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3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帝王之友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卷阅读134

    她无奈的挑了挑眉毛,没有细说。

    手下是她熟练到极致的贺拔庆元狂狷的字体。

    突厥若是做出以大军压境的样子,便要在最容易局势混乱、敌人状况无法辨明的冬雪时节,逼压三州咽喉,又驱赶乌合之众的铁勒各部去打丰州,在加上殷邛集结府兵攻打靺鞨,这北方边界整个状况如同落入蜘蛛网上。

    而丰州重地,铁勒各部必定会最先被击溃。

    三州一线压力最大,气候条件也最恶劣,虽然凉州被压,但甘州、肃州为了防西部,根本不能轻举妄动,最好的做法就是中原调兵支援。

    不论是三州三位主将、还是贺拔庆元,都将这三州咽喉,视作最重要的阵地,一旦失去可能北地都会陷入险恶,他们就算用最有保障,最不计后果的方式,也要守住三州。

    而殷邛并没有打过仗,也十几年没有离开过皇宫。

    他在位这些年对战事,明显表现出了谨慎到龟缩的风格,在他看来,三州一线咽喉纵然重要万分,可西北有突厥、东北有靺鞨,中原就在长安北部,是绝对不能调走的!

    调走后,若是有任何误差,突厥大军从丰州直入长安怎么办、靺鞨大胜府兵冲入关内会如何。这种可能性,在贺拔庆元与夏将军他们眼中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突厥根本没有那种兵力,丰州纵然调走部分外军,有阴山在,也绝对守得住。

    可他们也要说,是几乎不可能,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殷邛就是不肯接受这个千分之一的可能性,他是踏过无数阴险诡计走到皇位的,这种人对于最差最不可能出现的场景,也会做好准备。他骨子里就就没有武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也经不起任何的差错。

    以贺拔庆元看来,纵然是得罪皇帝,调用三军虎符,也必须要守住凉州。

    如果摩擦必然会有,那就迎面之上。

    大邺疆土比身家性命更重要。

    所以他之前从凉州大营带兵走的时候,就留下了三军虎符,要三州诸将在极为关键的时刻,决定到底是否使用虎符,驳圣意调用北地外军。

    贺拔公对于手下将领,一向放权,他认为军队应当根据当时的情景做出一定的自主行动,有这样的机动性,才能保证在局势复杂的凉州不会被自身规矩桎梏。这种做法,在几十年间赢得了大大小小的战役。

    这次贺拔公要去军信都半个月才能来往的波斯,半个月都够亡国了,他又信得过三位将军的决定,把三军虎符留下也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底牌。

    于是,崔季明上一封看到的红标军信,就是三位将军联名决定,如果俱是继续恶劣,将使用三军虎符从中原调兵。

    当然,这种前提是,真的有突厥大营压境,有这种危急。

    崔季明如今却心里有了个判断。

    她认为突厥并没有十万大军压制三州一线,若真是有,恐怕现在三州都已经陷入鏖战,而不是只有最靠近中原的凉州遭强攻。

    而且白毛雪的时节出征,突厥境内甚至比三州还要严寒,很可能会有部分兵折损在境内,这不像是突厥人的做法,他们非挑到这时节,一是之前所说的为了用风雪迷惑视线,二则是贺拔庆元离境如此之远,也没有第二次的机会了。

    这一开始只是个猜测,更让她相信自己想法的,便是突厥竟然还有兵力突袭南道。

    他们想要集结南道的众部落,往东去攻甘州,再替局势加一把火。

    若是真有十万突厥压三州,这种做法完全就是没必要的。

    她心里大概明白了。

    突厥人竟然也知道贺拔庆元将虎符留在了凉州大营,整个计谋,其实出动的很有可能就只有一两万突厥兵,其他都是各个部落驱赶前来的弃子,为的就是让夏将军他们使用三军虎符,调遣中原外军,引炸殷邛与贺拔庆元之前的争端。

    崔季明脑子转的飞快,她甚至想到,很有可能夏将军调遣中原外军后,突厥军队便从凉州消失,直接扑向中原,攻打丰州,将殷邛吓个半死,然后跑回突厥境内。

    殷邛绝对会想杀了调走中原外军的贺拔庆元。

    到时候可以找的理由太多了,比如竟然敢将三军虎符留给手下将领,比如曾经大肆放权给下属。

    这些事情,若是打了胜仗,可以被勉强称作“治军风格”。

    若是输了,那就看殷邛的手段了。

    殷邛要是个丧心病狂的,贺拔庆元下狱都有可能,若是个谨慎又懂局势的怂包,最起码也会收回三军虎符,要贺拔庆元在家休憩个半年。

    那等到春夏,草黄马正肥的时候,突厥再来打,这北边就不再是铁板一块了。

    这绝不是该是突厥人的脑袋想的出来的手段。

    而且能想出此等计谋之人,需要对殷邛的想法、对贺拔庆元的行事风格,对三州状况都十分了解。

    这样的人会在突厥人帐下?

    崔季明脑子里浮现了一个另她胆战的人选。

    他有那种本事,却没有这样做的动机啊……

    崔季明低头将信件写完,将帅印粘上墨汁,扣在信件最后。

    贺拔公早之前的猜测虽然并不如崔季明如今脑袋想的这般详细可怕,但他也说了若有的大概解决方式,将这枚能代表他本人的帅印留给了她。

    崔季明信上写的便是,要夏将军先拖守凉州大营,骚扰突厥,按大军不动,一旦守不住,退居关内。天寒地冻,突厥守不住凉州,日后等他归来还可再夺回。

    绝不许调用中原外军,更不可使用三军虎符。

    崔季明心下却道:阿公这推测,怕是路上才想出来的,到了播仙,他才将帅印拆开交给崔季明。

    若是早有此想法,一开始就不会留下三军虎符。

    而言玉离开大军,便是在这路途中的事情。

    她甚至不敢多想下去,潦草的将信一折,递给周宇,疲惫道:“你去吧。官驿应该还没有断,你不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这封信交给夏将军。不要说是我送过去的,要说这封信是贺拔公写的。”

    听了后半句,周宇有些犹疑,又看了一眼桌案上的帅印,才点头。

    他快步走出门去,崔季明已经可以听到了城墙边的声音,转头看向俱泰:“你到底想了个什么法子,能让我离开这里。”

    俱泰不知道从哪里搬出一套纯白色的女子胡服,露肩又轻薄,单看衣服就能想象到女人穿上后的香艳。他又拿了两个大白馒头,放在了那胡服上。

    俱泰:

    分卷阅读13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