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7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余罪 作者:常书欣

    分卷阅读376

    慰籍,余罪不知道什么时候喜欢上了这个下意识的小动作,他扔到李逸风本来想看笑话的,可不料李逸风别的不行,玩这个倒有两下,居然能在指缝间准确翻滚,还像模像样地弹起来,这回可不行了,没接稳,叮声掉地上了。

    “呀,失手啦……哎所长,你那儿学的?”

    “你那儿学的。这是练过啊?”

    “这和斗转笔一样啊,我在学校时候就玩过,后来才知道,斗转笔也是一个文化人玩的小把戏……”

    “是吗?练得这么差,怪不得你没成为文化人。”

    余罪嗤笑着,李逸风把玩着,说着这和学生时代的斗笔还是蛮相像的,那手法能玩出上百种花样来,最厉害的斗转笔把弹起来,飞几米高,落下去的时候还能在虎口旋转,余罪试了试,硬币弹起,一眨眼落下,果真在虎口旋转,这手艺又把李逸风看得惊得两眼直凸,直呼所长仙人了。

    “这个啊,就是个手熟练而已,玩会了就没什么意思了。哎,你们怎么都出来了。”余罪欠欠身子,似乎坐了很久了,脚有点麻,换了个姿势,揉着脚。众人或蹲或坐,围着所长,七嘴八舌一说,自然是这案子出得稀里古怪,办得也糊里糊涂,最关心的自然是下一步走向了,偏偏这个时候余罪也是在为难,否则就不会有这么下意识的动作了。那是一种思考,硬币是思考的点缀。

    “我还没有想通他们是怎么偷走的,再等一等,村里询问和痕迹确认后再想办法。”余罪道。

    “怎么偷走的很重要吗?”李逸风有点急不可耐地问。

    “是啊,关键是怎么找回来呀?”李呆道。

    “我估摸着这没法找啊,偷走剥皮卸肉,早换成钱了。”张关平道。

    你一句,我一句,忧虑很甚,其中不乏那种想办点实事,又无能为力的懊丧,作为警察有时候想伸张一下正义感,往往会遭遇到无力感,没想到乡警也有。

    余罪笑了笑解释道:“想抓贼,那得认准贼;想认准贼,你首先就得了解他的手法,只有了解他的手法,才可能找到他的破绽,现在这事是磨刀不误砍柴,别急。”

    “那要是追不回来呢?”李逸风问,一说又开始心疼了,小声哀告着余罪道着:“所长,后沟村的这边的四头牛钱,可不能让我出啊。”

    “呵呵,没问题,怎么可能都让你出。”余罪笑着道,李逸风表情一轻松,余罪的话又返回来的,又道着:“要不你去跟虎妞说,让她救济救济这边。”

    “啊?我那敢?”李逸风道,那壶不开提那壶,他不敢接招了,几位同事吃吃笑着,有人故意说着,虎妞姐到派出所找风哥你了,还有人说在院子里骂所长来着,说得李逸风心里七上八下,又要去向所长求教,不料远远地一辆小长安之星开回来了,是指导员王镔和马秋林两人,两位老头一下车,李逸风马上闭嘴了。

    余罪迎了上去,相谈甚欢的两位老人此时也是有点愁眉不展,示意着回所里说话,余罪叫着众人,都进来了。

    第一次案情分析会就在这个简陋的环境举行了,因为董韶军的检测还有继续,多等了半个小时,累了一天就吃了几块干粮,利用这半个小时,多泡了几包方便面,吃完又等了许久,才等到董韶军拿着一张刚写好的纸张进门,众人都关切地看着他。

    “基本可以确定,就是那几头失牛,方向是正确的。”董韶军擦了把汗,张猛给他移了把椅子,他微笑着坐下了。

    “准确率有多高?”马秋林很慎重地问。

    “百分之九十以上……粪便的样本对比,有三个样本和失主杨收麦家牛圈里的样本几乎一致,原因在于他们家这段时间用玉米芯喂牛比较多,粪便样本里检测出了很多没有消化的玉米芯残片,全村其他圈里的牛粪残留没有这么高……还有两个样本和李王兵家里牛圈里相同,这点是通过麦秸纤维的残留确定的,他家的麦秸沤过,纤维比正常的要短,大部分已经消化……另一家我没有找到对比样本,不过根据这几个雷同的样本,基本可以肯定,牛就是通过这条路消失的。”董韶军道。第一次学有所用,再累对他也是一种振奋。

    马秋林听得频频点头,众乡警听得凛然一片,能从牛粪找到这么多证据,也算是仙人了,即便就不苟言笑的王镔,对于这个腼腆不多话的年轻人也多看了几眼,满眼都是佩服。

    “我给大家说一下我和指导员的发现。”马秋林清清嗓子道着:“29号,也就是前天,天气睛朗,村里大多数农户都把牛赶出去放放风,这儿的饲养习惯一般是冬春圈养,夏秋放养,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关在圈里的,前天也就是天气好把牛赶出去啃啃沟里坡上的残草而已……谁知道,案子就这样发生了。”

    马秋林娓娓道来,当天放出去的牛有三十多头,以这里的放养习惯,很少有人管,一般就不管,天黑牛也能自己找回圈里,可当天有四头没回圈之后,村里人就急了,连夜在四周山上找,遍无所获,两人询问时侧重于在案发以及案发前的时间里是不是看到过陌生人,可恰恰让他们不解的是,这里发生的情况和观音庄类似,居然根本没有见到过陌生人。

    “大家看到村里的地势里,出村一条路,村子在山凹中间,四面环山,坡地长,冬天时间,树稀草稀,眼力好的,就对面山坡上有只兔子,也能看到吧?”王镔叹着气道着:“可我和马老寻访了三十多户,上百口人,有晒玉米的、有烧沤肥的、有砍柴的,奇了怪了,就没见个陌生人,牛就丢了。”

    对呀,老马识途,老牛认路,牲口的方向感比大多数人要强得多,既然走失不可能,那被无限接近于被偷的可能性了。

    “对,症结就在这儿,大家集思广益一下,牛是怎么被偷走的?这个对于找到偷牛贼很关键……虽然这里离二级路直线三公里,可要翻山越岭,路长大家走了,有十几公里吧?这么长的距离怎么把牛带走?肯定不是杀了,要杀牛了,不可能什么没留下;我本来想是牵走,不过根据村里人介绍,这牛不是那么容易牵的,陌生人想近前都不容易……我亲自试过,你到它跟前,它就跑,牵牛鼻子走只是一个说法,想把绳子穿进它的鼻子,恐怕没有那么容易,你首先得接近它,对吧。”

    “也不是不可能,了解牛脾性的人,应该能办到。”王镔插了句嘴。

    “对呀,这就反应出第一个特点来

    分卷阅读37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