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6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妙味 作者:李飘红楼

    分卷阅读465

    地扬了扬眉梢,虽然算不上好喝,但如此清淡的茶竟然还带着幽幽的茶香,这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炎热的时候,喝下一口冰凉的清茶,只觉得一股凉意直线似的向下,让人在畅快地打个寒噤的同时,心里有种用言语形容不出来的舒坦感。

    她眨巴了两下眼睛表示此时的心理状态是很惊奇,回味望了她一眼,轻浅一笑:

    “这家店里的茶是特制的,夏天时喝最舒坦。”

    苏妙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顿了顿,好奇地问:

    “你对这里很熟悉,莫非之前来过?”

    “来过。那一年从长乐镇返回梁都,船因故在苏州临时停靠。我心中想着原来小吃摊也有好手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苏州城转悠,转悠来转悠去就转悠到了这儿,这家店所在的土地当时正被知府的小儿子谋划着欲买下来拆除,店主人死活不从。我见他手艺不错,就代替那个恶霸把这家店买下了。”

    他说的云淡风轻,苏妙却听的直抽眉角,原来他还干过这种事,总觉得干这种事和他的面相极不相符:

    “这么说,你现在是这家店的老板了?”

    回味一愣,很显然他从来就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思考了一阵子之后,他对着端菜上来的伙计指了指苏妙,一本正经地说:

    “这是你们老板娘。”

    那伙计愣了愣。看着苏妙,一张脸笑出许多褶子,从善如流地唤道:

    “老板娘!”

    苏妙僵硬着脖子,点了点头,她是觉得有点小兴奋,还挺高兴的,可回味的介绍方式怎么回想怎么觉得怪异。

    “公子,老板娘,千张包子、炒蚕豆、凉拌四丝、小葱拌豆腐齐了!”

    回味点了点头,挥手示意他下去。

    待伙计离开之后。苏妙低着头,无语地盯着一大碗色白汤清的……包子,久久说不出话来,憋了老半天。才幽幽地感叹了句:

    “请我来吃包子也就算了,这包子怎么是泡在汤里的,还是豆腐皮做的,这真是包子吗?”

    “这是千张包子,吃吃看吧。”回味淡淡地说着,从筷笼里拿出一双筷子递给她。

    苏妙见他坚持。心里对这千张包子倒是产生了许多好奇,回味是个很挑剔的人,让他强烈推荐一样吃食着实不易,怀着狐疑的心情夹了一只用豆腐皮卷成的包子,迷惑地看了一会儿,放到嘴边,咬了一口。

    霎时,鲜美四溢,唇齿生香!

    千张包子是用豆腐皮制成的,这个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了,豆腐皮的另一种叫法就是“千张”,所以千张包子就是豆腐皮包子。

    千张包子铺只是一家小铺子,接待的客人也都是一般百姓,自然不会使用什么名贵的食材,馅料是用鲜猪肉、虾皮、笋衣制成的,用豆腐皮包成五厘米见方的三角棱柱形包子,搭配用绿豆为原料做成的细丝粉,放进滋味鲜美的秘制高汤中,慢火烹煮,食用时佐以辣油、米醋、白胡椒粉和香葱,色白汤清,鲜美诱人。千张韧而薄,馅料滑不腻,汤汁浓鲜,配料鲜艳,丝粉和千张明显是店家自己制作的,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煮到足够入味时无论是千张还是丝粉都没有糊烂,反而那味道越发醇香。

    “怎么样?”回味望着她,唇角勾着一抹似笑非笑,轻轻地问。

    苏妙不答,拿起勺子,舀了一口高汤慢慢地品尝一口,确实是高汤没错,却清澈见底,不见半点油花,亦没有腻人的肉味,只是醇,醇得让人惊异,让人心动,醇厚到连苏妙都觉得震惊,并且她完全不知道这高汤是怎么熬出来的。

    所谓高手在民间,此言不虚。

    停了许久,她依旧陷在深沉里没有脱离,她不语。

    “不好吗?”回味向来沉默寡言,这一回却坚持不懈地追问起来。

    “不错。”苏妙停了一会儿,语气平淡地回了两个字,一张小脸平着,看不出她心里在想什么。

    回味笑笑,夹了一块筷子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送进口里。

    苏妙不知道他笑的是什么,却觉得他笑的让她有点恼火,她又一次不悦起来。

    她先尝了一口炒蚕豆,清香可口;又尝了一口小葱拌豆腐,那味儿绝对不是一清二白,绝对够得上素雅淡洁,鲜滑爽口,让人吃上一口便心悦起来;凉拌四丝,色彩鲜艳,清凉不腻,一点多余的影响美观和口感的水分都不曾有。

    这家包子铺虽然规模小,但做东西认真,也很有特色。店里的风格已经塑造出来了,这家店走的是随意却不随便的风格,新颖独特。

    “这菜是谁做的?”终是没能忍耐住好奇,苏妙在沉默了良久之后。平着声音问。

    “本来应该叫他出来见见你的,不过他一直对将祖产被迫卖给我的事耿耿于怀,总是躲着我,我也叫不动他。”回味笑说。

    苏妙瞅着他,心里暗道他到底是用什么法子把这家店买下来的。以至于人家店主人压根就不待见他。

    “觉得这千张包子怎么样?”回味罕见地露出笑吟吟的表情,问。

    “好。”苏妙想了半天,才将一肚子话总结出来这么一个字,顿了顿,继续说,“‘高手在民间’这句话果然是不差的,不仅仅是厨王赛上,连这街角的小吃摊里也有许多名厨。”

    其实这个道理她不是不懂得,前世她就是做这行的,从业生涯中碰见过的“世外高人”也是数不胜数。她并非不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不会傻乎乎地以为自己可以一辈子都能“打遍天下无敌手”,长江后浪推前浪,更何况她前面那一批大浪里她可望不可即的大有人在,她自认为已经将心态放在最平和的地方,然而这一世的遭遇却与前一世大不相同,虽然同样的震撼,甚至比前一世还要震撼。

    这里的人还在使用着传统手工艺,餐饮行业不是武器制造业,越进化威力越强。恰恰相反,在苏妙生存过的时代,好多手工艺已经濒临失传甚至已经失传了,听过的学过的也还好。可那些早已经失传的、她听都没听过学都没学过的工艺在令她惊叹的同时,她的内心深处难免会产生惶恐和排斥,她下意识去排斥那些她不熟悉的东西,并寻找安全感似的固守着自己狭隘的范围,即使她明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在复杂的心理上。不是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就能够克服就能够打破的。

    假如她的水平稍稍倾斜那么一点,她煮出来的高汤甚至都不如街边包子铺里煮出来的高汤,这是多么让人汗颜又“悲剧”的事。

    她甚至觉得,回味他只是过不去他心理上的那一关,一旦某一天他心理上的瓶颈被打破,教导了他这么多年的她手艺很有可能还不如他,而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回味他能够彻底打破那个瓶颈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想到这里,她的面色沉

    分卷阅读46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