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88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帝王之友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分卷阅读884

    的。”

    崔季明也许不得十年以后的事儿。

    她这会子才转头道:“这位杨知县,带来的是什么消息。”

    杨知县起身,连忙将一路紧紧捏在袖子中的折本递了上去,崔季明没看,放在一堆核桃壳上,道:“你说。我在这儿能见着一位七品的官员直言天下大事,揣着折子就敢一只脚踏进朝廷中心来,也让我心里好歹有些宽慰。”

    他听过不少人诟病季将军不懂朝政云云,但她五姓出身,家庭复杂,恰到好处的改了姓又手握兵权十几年没有被撼动过,怎么可能不懂官场天下。她只不过是既有了治外的兵权不便扯进朝堂,又和圣人关系亲密不愿意藏着话与圣人离心,所以把自己摘的一干二净罢了。

    他连忙道:“是浙地总督州府,准备了给江左大营的军饷。”

    崔季明一挑眉,笑的跟桃花满天飞似的,语气凉了:“有意思了,怎么凑出来的。”

    杨知县道:“他们以贪款,拒不上税为由,缴了其中一家官营织场。结果发现库房以次充好,境内境外偷卖,库存内根本就没有记载数目上的丝绸数量。抄走的家产,金银货币拢共够刘将军三到五个月剿匪的军饷,其余家产则变卖给了其他商贾,变卖后的钱,用于再种桑开织场,补上漏洞等等。这些人听闻刘将军入洛阳,也从运河来了洛阳,带着浙地隐瞒此事的织造监管与建筑堤岸的官员,入京请罪。”

    崔季明拊掌大笑,转脸看向竹承语:“这一招,真是好看又好玩啊。变卖家产,家产也只有织机吧,卖也是卖给自己人。钱是自己腰包掏出来买桑田啊,跟自个儿和自个儿过家家似的。这是俱泰向皇上低头,给自己留个面儿,还是那些人忽然脑袋灵光起来了。”

    杨知县不敢接这话,他手里还有些关键的证据也没说。可他有种预感,好像在座几个人都知道他手里捏的是什么,也并不着急要。

    竹承语叹气:“此事……本扯不上他的。”

    崔季明收了几分笑:“他立的太久,根扎的太远太深,如今各地官制也在发展,漏洞多,人心肥,他脑子再灵光,比得过下头千百个人一齐坑人的脑袋么。说难听的,他是佞,说些更实际的,他是帮着圣人在填下头千百张疯狂的饿嘴。更何况三十万匹里应该也有他的事情,我了解他,怕是之前和裴六斗的时候,裴六打疼了他,他也算是遇上劲敌,手下势力又冗肥,一个疏忽没做对了事儿,怕被裴六乘胜追击掐死在朝堂上,从那时候就开始补。布料就这么大,窟窿只是变了位置永远都在啊。”

    竹承语蹙眉,脸上显露出几分伤感与决然:“圣人是确定要挖他了么?”

    崔季明搓了半晌核桃,屋里咔嚓咔嚓的响,她才道:“大树并不碍事儿,根才是最碍事儿的,下头人的贪婪不是他能管得了的。拔根切忌断了碎了,需捏着他这棵树往外揪。他年纪也不小了,你想想我都四十了,我十三四岁的时候,他三十出头……也到头了,博对国运自有打算,不论是裴是钱,都容不下了。”

    竹承语开口:“这位杨知县最早不是我联络的。是裴六递了信给我,问我见或不见。”

    崔季明抬起头来,叹气:“都是聪明人。裴六前些年是锋芒太露,也是圣人由着她去遏制俱泰,却又不让他们俩斗得太狠。只是裴六现在孩子都好几个了,她想着给自己留后路了。”

    竹承语想了想,还是坐到了榻上,和崔季明紧邻着,以闺中好友似的样子和她靠着肩说话,奈何崔季明样貌如此,又捏了捏她的手,年岁大了举手投足之间反而衣冠老流氓的气质更浓,若不是知道二人同是女子,活像是俩人有一腿似的。

    杨知县不敢多看,半晌听见竹承语低低叹了一声:“我看见他也会犯了错,也要为了曾经一个失足尽百般全力的补,也会有时候明知大限却因为牵扯太多,忍不住拉着不放手——我,仿佛见到了英雄迟暮似的……心里实在难受。”

    崔季明拍了拍她手背:“他从来不是什么英雄,你也切不要拿对待英豪的那套标准去要求他。他不过是我们很多人的一个挚友,本就有英才又有局限,一个在大邺叱咤了十几年的老臣能臣罢了。”

    第401章 【番外】【十年】

    胡小满听了半天也没懂,干脆在外面玩起了鹦哥, 和小丫鬟聊天没有在意, 而屋内, 杨知县则呈上来几封供词。

    有堤岸防兵的口供, 有几处去年修建的堤坝在年初的监管检验文书, 有那位被抄家的官商的血书和其子女的信函。

    崔季明听见说是子女的信函和血书, 闭了闭眼, 手里拨弄了几下核桃,往桌案上一扔。刘原阳以为要滚下去了, 结果那核桃就恰在桌沿停了下来。她开口:“我就知道,那官商留不得命。这会儿不路途奔波死, 倒是玩起狱中染时疫了。可惜刁宿白不在了, 否则就让那官商的尸骨从浙地运来,看看到底是不是时疫。”

    她又道:“早年二妹也扯到官商的事情里去, 弄的岂止一身腥,一是当年要不是因为沿江灾祸不敢妄动,二是阿九不想让崔家也不想扯上这事儿。早不如让她搅得翻天覆地, 也不用到今日翻这些烂肠子。”

    崔季明接过来,低头翻看一眼,这其中审的好几位堤岸防兵都比那个县民被水淹死大半的杨知县官大, 他又没有得圣谕就能审问,还拿到这么关键的公文,显然裴六没少在背后出力。只是口供是杨知县与那几位防兵官的问话,还有几份整理来龙去脉的始末折子, 其中逻辑清晰,问题直指痛处,关系梳理的一清二楚,不得不让人感慨,一小小知县不单有不怕死的傲骨,也有才学能力。

    崔季明起身,从旁边书架上拿了个暗红色的信封,将这些东西都装进了信封里,还有桌案上刘原阳写的折子和军饷的清单、扫匪的记录。

    她轻声道:“其实就差一样东西,只怕是我们怎么也找不到证据。”

    竹承语知道她说的是什么,道:“浙地通匪,自然会有证据。如今是查不出来,先把贪墨改数、毁堤淹天、强行抄家的事儿弄上去,圣人自然还是要剿匪,到时候不论是委派刘将军也罢,或者您出手也罢,总能查得明白的。”

    崔季明想一想也罢,她跟阿九在朝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动手就能一下子就扫的干干净净。

    她自己又从桌案上拿了一张纸来,旁边的墨微涸,她沾着跟狂草似

    分卷阅读88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