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65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帝王之友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卷阅读651

    ,本来右列站在她前面的朝臣就没几个,她昂起头来,朝殷胥比口型道:回来补偿你。

    旁边朝臣自然看不见她说这句话,殷胥心里头有种自己依在门口泪汪汪的女子望着自家军汉远征而去的微妙感觉,他面上不好表露,有些坐立不安的动了动,挥手道:“不论是青军还是赤军都是大邺的兵,更何况这对你们来说也没什么优势,不论哪一方赢了都是大邺的荣耀。”

    别人看不见崔季明说话,却看得见端坐几个时辰可以不动的殷胥,有些别扭地说出关怀之语,诸位大臣满心都是“你们快够了吧饶过我们这些老直男吧”的无力感。

    崔季明笑了笑,头也没回朝朝堂外走去。莫天平看她走了,也立刻出队想求提前离开,殷胥也点头允了。

    崔季明走出宫,第一件事就是叫独孤臧去一趟西市。自己立刻往军营中而去。青军分三支队伍,她不到汴州郊外不知道己方的运粮路线,提前到一是去占下最有利的地形,二是提前了解作为第三方监督的太原公会使出什么花招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应对。

    莫天平当然知道早出发早好,但如果到了军演之地,自己的队伍还没有做好备战准备只会死得更惨,他没有崔季明的把握,还是打算稳妥点再出发。

    崔季明觉得不可小觑,就是因为她知道难免要参与对南周的战争,就算不是总管全局她也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就命人找来大邺立国前的南方军力的史料,找来了高祖撰写的军武兵法,找来了近几十年镇压南方大小动乱后的汇报卷宗。这一看不要紧,她才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有多少。

    中原地区的军武方式的变革,是以五胡乱华而开启的,先汉时期的许多打仗方式被改进或淘汰,胡风严重影响了北方的兵器与作战方式,比如马镫都是在十六国之后出现,骑兵可以踩着马镫半立在马背之上,才有了如今一丈以上长弓在马上使用的军队;比如长鞘弓和复合弓大量出现在军队之中,加大了准度射程和弓力,但对于臂力要求更多,这都是跟早年游牧民族学习的。

    历史和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军队的打仗方式,而大邺与历史上不同的进程,也一定会对南方军队的打仗方式产生影响。

    崔季明多年都是与突厥打仗,军中学的也都是北方军队的一套。若是原来的隋唐时期,作为从北打到南建立的政权,南方的军事力量在被攻打过以后必定势弱,而且南方除却部分边远地区,大多也会学习贯彻天下的北方作战方式。而大邺不同,邺高祖是从南方一步步打到北方的。

    虽然在北上作战后,邺高祖学习了大量胡人作战的方式,建立了适应北方的军队才成功打下了北方,后来那部分胡化军队留在了长安洛阳一带。但那时候南方可是邺高祖的大后方,是他的养兵练兵之地,南方军队做了大量对于北方的适应训练,也肯定为了和末期的北魏作战,研制了很多针对北方军队的作战方式或者是新兵械、战技。这些留存的证据,在前几十年间的平定动乱的卷宗中,都能体现出不少。

    比如大邺大部分的军队已经淘汰了长戟,在黔中的地方动乱中有许多民兵和蛮族就自制了长戟,大量使用在暴动之中。因为长戟的刀刃与长杆的安装工艺复杂,长杆顶部和刀刃连接安装的部分要做个铜套再用绳索捆绑,用料和时间的成本是长矛的几倍,所以渐渐被淘汰。但是它非常坚固,攻击方式多样,可以刺、挥和勾拉。挥的动作就代表了它比以刺和挑为主的长戟长矛攻击范围广,也就更适合新手使用,这一点就很适用于言玉的半兵半农的兵户制度,再加上南方本来就有使用长戟的习惯,他绝对会大批量生产一丈五甚至更长的长戟作为制式武器。

    而崔季明只有在当初贺拔公还在时,攻打郓州,各方联军新兵太多,推广使用过一次长戟,她对于长戟的使用经验和对策都太少。

    以崔季明对于言玉的了解,他肯定会搜遍了当初邺高祖北上作战的卷宗、遗留实物,找出南军对抗北方军队的有利打法——

    她此时才愈发恨书读得少了。贺拔公总踹着要她好好读书不是没有道理的,战争中的战法、兵器等等所涉及的学识太多了。

    崔季明看着独孤臧将东西买来了,另一边派董熙之去洛阳附近兵械作坊拿的东西也都运回来了。她大概想得到所谓“特殊处理”的军备,可能会怎么坑他们,于是提前做好了两手准备。两样东西,分发下去命令魏军将士一样绑在前胸一样绑在后背,崔季明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泄露出去!到时候咱们去了军演之地只换外甲,不脱里面的布衣,他们发现不了的!这是咱们的秘密,你们谁要是说出去了,到时候人家让咱们一个个脱衣服把东西拿出来,就等着丢人现眼吧!更重要的是,咱们可不知道赤军的探子指不定就在咱们沿路就看着咱们呢,你们提前透露,人家变了打法,咱们就找死了!”

    将士们对于其中一件玩意儿不太认识,另一件又太熟悉。前者嫌它贴身背着太硌人,后一样又觉得这玩意儿也要带着?

    不过毕竟崔季明的鸡贼与胜率摆在那里,谁也不会怀疑什么。她的队伍就是骑兵步兵各半上路了。她是最早到达汴州郊外的队伍,夏辰的兵没有进洛阳城,是打算直奔这里,他的步兵有车骑兵又多,几乎是跟莫天平同时到达军演之地的。

    而那时候崔季明的部队已经侦查过地形,提前扎营了,太原公却也是个忠心耿耿的老狐狸,坚决贯彻身为监督就给青军使绊子的角色。崔季明提前到了,太原公说他可以提前扎营可以提前侦查地形,但一定三军到齐了才能换军演用的军备。

    崔季明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就怕挖的坑让先来的队伍发现了,先来的队伍派人出去通知后来的青军队伍。后来的队伍不但可以在沿途经过的城镇采买物品偷偷带上,甚至可能帮着先来的军队带东西。

    崔季明都已经让周边的队伍先侦查,大概了解了刘原阳的兵力位置,这才带人来到聚集点替换演兵所用的军备。

    夏辰与崔季明好久不见,夏辰担了贺拔公的位置,明显的比以前担子更重了,只是蔫坏本质不改,太原公让人拿出可挑选的兵器出来之前,崔季明正在跟他唠嗑。夏辰正唏嘘着,说什么康迦卫好不容易练出了个徐策来,他又把徐策给挖到自己这边儿来,正要把徐策叫来让崔季明瞧瞧,就看着太原公手底下的卫兵,一个个把可以选择的兵器拿了出来。

    远看着跟上次没太大差别,都是大邺军中各类常用或不常用的长兵短兵。崔季明仔细上前一看,一

    分卷阅读65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