮忙。却还是不够用,吴阿大便推荐邻居家的孩子同喜同贵过来打杂当学徒。同喜同贵是兄弟,一个十四一个十二,因为家里孩子多负担很重,两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学一门手艺将来自己开店。苏妙很喜欢这两个老实又有上进心的孩子,觉得他们还算有天赋,便不藏私,耐心教导,结果两个孩子张口闭口叫她“师父”,吴阿大更是顺水推舟让他们奉了拜师茶,于是苏妙忽忽悠悠就多了两个徒弟。

    小吃摊天黑要收摊餐馆却不用,苏妙决定苏菜馆以后辰时营业亥时闭店,这一下码头工作的汉子可高兴了,接夜活的人都会赶在闭店前过来吃顿宵夜喝两杯。钱小哥不再摆摊,苏菜馆向他大量订酒,他现在只管在家做酒,销售的事苏妙全包了。

    秋风习习,夜色宜人。

    已经快到亥时,苏菜馆里却还有五六桌汉子在喝酒猜拳,柜台边也坐了好几个人。苏娴在跟客人闲磕牙,得福忙来忙去,苏婵独自清扫门外的露天区,不知为何独眼赵龙一定要帮她的忙。

    胡氏坐在柜台的一角盘账,张虎坐

    分卷阅读5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