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独家记忆 作者:木浮生

    分卷阅读18

    惊艳上市价:6888”。

    右边的广告则是某个国内著名品牌机,广告上则是一个黑色的台式机,简单的写着“迎圣诞学生震撼价:3999”。

    彭羽不服气地说,“但是我听说,左撇子容易出天才,特别是抽象思维和数学计算方面能力特别超常。”

    我不禁讪笑,“得了吧,计算能力再强,快得过计算器?”

    彭羽鼓着腮帮子说:“那可不一定!”

    我随手指着窗外的那两幅广告上的数字,苦口婆心地对彭羽说:“怎么不一定,难不成6888乘以3999谁还能一口气算出来?”

    正在我俩又要喋喋不休地争执下去的时候,却听慕承和在旁边淡淡地回答:“27545112。”几乎是不假思索。

    “呃?”我和彭羽同时愣了下。

    “我说,答案是27545112。”他对着目瞪口呆的我们,又重复了一次,那口气真是清风细雨极了。

    吃过这一顿饭后,慕承和瞬间成为彭羽的顶级偶像。彭羽走在路上一直拉着慕承和不知疲惫地说这说那,问东问西。

    幸好,我和慕承和之间清清白白,而彭羽虽然对慕承和的崇敬之意犹如滔滔江水,但是他是男生,完全可以脱离嫌疑。

    不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那句耐人寻味的名言——三人行,必有奸情。

    四、左撇子vs右撇子

    1、

    大一刚刚进校,我们辅导员就告诫我们,也许和其他文科学科比起来学外语算是比较苦闷的。

    大一、大二虽说不是每天早上都有第一节课,但是我们却是必须在七点半的时候到教室上早自习。

    每当天还是擦亮,就能看到外语系的同学手拿豆浆,戴着耳塞,听着收音机走在校园的林荫大道上。

    在宿舍通往四教的途中,有一片桂花林。我们作为新生入学正好是金秋,于是清晨这么走过桂花树林,还带着对大学新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前途的希翼,那时自己真觉得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我曾经也是这么一个有志青年,但是随着新鲜人成了老油条,人也就渐渐地懒散下去。

    有时候,我都觉得我们四个人懒惰起来有些人神共愤。

    若是周末或者星期一和星期二早上没有课,全寝室都不想出门,但是又饿得慌,于是会靠猜拳来派一个人去食堂买早饭。若是熬到中午都还不想出门呢?那便再猜拳……

    我们离三食堂最近,所以一般在此地活动。靠近食堂门口那个卖豆浆的地方,堆了个大桶,一人打卡,一人舀豆浆。那个舀豆浆的人特别奇怪,要是自己带杯子来,无论你带多大的容量的,都会给你打三分之二杯,无可动摇。

    于是,我们便用那种装1.5升的杯子,打一杯回去可以做成四人份。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最近变成大家都窝在寝室里看小说、看电视、玩电脑、背单词,连中午饭也懒得去打。怎么办呢?继续猜拳。

    一般情况下就属白霖最倒霉。

    今天,又是她。

    她拉住我可怜巴巴地说:“小桐,跟我一块儿去吧。”

    我看她一个人拿着四个饭盒,是挺凄凉的,便陪她一起。

    她和我各拿两个饭盒排在三食堂的两个打饭点。

    幸好还没到十二点,排队打饭的队伍不是特别长。轮到我的时候,我看着食堂师傅一弯腰,舀了一大勺饭,然后拿着勺子的手抖一抖。他看了看,貌似不满意。于是再抖一抖,几乎抖到没啥米的时候才朝我饭盒里盖下来。

    我又刷了一次卡,又递了个饭盒过去。那师傅故技重施,这次装给我的比刚才还少。

    我瞅了瞅左手,再瞅了瞅右手,哭丧着脸说:“师傅,您看我都瘦成这样了,才给我这么点饭,您忍心么?”

    那师傅瞧了我一眼,极不情愿地又加了几粒米,随即摆了摆手,高声对我后面说:“快点,下一个。”然后他在嘴里嘀咕:“就买四毛钱的饭还想要多少?”

    听见一个排后面的男生笑出声,我顿时回头剜了他一眼。

    可是,就是我这么走了一趟,把白霖的饭卡给搞丢了。我着急地回忆来回忆去,就记得我打饭的时候,第一下用我的卡刷的,第二下是用白霖的卡刷的,然后就再也没见到那张卡了。白霖在上面存了很多钱,我是怎么都赔不起的。

    白霖不在乎地说:“没事儿,丢了就算了。”

    我依然急急忙忙地拉着她去后勤处挂失。

    那个办业务的老师说:“英语系大三的白霖啊,刚才还有人来查来着,说捡着你的卡了,查了你的信息正要给你送回去。”

    我俩对视一眼,真好,居然遇见雷锋了。

    晚上又是慕承和的俄语课。

    教室里开着暖气,加之人又多,而且紧闭着门窗。他讲了一会儿课后,大概觉得热,便将袖子卷起来。做完这个动作以后他准备继续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单词。

    没想到,他居然用的是左手。

    他转身背对着我们,写了一个单词以后,也许自己才意识到左右问题,于是手势一顿,停了几秒钟以后还是接着继续写。

    我知道,要是他就此换手,反而会引起大家注意。

    他写完句子,回身面对教室,这才将那只粉笔换到右手。大家都在埋头记笔记,就只有几个人还呆呆地坐着,我便是其中之一。

    刚刚的那个细微状况,几乎没有人发现,要是我以前不知道他的这个习惯,也同样不会察觉。

    其实,我觉得慕承和他大可不必如此,让同学们知道以后无非是大家背地里议论下,然后反而会在他的魅力值上又加了一分。

    越特别的老师,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慕承和似乎察觉到我在盯着他看,于是朝我微微一笑。

    我一愣,埋下头去,慌忙地拿笔写笔记,可惜写着写着开始神游。我想到慕承和做的那道数学题:3999×6888=?

    小时候我背过九九乘法表。后来大一点又背平方表,类似于一口气说出11×11,12×12,13×13……之类的乘法,那纯粹是我们以前的数学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心算能力而做出的额外要求。

    “有没

    分卷阅读18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