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6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帝王之友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卷阅读167

    ,耐冬已经知晓他时不时的离宫,便替他收好了外衣,而殷胥再也没有睡着。

    他……很难说自己心里的感受。

    殷胥恨不得是自己瞎了。他反正四处都有的是宫人,这辈子没出过长安,活着跟瞎了也没有区别。为什么他回来了,却要崔季明付出了这种代价!

    如同前世崔季明跛脚后,仍然一派乐天模样。她虽然明显双眼不可视物,说话却仍然很诙谐活泼,仿佛并不觉得影响。

    殷胥默默躺在床上,两手交叉放在身上,他强压下自己心里迷茫甚至自觉荒唐的悲观情绪。他必须要想接下来该如何。

    治。一定要治,纵然是只能好一点,他也要找遍名医来给她治!

    对,听乞伏说龙众中,有一武功高手双目失明,他肯定懂如何在这种状况下利用自己的武学,要他来教崔季明才行!

    还有……

    他还要做些什么才好!他要拼命想着努力做点什么才行!

    殷胥甚至忍不住想,若是真的……朝堂、边境,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去,只有崔季明会一直遭遇各种各样的危险,那他回来到底值不值?

    在前世二十二三岁的时候。殷胥心里还是有一股信念的,他还认为要拯救天下,要保护百姓,要改革富强,自己再怎样也无所谓,但一定要有个平定的天下。

    然这种信念与热情在短时间内几乎都被消耗殆尽。

    他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每一个眼神都会引来无数的盘算猜忌,前赴后继的人利用他的性格与行事来达到各自的目的,绝大部分人太过关注眼前的利益,部分无伤大雅的改革也被当作战场,他每前进一步,都有无数人在淤泥中抓住他的脚往后拖去。

    殷胥有时候感慨,或许也是他没能力,太年轻。或许像高祖、显宗那样的人杰就不会被这样桎梏。

    可他也不知道方向在哪里,纵然是崔季明,对于皇帝也不能有太多的主观影响。

    若非要说,前世崔季明那句说进了他心里:家与国、人与族,一切皆有气数,天下没有永昌的国朝。

    他或许改变不了什么,大邺到了十几年后指不定依然千疮百孔,与此相比,是不是崔季明更重要呢?

    此生怕是也不过能活到二十五岁,他为国尽过力,却还未对她尽过心。是不是活一天,就给她一天的平安,会更无遗憾呢?

    殷胥其实很容易就能想出是谁毒瞎了她的眼睛。

    正因,所以他才明白崔季明会如何的难过。她与言玉笑着相依偎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几个月后便是她一个人受伤回来。两辈子加起来,能让崔三划作自己人的也不过那几个,言玉至少曾经是她相当依赖亲近之人。

    前世言玉叛国通敌,崔季明从未将这些事跟殷胥吐露过一个字,怕也是担心崔家卷入前代人的纠纷中。可当崔季明在战场上,知道是幼时依赖之人设下计,将她与她的兵一次次置于死地,她会如何去想。

    她在战场上不要命般的一往无前,是不是将杀死言玉作为仅存的信念。

    言玉前世得到了北机这四个老头老太太,是不是为了处理和北机的关系,先在长安发展势力,耽搁了几年才去的大邺。如今殷胥得到了北机,言玉比前世早几年就去了突厥。

    他甚至想,言玉毒瞎她不就是想让她回来,那前世她从马背上跌下来重伤不治,会不会也可能跟言玉相关。在崔季明归建康后,突厥的攻势变得疯狂起来,两年内绞碎了朔方最后的防线,或许是言玉想着崔季明不在,根本就毫无顾忌起来。

    前世毁大邺的不是一两个人,但俱泰与言玉显然都曾是其中最大的推手之一。俱泰如今留在了西域都甚至不在长安,显然不会重复前世的路子。

    那他下一步就是要杀了言玉。

    更何况言玉背叛了她,伤害了她。她前世流过的泪,断了的腿,莫不是跟言玉有直接的联系,想到前世最后一日,崔季明有些踉跄的跛脚,却满是笑容的和他走在城墙上,殷胥几乎觉得无法呼吸。

    这仇隔了一世,他也要报。

    殷胥睁着眼睛,一直到了天亮,今日有小朝会,他要去早起听朝,不一会儿耐冬便走了进来,往暖炉里多加了两块细炭,准备好了热水,几个黄门一并围上来,替他换衣梳头。

    天微微亮,外头是一片稀薄的淡蓝色,屋内点上了不少灯烛,殷胥擦过脸后坐在模糊的镜前,耐冬替他将头发梳开,他轻声笑道:“殿下头发长得很快,又黑又直,半年前刚到山池院的时候头发才到背中,现在已经快到腰了。”

    殷胥想起前世崔季明特别讨厌她自己的一头卷发,总是羡慕不已的将他头发缠在手指上,甚至她还异想天开的要用滚烫的铁板把她自己的头发压直。

    殷胥仿佛觉得精神耗尽,吃力问道:“今儿可有什么消息。”

    “已经快正月末了,下月就是春闱,这会儿各家要考进士的名单似乎也要出来了。只是今年连逢冻灾、突厥压境与靺鞨入侵,怕是不会太顺利。不过听说今年,怕是状元要落在裴家那位国子监中的裴祁身上。”耐冬手中捏着梳子,手指像给墨池拨出层层涟漪般穿过殷胥的乌发。

    殷胥点头:“他最近风头正盛,科考进士如今才刚刚有了糊名的制度,不过内定的成分仍然很多,他纵然是状元也并非如登龙门般。走这条路子,怕是不想太依靠裴家的大树吧。”

    耐冬又道:“听闻突厥那边局势已经好了很多,但具体的状况怕是殿下上朝的时候才能听到更多。奴这里听说贺拔庆元用军法惩治了他那外孙,原因似乎是崔家的三郎私动了红标军信,若是个普通的士兵,绝对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崔家将崔三郎接回家,贺拔庆元似乎也不许她再踏入国公府,颇有些不认人的架势。”

    殷胥没听过这个消息,凝眉思索。

    她明显活蹦乱跳,根本没有被打个半死的样子。但消息既然传出来了,是贺拔庆元怕有些事情最沾到她么?

    耐冬以为他不关心,继续往下说了宫内几位娘娘最近的动态。

    说来,若是殷胥真的十几岁,怕是不肯用耐冬这种心中藏了不少事儿,又曾做着几方细作的人。可殷胥前世在朝堂上,所有能用的人都是这样的。

    他们有能力,有自己的谋划,或许私下有各种错综复杂的目的。但殷胥早明白,自百姓至官员,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小算盘,都是两面做人,他能摸得清对方的脾性和能力,有些事情心里有数,且就放手不管大胆用人便是。

    殷

    分卷阅读167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