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3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妙味 作者:李飘红楼

    分卷阅读433

    吃的汉子眼睛发亮,赞不绝口。

    先前因为看见馄饨锅贴好吃开始陆续点单的众人在看见另一个新奇之后,馋虫又一次被勾起,争先恐后地开始点“凉拌馄饨”。

    因为客人越来越多,冯大妞冯三妞只会煮馄饨,苏妙苏烟和冯二妞忙不过来,回味只得亲自上阵帮忙。

    苏娴苏婵是专门负责秩序外加收款结账的。

    还不到黄昏。冯记馄饨就已经开始排队购买,因为排了长队,反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排队。冯二妞眼看着馄饨就要不够用,可好不容易能卖的这样畅销,冯家三姐妹谁也不想就这么回去,于是冯二妞在和苏妙商量过之后,在姐妹的帮助下回家拿了家伙在摊子后面现支了一张桌子,和冯娘子现场包馄饨,算是一场表演,同时冯大妞趁这个工夫牟足了劲儿宣传她们家的冯记馄饨就在前面的巷子里。

    一直到掌灯时分。冯家这些天积压的存货总算全部卖光了,冯娘子和冯家三姐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脸上布满了浓浓的喜色。

    冯娘子对着苏妙等人是千恩万谢,今儿总算赚到钱了。她吩咐冯大妞和三妞赶紧去买菜,一个劲儿地邀请苏妙他们到店里去吃晚饭,作为答谢。

    苏妙推脱了几次,拗不过,只得答应了。

    冯娘子将众人请到家里来,冯三妞先拿了新买的茶叶回来。殷勤地沏了,端上餐桌。

    冯二妞挽了袖子和冯娘子进厨房去整治了一桌饭菜,冯娘子不光是馄饨好手,做的菜也不赖,鸡鸭鱼肉全齐,整治得极其细致,她在桌前坐下,谦逊地说:

    “我这是在苏姑娘面前献丑了,粗茶淡饭一点心意,比不上姑娘还请姑娘不要见怪,将就着吃些。”

    “大娘子这是哪里话,我虽然喜欢煮菜给别人吃,自己吃却喜欢吃别人煮的,大娘子这手艺可真精致,我还以为你只会煮馄饨哩。”

    说的众人都笑了,冯二妞用干净的筷子给苏妙夹了一块蹄髈,殷勤地笑说:

    “妙姐姐,你别客气,我娘做菜的手艺挺好的,你多吃点。”

    苏娴和梁敞坐在一起,苏娴看了梁敞一眼,眉一挑,道:

    “官人,你真要在这里吃?”

    作为皇子的梁敞看来今天誓要将体察民情进行到底,理直气壮地回答:

    “我今儿跟着你们在外边晒了一天,难道这顿饭还不该吃吗?”

    “我是怕你吃不惯,你若想吃,那就吃吧。来,官人,奴家给你夹鱼”苏娴殷勤地笑着,夹起一块白花花的鱼肉就要放进他碗里。

    梁敞嫌弃地将饭碗挪开,把头一扭,高傲地道:“用不着”

    “那我就自己吃了。”苏娴半点没有因为他的拒绝懊恼,反而筷子一转,一块鲜嫩的鱼肉被她塞进她的樱桃小嘴里。

    梁敞的脸刷地黑了,这个女人

    “大娘子做的菜真好吃,跟饭馆里做的没什么两样,我看你们不止开馄饨铺子,干脆扩一个饭馆得了”苏烟一边满足地吃着,一边含笑称赞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带了四个孩子,只求日子安稳,真要是招来太多人,反而惹是非。好在我这三个都是闺女,等到了年纪往外一嫁,馄饨铺子给虎子一留,我也就安心了。”冯娘子含笑说,顿了顿,又道,“不瞒你们说,我娘家从前就是开饭馆的,我娘家在津南那边,祖传三代的小饭铺,正经红火了一阵,直到我哥哥接手,饭铺才渐渐不行了。”

    “津南?”苏妙愣了愣,“这地方好耳熟啊,我怎么觉着好像在哪听过?”

    “二姐,二姐,顾老太太就是津南人”苏烟红扑扑的小脸难掩兴奋,小声对她说。

    苏妙这才反应过来,手一拍,笑道:“原来如此冯大娘子。你是津南人,你是津南哪里人,可认得武安镇?”

    “怎么会不认得,我就是武安镇人。苏姑娘莫非去过武安镇?”冯娘子狐疑地问。

    “你是武安镇人?那你可认识顾月兰?”

    “姑娘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冯娘子惊诧地问。

    “……”苏妙愣住了。

    这还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苏妙已经陪着苏烟找顾家的姑娘找了好几天,没想到却在这儿找到了

    顾老太太早夭了好几个孩子,一直到快四十岁才有了顾月兰和她哥哥,顾老爷子在还没有将全部手艺传给儿子的情况下便与世长辞了。顾月兰的哥哥接手家里的饭铺,顾老太太规矩地遵守着“夫死从子”的原则,对儿子自然是无条件的顺从。顾月兰一直觉得兄嫂在苛待她,不过反正也习惯了,她也不是特别在意,一直到她遇上了挑着馄饨挑儿来她家门口卖的冯安贵。

    当时冯安贵父母双亡,二十五岁的“高龄”还未婚娶,这说明他很穷,他还比顾月兰大十岁,顾家人自然不同意。顾月兰的哥哥当时已经帮她找了一门好亲。给当地的土财主做填房。顾月兰百般不愿意,去求她娘,她娘却听她哥哥的反过来劝她,于是顾月兰一气之下和冯安贵私奔了。

    顾家自然气愤,也就没有追,权当死了这个妹妹。

    顾月兰则和冯安贵先是回到冯安贵的老家,苏州城相邻的咸丰镇,在那里靠卖馄饨为生,到后来攒了点钱,就搬到苏州来。经过一系列奋斗之后,最终开了一家小小的馄饨铺,只不过馄饨铺开成才没几年,冯安贵就病逝了。

    至于顾月兰的家乡武安镇。一晃许多年,武安镇水灾之后瘟疫横行,顾月兰的大哥和嫂子相继染病过世,只有顾老太太和顾月兰大哥的儿子顾强侥幸活了下来。顾强这孩子虽然身体没有问题,但先天性智障,反应总比正常人慢个两三拍。

    顾老太太年事已高。又要带着一个孙子,只能靠沿路乞讨过日子,好在善心人不少,见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残疾的小孙子,能帮一帮也就帮一帮,路上倒也没人太为难他们。

    直到进了秦安境内,老太太忽然想起自己女婿的家乡就在秦安省咸丰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找女儿,没想到最后还真被她打听到了一点消息,认识冯安贵的人告诉老太太,他们全家已经搬到苏州去了。

    于是老太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苏州城,可苏州城这么大,她上哪找去,更何况冯安贵自从到了苏州城,因为他是卖馄饨的,人们只叫他馄饨挑儿冯小哥”,根本就没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至于已经变成冯顾氏的顾月兰那就更不好打听了。老太太无奈,只好一边在苏州城中乞讨,一边四处打听。好在苏州富人多,要饭也比在家乡啃树皮强,她还用好心人送她的被褥破布在后巷搭了一个窝棚,只是女儿的下落却始终打听不出来,直到某一天她衣衫褴褛地拦住了路过的苏烟,颤颤巍巍地询问,于是苏烟同情心泛滥,满口答应要帮老太太寻找,也

    分卷阅读433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