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9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帝王之友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卷阅读492

    在鸡贼,她南北乱跑,居无定所,不给他回信怒骂抱怨的机会。而后再不断的嘴甜说些话,使他刚气恼起来,夜里翻来覆去的时候又是思念更多,第二天只记得她几句甜言蜜语,忘了自己的愤恼。

    崔季明:“我估摸你头发长得很长了,还是别剪的好,多可惜呀。如今在外,没人能给我梳头,还要靠自己,估摸着梳头技术大涨,日后进宫给你当个梳头娘子还是可以的。”

    听她这么说,殷胥忍不住抬手想捏捏自己头发,到底有什么值得某个人心心念念的,却只摸到了发冠。

    他虽然年纪不到弱冠,但毕竟是圣人,还是需要用小冠将头发罩在其中。

    崔季明:“因最近总是在路上,附近许多地区都在内乱,大大小小的仗打不完,不得不宿在荒村野庙内。梦里老是你一会儿恼怒、一会儿高兴的叫我名字,我被你喊得一下子惊醒过来,正巧发现附近有兵队摸到附近,时间恰来得及我反应逃走。一路毫发无损,应该有你的功劳。”

    殷胥读的只觉得又甜蜜又……担忧。

    她就是不肯说日日夜夜都想他,如此迂回,表达的不还是同一个意思。

    只是她几句话也掩过太多事情,如何杀李治平、如何逃出升天,只字不提,一路估计是比行军还苦,边逃边走,就让她用几句话概括了全部。

    崔季明又道:“我下一步打算去山东河朔,怕是很难递出信来。我不该瞎承诺,说什么一个月送一封信给你,结果又做不到,白白让你期待。不愿意去承诺,也是因为我的确不是个很有定性的人,很难做到,你又很容易当真,老是被我所骗。”

    殷胥忍不住低低抱怨出声:“也是知道自己没定性啊……”

    这话刚说出声,他才猛地回过神来想起王禄还在殿内,莫不是将他神情都看了去,抬起头来才发现王禄早已悄悄出去了,他竟没能发现。

    “不过总有些事情要给你承诺,之前第一次信中写到对河朔山东一地的对策,实际只说了一半。我当时心里便有计划,只是具体可能要去了河朔才能知晓。如今十七,离弱冠还有三年,我觉得我还是有时间将山东河朔打包着当生辰礼物,赶上一波。”

    什么?!

    她打算自己去山东河朔!

    难不成杀了李治平也不愿回长安的原因,就是想要从内部去在河朔立足?

    她……因她知道,大邺如今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平定。

    而放河朔先攻南方又是不可能,毕竟南方如此广域,一时出动大量兵力难以及时收回,关中空缺容易被河朔先攻。她也是想到了这点,才觉得收复河朔才是重中之重么?

    会几年不得相见么?毫无根基与那些骄兵、豪强为伍,她若是身份暴露,怕是就要难有活路了吧!

    崔季明在这样一张薄纸上,没写什么计划,最后只说了几句:“今年生辰宫中有薛太后、有泽,也算是有人陪你,若是你孤身一人在长安过生辰,我必定是不论如何也要赶过去的。纵然最想见你,但是就像我身边也会有友人,还是要将精力放在身边人,手边事上,我们也不是只有彼此。”

    “可惜,十七岁多生嫩的年纪啊,今儿吃不到,不知道再放两年,会不会少了鲜劲儿啊。”

    啊喂——

    殷胥猛地脸红起来。

    最后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难道再长几岁,她还要嫌他老了么?

    崔季明就总是感慨他年轻,果然……她还是很看重年纪的吧!明明她更年长半岁,怎的就有一种他再过几年就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他没有嫌她大半岁就不错了!

    她要是真敢当面说他年岁长了不如当初,他就一定不能服软,要拿某人心心念念的胸前那点事来说痛她不可!

    这封信短短半尺长,其中表达的事情却并不少,殷胥反复看了两遍,这些年来,从她手中收到的信实在不算少,境况却与前世截然不同。

    以前是大篇的军报与感慨抱怨,他要从那几行抱怨饭食和帐篷的字句里,拼命找她的一两句关心,要尽力的去想她的生活是怎样。而后从那单薄的想象里,就能得到许久的安慰了。

    然而现在,她就算送来了梳子,就算是说了些好似撒娇的话,满篇每个字都能让他抠出几分情意来品,却怎么都感觉不足够。

    她就没有想过犯个懒,与他温存在一起,什么也不去做么?

    当夜睡前,几个老宫人要来给殷胥解发,殷胥却拿出来一个粗糙至极的木梳给她们,说要用这个梳头发。

    梳头的老宫人看着这梳子,简直脑门上汗都沁出来了。

    也不知道谁拿了这么个玩意儿来,用这种连乡野卖货郎都拿不出手的梳子,在皇帝脑袋上动土……谁是不像要命了么?

    然而圣人却显得心情极好,跪坐在镜前,低头拈着脖子上那红绳白玉佛玩,看她半晌不动手,微微皱眉道:“怎的?”

    梳头的老宫人,硬着头皮拿着梳子抬起手来。

    圣人身边的宫人,几乎没有年轻小娘子。他一贯对身边要求苛刻,什么东西都不可乱摆乱放,做事都要又快又利索,也不爱听宫人们随意开口说吉利话。前一段时间头痛时还因为半夜宫人在门外小声说话而发脾气。因此他身边几乎都是宫里战战兢兢十几年,又和气又滴水不漏的老人。

    不过崔家三郎去世之前,想到外头沸沸扬扬的传言,圣人知晓也不辩解,宫里头的下人也几乎都认为这是真的。

    毕竟有些圣人身边的宫人,见过崔家三郎进宫时,圣人惯常不许旁人再贴身伺候,二人在屋内,时不时说笑起来,仿佛隐着的另一面都只在崔家三郎面前展现似的。

    而后崔家三郎出殡后第二日,圣人就立安王之子为储,更是当时一阵风言风语。本还有大臣倡议圣人尽早大婚,此事之后,渐渐也没了声响。

    谁人都觉得圣人是确实喜欢男子,钟情崔家三郎,其身死后不愿再与旁人亲近,也都是心里一阵阵唏嘘。

    只是最近几个月,没隔一个多月,圣人总有几天心情大好,这回连身边宫人也猜不出来。

    梳头的老宫人,拿着梳子顺着发朝下梳去,忽然手上一滞,听着圣人吃痛嘶了一声,惊得冷汗都下来了,连忙伏下身去请罪。

    圣人倒是不算生气,只是道:“怎么了?”

    老宫人颤巍巍答道:“木梳上有些梳齿切割的……不直,很容易倒钩住头发,圣人,要不……换一把梳子吧。”

    圣人叹了一口气:

    分卷阅读492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