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2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帝王之友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卷阅读125

    正苗红将门世家之子,黑的更是深不见底。

    不过陆双留在崔季明身边也有他的打算,他心里头对于昭王殿下的去向也有了个大概。

    之前陆双还问:“你确定不用给贺拔庆元递信?他要是真被阿哈扎给算了怎么办?”

    崔季明笑:“就你这话瞧不起凉州精兵的口气,我都想揍掉你的几颗大牙。”

    这会儿两人走出院落,播仙的冬天冷的要人命,崔季明里头套了一层薄甲,外头是宽袖黑衣与红色披风,几乎是一身秋日的单裳。

    一阵寒风卷着雪渣飞过,她也不觉得冷,从眼睛到掌心传遍一股化雪的热气。

    陆双这个把月,也算是洗掉了一层黑皮,虽胡子拉碴,头发如烧过的草杆,好歹是比崔季明想象中要年轻,干净了几分,那种玩世不恭又浪荡闲散的味儿更是挡不住了。

    她提了一把半人多高的横刀,撑在地上正要出门,却忽然见着亲兵中一人踢着雪携着风冲进来,还未开口,外头一匹黑马停在了院门口,上头摔下来一个黑甲将士。

    崔季明连忙挥手让几名亲兵上来扶人,那黑甲士兵面上浮着一层没血气的青灰,眼睛抖了抖看见崔季明正要开口,她却先道:“扶进屋里去!”

    “三郎,等不得——凉州……”他要开口,崔季明不管不顾,命一帮人先将这报信的将士抬进屋里去了。崔季明这才回头对陆双道:“陆兄,还请您先回自个儿屋里自酌两盅,睡个晌午觉,若有出门的意思,我回去请您。”

    陆双抬了抬眼,两手往后脖子一抱:“是是,军报紧急,我等小民可不敢参与这掉脑袋的事儿,还请崔将军先行一步。”

    崔季明却一拧眉,对于这“崔将军”的称呼相当厌恶,恨不得将三个字儿从耳朵里挖出去,才进了屋。

    看着她跟一团火似的身影走近门内,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将一条细长的冻的跟铁似的麦芽糖塞嘴里,嘬着往后头院子走。

    这崔季明倒是忌讳的很,她自己也对于她那略显尴尬的身份很有自觉,不过是叫了声崔将军,她那狂狼放肆样子下头的一点担忧就全给抖了出来。

    阿穿从后头端着个温热茶壶走过来,低声问道:“双爷,可要我去探一探风口?”

    “探什么,你觉得自个儿出的风头还不够是不是?”陆双夺过她手里的茶壶,也不嫌后头要用的人恶心不恶心,嘬着壶嘴就灌了个热浪卷席四肢,打了个嗝道:“用脚趾头也能想到,是突厥围了三州一线。”

    “那咱们的人在这陇右道日子就不好过了,前一段时间先生不也是送了信来,既然长安有位,咱们不若提前往关内撤?”阿穿用袖口潦草抹了抹壶嘴。

    “都是命扎根在这儿的平头老百姓,怎么撤。”陆双摁了摁阿穿的脑袋。

    阿穿还要再问,陆双却不肯说了,将口中的麦芽糖咬的嘎嘣脆往后院去了。

    阿穿去了前头,将茶壶塞给唯一可以进屋的哑婆,屋子打开了一道门缝,崔季明正坐在二三十个亲兵最中间,表情严肃,手里拿着两个酒盅做兵马,以桌案为沙盘演示着。

    “你说有十万围在这一线?袭击凉州的有多少人?”崔季明皱眉。

    那冻的手脚僵硬的报信兵靠着暖炕总算是面上有了几分人气:“初次出战凉州的约有一万五千人不到,但是那日恰好起了风雪,别说突厥这几十年了,纵然是蠕蠕的时候,也没有几个敢白毛风的天儿出来打仗的!将士们根本就看不见风雪中来的军队,也没有做好准备,凉州大营损失惨重。”

    “蔡将军要你们撤了么?”崔季明相当熟悉三州三位将军与二十一军总管,在凉州这一线混的时间,甚至有可能比几位亲兵还要久。

    “我走的时候太急了,蔡将军命我将消息送给大帅去,所以……”

    “我怕的是蔡将军那倔驴一样的脾气,旁边甘州不敢轻易围援,他除非从中原抽兵,否则怕是会战到损失过半。”崔季明伸手在桌案上点一点,又问道:“你倒是去通知贺拔公有何用,贺拔公也回不去,纵然是想请三军虎符回去,还不若找皇上来得快。”

    “蔡将军与尉迟将军、王将军共同送来了一封信件。”说着,那报信兵从铠甲内贴身处,抽出一张红标的信封,崔季明连忙打开,展开后两眼扫过去半天,面色越来越沉。

    “是战况不佳么?”旁边几个亲兵看她面色不对,连忙问道。

    崔季明扫了半眼,心下骂了一句:荒唐!

    她合上军信,握在了手中:“此信送不送去都没有意义,这不过是一封打算先斩后奏的慰问而已。”

    她说着,就要将那信件凑到屋内的烛火上,报信兵吓了一跳:“三郎!这是标红军信,烧不得!您触这道军法,是要了命的!”

    旁边一圈亲兵也是吓得跳起来,伸手就要来夺。

    第48章

    崔季明纵然是贺拔庆元的亲外孙,可也不过就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平时在军里也不像个稳妥的,他们自问十三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哪儿捏泥蛋玩儿呢!

    崔季明住了手,却不是因为他们,她手指往回一缩,将信封塞进衣领内:“我先收着。这信上的内容,不过是将战况通知贺拔公而已,但上头三位将军的口吻和花押容易得罪圣人,若是官驿路上有个什么闪失,这信落出去,贺拔家仅剩的脑袋不够掉的。拿纸笔来,我抄篆后你再去送给阿公。”

    下头的人果然拿来了笔墨,那墨被冻的都磨不动,倒了热水到砚台里,蒸起来一团雾气。

    崔季明笑骂跟汤水似的砚台,道:“这会子可算是知道什么叫‘幕中草檄砚水凝’了。”

    在座亲兵,会写自个儿名字的都不超过一只手的数,磨墨这事儿自然也是做得一塌糊涂,崔季明蘸着他们溅在桌上的墨,在一张草纸上头,将蔡将军临危受命握不住笔的狗爬字儿学了个十成十,简略了一下焦急的战况,请贺拔公极速回大邺,语气中满是大军压头的不安,还带了点蔡老头死不退缩的倔脾气。

    崔季明拎起来信纸,得意的吹了吹,觉得自己这封信写的真是才华横溢,周围却没有一个看得懂他写的啥的,顿时有些无趣,叠好了递给那报信兵,贴上红标:“若是我阿公拆了这封信,你就私下告诉他,这封信是我写的。他找不着你的事儿,顶多回头打断我两条腿。”

    那报信兵被暖炕热的浑身瘫软,手却抖的如雪天光着身子骑马:“三郎、私动标红军信,真的是死罪,这都是没得商量的

    分卷阅读12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