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73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帝王之友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卷阅读735

    杂,样样都牵扯众多部门,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完成。在殷胥去应对南伐战役的时候,薛菱也在洛阳不停的将一件件大小的事情落实下去,更要监督下去,让它不因传达远、辐射广而变形。

    这么多任务,朝堂上众多臣子也开始急了,一开始薛菱还是让崔南邦代为执笔,后来发现不能这么绕弯,只能自己也开了个小书房用来会面臣子,商议事情。一开始还隔着帘子,后来每天外头排着几十个臣子,薛菱头都要大了,还管她什么帘子!她连正装华服都不穿了,找人制了一套女翰林们那样的轻便又不失女子样式的衣袍,趴在桌案上,忙的想哭。

    重要的是,群臣虽然佩服她是女子却手段直接见识广,但时不时也要提起殷胥来,似抱怨似的道:“如果圣人还在事情就不会这样了。”

    薛菱真想掀桌子:当初被他虐的瑟瑟发抖,谨小慎微,这会儿他走了你们又一个个思念起来了!有本事你们把他拉回来啊!老娘想养老,想悠闲的抱抱孩子猎猎鹿!我特么还不想干了呢!

    然而薛菱忙于朝政,自然有些事情也疏忽了些。就是户部在俱泰之后,内部因为扩员与大量新人进入,引发的党派分裂和争斗。一批人支持俱泰的政策,支持殷胥的大力改革,希望能放宽市场,自称亲皇派,另一批则是认为大邺不依赖农税而大量依赖商税,即将滑向深渊,必须恢复旧时代风貌稳定天下的保守派。

    本质都是因为政令,为了国家。但当人分拨之后,开始了摩擦与争斗,事情就不会那么简单,那么平和了。竟圣人大权在上,崔南邦也可不是站队的人,这两派最早并没有闹出贬官、人命的风波来,私底下牵扯到户部的大量政令,却实施的越来越困难。

    这两派之中,有一人是宋晏、马蔺道当年的进士,也算是名列前十,进入户部后,随着俱泰水涨船高,他也被俱泰一手提拔。本来是亲皇派的一位重要人物,却转头进入了保守派一党,一方面激化了两党矛盾。

    此人姓竹,在户部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构陷到薛菱都注意到的时候,他却醉的潦倒,闯入了如今洛阳最有名的一座道观之内,扑在了绯玉女冠的裙前,泪流满面:“裴姐姐,我好苦啊。”

    裴玉绯翘着脚,瞥了一眼眼前也算是长身玉立,戴有黑色幞头,一身青衣的年轻男子。纵然哭着,抬起头来却也是清俊至极,眸若点墨的一张脸。他伸着手,攀住裴玉绯的腰,埋头下去,丫鬟轻轻的合上门,捂着嘴笑嘻嘻的拎着灯跑走了。

    裴玉绯推了推他的脸。

    竹姓男子纹丝不动。

    裴玉绯有点恼了:“别哭了!像什么样子!”

    他就是不肯抬起头来。

    裴玉绯火大了,一脚踹过去:“竹丫头,你给我起来!我这新制的裙子,你知道有多贵么!”

    第333章 327.0327.$

    裴玉绯看她被踹倒, 居然坐在地上捂着脸哭,心里不忍,拽她起来:“竹承语, 你干什么!都干出这样命也不要了的大事儿来, 你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哭哭啼啼!”

    说是拽起来,裴玉绯身材娇小,竹承语足足比她高出半个头还多。她哭的当真有些惨,裴玉绯无奈, 只得拽她到榻上坐下, 将她那淋了酒的外衣脱了下来, 道:“难不成他又来找你了?”

    竹承语抹了抹眼点头:“不过是因为我以前在的那一派,他们向太后提出了我曾经策划的一项法案。太后十分高兴, 给亲皇那一派增了不少官员人手,计划在各大交引铺实行。他把这些全都算在了我头上。”

    裴玉绯在屋里踱了踱, 咬牙道:“他一个中书官员,才应该是靠拢圣人那一派的, 谁能料到今日!是看着俱泰一路升官,年轻服不下那口气么?”

    竹承语站起身子来,把外衣叠了叠。她里头甚至没有穿着紧绷的束衣,只是裹了层棉布条,不看腰臀,上半身几乎与男子一般。纵然不是第一次看见了,裴玉绯也要忍不住咂咂嘴,早些年跟她做小姐妹的时候,就感慨过这丫头平的的连齐胸襦裙都挂不住。

    竹承语道:“能为了什么。他纵然在中书,却不如崔元望受圣人信赖,再加上当年明明是他制科名次在前,却眼睁睁看着俱泰一路升到尚书之位,能不恨么。圣人其实也提点过他几次,想要重用,他却认为为官不在于圣人更在于官场,于是积极的在朝中群臣之间活络。”

    裴玉绯心道:圣人明显是早就结识俱泰的,既然私下有一层关系,圣人自然希望通过俱泰来把控朝廷。那人这时候在官场上结交人脉,不就是跟俱泰在抢么,圣人必定更偏向俱泰,虽不至于出手表示什么,但肯定也不会再给他多少信赖。

    看着对面,竹承语显然也想到了这点。

    竹承语原本名竹铛玉,三年多前,在裴玉绯到山东河朔一代之前,她父亲竹承枸作为宣州刺史,曾随着崔季明他们外逃至和州,后来被南迁报复刺杀,长兄在逃离宣州过程中因被流民感染伤寒而亡。竹姓分两支,一是关中姓氏,二是滇地南蛮姓,她是前者,宣州出事时,她在从关中本家赶往宣州的路上。

    竹家不大,三流小世家,裴家的不太亲密的附庸之一。

    其父作为宣州刺史,本来就是清明刚正之人。这样抵抗,自然扇了行归于周的脸,竹家怕是要完了。在永王之乱开始之后,竹家被刻意针对,几乎屠戮殆尽。至此之后更是成了中原罕姓,人们只知西南住民有竹姓,而不知关中竹姓。

    这也都是后话,但竹承语确实意识到自己本家不能回,和州不敢去了。

    她当时无路可走,只得求助于裴玉绯。她长得有多么清俊,她长兄便是有她的三倍,裴玉绯之所以能跟这种小世家亲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和竹承语的长兄有过一段感情。避人耳目,多以小姐妹竹承语的名义相邀,一来二去,裴玉绯也和竹承语关系不错。

    她既求助,裴玉绯便派人将她送去洛阳长安一代。毕竟和行归于周为敌了,还是往大邺中心跑能安全。她将自己竹铛玉的第二字改用另一读音,更名竹承语,作男子打扮,骑马乘车逃往长安。

    女装时候也挺漂亮,毕竟眼睛跟秋波似的,除了个子稍高一些,胸平了点,也是个颇有气质的女子。但换了男装,堪称是天衣无缝了。

    竹承语就跟画里走出来的魏晋美少年一般。清风秀朗,明珠玉润,因此和以武艺为荣,以健壮为美的胡汉混血王朝气质不太相符。但毕竟南朝打上来建立的大邺,骨子里有种对魏

    分卷阅读73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