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咬定卿卿不放松 作者:顾了之

    分卷阅读37

    都是,才道:“你出去。”然后接过了他的手巾。

    陆时卿能怎么办呢,见天色渐暗,给她点了个烛,便灰溜溜去了外间,半晌,听见里边传来喷嚏声响。他眉头一蹙,敲了敲槅扇以示疑问,果不其然听元赐娴哭丧道:“我穿什么呀……?”

    他低咳一声:“木施上的衣裳……也是新的。”是新的,不过是他原本准备换的。

    元赐娴看了眼,揉揉鼻子咕哝道:“不行,穿你衣裳回去,我阿兄会打断我腿的,你得给我弄身女装来。”

    *

    陆时卿最终找了陆霜妤帮忙。

    元赐娴在她险些掉了下巴的神色里,接过了一身崭新的秋衣,换上后憋屈地回了府。

    翌日,陆霜妤不情不愿地到元府探望她,问她是否感了风寒。元赐娴可没这般娇贵,却因瞧出她是奉兄长之命前来,便故意擤擤鼻子,打了好几个喷嚏给她听。

    果不其然,当日傍晚,陆府就差人送来了一堆药。

    接连几天,元赐娴都没再往陆时卿跟前凑,预备装个病,叫他好好歉疚一番。直至七月半,徽宁帝在罔极寺躬身主持盂兰盆法会,钦点了元家兄妹到场,她才与他打了个照面。

    佛教传言,盂兰盆节是解除亡亲苦厄之日。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佛教兴盛的大周,下至百姓,上至皇室,都会在这一天设斋供僧,去往寺庙超度、拜忏,也祝愿在世的亲人延年益寿。

    罔极寺是专供宫廷朝礼的皇家寺庙,位于长安城东北的大宁坊内。元赐娴得了圣命,身着玄衣,与一众皇室子弟一道随驾,跟在帝王车舆后边徒步而行,远远便见佛塔耸峙,日出的金光洒在塔尖,笼罩得整座寺院巍峨而肃穆。

    元赐娴是宗室女,非正统皇室,因此挨在队伍后方。当然,比陆时卿等一干文武官员靠前一些。

    到了罔极寺,圣人的车舆落了地,金吾卫开道,一路引众人往庙内道场去,前方,七面写有大周历代帝王名号的巨幡猎猎翻卷。

    四下寂静,甚至能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朗朗诵经声。

    跨进门槛时,元赐娴瞧见前边徽宁帝的步子不知何故顿了一顿,等上前,才见地上躺了只奄奄一息的秋蝉,想来他方才约莫是在避开它。

    倒非圣人真有如此仁心,而是眼下这等场合,杀生是触犯祖宗的大忌,将为大周招致祸患。这样一只小小的秋蝉,倘使是圣人不小心踩着,尚可只手遮天,若换作旁人,或将换来杀头的罪名。

    元赐娴扯扯一旁元钰的袖子,示意他脚下当心。

    这盂兰盆法会的第一项仪式便是将祖宗们迎入道场。

    庙内道场布置开阔,正中一张数丈长的祭台上整整齐齐摆了供品,正前设一只硕大的青铜祭鼎,里边盛满香灰,旁侧站了大周贵人圈里最有名望的虚圆法师,及其名下几个出色的僧人子弟。

    金钟撞鸣,传来三声清音,宫人们高举七面赤底玄字的巨幡入内,徽宁帝紧随在后,从僧人手中接过三柱细香,照虚圆法师口中悼词祭天礼拜,接着便轮到后方诸皇亲,拜完一个,退出一个,再进一个。

    皇亲数众,如此一阵过后,元赐娴已等得百无聊赖,只好盯着前边贵人们的后脑勺发呆。倒是郑濯上前的时候,递香的僧人手一抖,不小心将香灰撒落在了他的手背,叫她神思一下归了位。

    这新鲜的香灰该是滚烫的,僧人一惊,慌忙就要请罪。郑濯却打个手势止住了他,大约是不愿如此场合多生事端。

    元赐娴觉得奇怪,为何其余人都好端端的,轮着郑濯就出岔子了。

    她心生疑窦,想找机会查探一下他的伤势,等他自道场退出,经过她身侧时,便从袖中取出一瓶药膏,拦下了他。

    她之所以随身携带药膏,也是因怕被香灰烫伤,有备无患的缘故。

    郑濯微微一愣,见元赐娴指了指他的手背,朝他比出个口型:擦擦。

    他笑了笑,无声回她一句“多谢”,继而抬手接过药膏,涂抹好了再递回给她,朝她颔首示意别过。

    元赐娴不动声色瞧了眼他手背上的烫红,也朝他略一颔首,回头目送他离去,却突然对上一道寒芒。

    文官队伍里,一身祭服的陆时卿正望着她,一双斜挑的凤目几乎眯成了一道缝。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冒个泡,方便我群发红包哦。下章更新时间还是明晚0点,很抱歉入v前三天比较不规律,之后就会恢复正常。今天份的狗粮,祝各位用餐愉快~\(^o^)/~

    第26章 026

    实则元赐娴的气早就消了。陆时卿此人,她是不奢望他低声下气道歉的。他能拐着弯托陆霜妤上门慰问便已难得, 何况当日那茬, 说到底也算她的过错,因此她晾他这些天, 并非当真不愿理他,而是走了个“战术”。

    正如此刻,她瞧见他冒火的眼神, 偏不给他好颜色瞧。玉指一伸,将碧绿的瓷瓶捻着转了一圈, 确信晃到他眼了, 才缓缓收回袖中。

    陆时卿心中冷嗤一句“幼稚”,理了理衣襟, 目视前方, 神情倨傲。

    元赐娴便也扭过了头来,暗暗垂眼回想郑濯的伤势。

    方才凑近一瞧, 她发现, 僧人失手抖落的香灰大多撒在他袖口, 手背处则十分轻微。如此一点烫红,于武人而言不过像被蚊虫叮了一口,真要说是谁刻意为之, 似乎没什么道理。

    她想,大约是她过于关注郑濯,杯弓蛇影了。可等了一晌,当她打消疑虑, 上前去接僧人手中的细香,却复又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这细香的味道,与郑濯身上的香灰不一样。

    她伸出的手一顿。给她递香的僧人也是一愣,却见她很快笑了下,仿佛什么也未发生,接了香去到祭鼎礼拜,继而退出了道场。

    元钰先她一个作礼,出来后放慢了步子等她,见她跟上,偏头小声问:“方才何事?”他注意到她有一瞬停顿。

    此刻人多眼杂,元赐娴摇头示意无事,待去到举行下一场仪式的大雄宝殿附近,才压低了声道:“阿兄,你闻闻这香灰。”说着抬起袖子来。

    刚刚作礼时,她趁僧人不注意,掸了掸细香,留了撮香灰在袖子上。

    元钰低头一嗅,不明所以道:“有何不对?”

    “阿兄拿到的细香,与我这袖子上香灰的气味,及祭鼎里边的,想来是一样的。”

    他点点头。

    “可六皇子身上的却有些不一样。”

    元钰知道她这妹妹五识素来灵敏,却到底心存疑虑:“如此细微差别,你可会闻错?”

    元赐娴摇摇头道:“当真不一样,大抵都是佛香,却混了些别的什么。”她皱眉回想一番,“我好像在滇南哪处闻过这气味。”

    分卷阅读37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