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房医 作者:流星下的愿望

    分卷阅读414

    并且表面和谐,那他还要想想别的招数应对呢?

    可是没有,他们不过是靠自己在临沂的资历来倚老卖老,只是不知道当所有人都为这两个位置争的头破血流的时候,那两个人在家里还能不能坐得住?

    下面的人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站出来,拱手道:“大人,属下有一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讲?”

    “自然可以,请讲!”杨奕辰脑子里很快出现这个人的信息,此人三十多岁,姓王,名林,二十岁就考中秀才,然而接下来一连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中,家中条件已经不允许他一次又一次赶考,因此在衙门某了个书吏的职位。

    然而,二十多岁就能考中秀才,已经算是比较厉害的了,奈何胸有沟壑,就是没有发挥出来的余地,就这么日复一日的记录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儿。

    刚刚杨奕辰所说的条件,简直是炎炎夏日中的一缕清泉,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他的希望。

    或许这就是他的机会呢,周县令在的时候,虽然一心为民,但是对于手下之人就没有事事周到了,加之平常周县令最多时间都在体察民情,又有江为同压着,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大人,小人自小生活在乡下,十分理解百姓之苦,但是,民以食为天,最重要的是提高粮食的产量,对于这个问题,纵观历史,没有谁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出来,每一年收获的时候.......”

    王林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说起,总结出来一个道理,那就是上了年纪的劳动对于耕种十分有经验,在这么一批有经验的人中,更是有一些产量总是比别人高。

    那么为什么呢?归根究底,是技术的问题:“小人还找他们了解过,他们有自己的诀窍,在耕种的时候,一般不用别人的种子,他们会在收获的时候,将最饱满的留下来,作为下一年的种子,不单单是颗粒饱满,而是从长得最大的穗子或者棒子上,挑出来颗粒最饱满的。”

    杨奕辰了然的点头,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选择精华中的精华,或许可以一试呢?不过是多费一点点功夫而已。

    “好,本官觉得有道理,选择最好的作为种子,第二年种下去,自然养分最为丰富,庄稼苗怎么可能不长好?”

    恰好这一季粮食马上就该收了,等下一季种植苞谷的时候,咱们尝试一下。

    要想有突破,就要有大刀阔斧创新的激情和魄力,有敢为人先的勇气。

    杨奕辰从来不缺乏这些,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个奇妙的想法,或许他可以制造一些工具,加快人们干活的速度,比如说麦子玉米脱粒,比如说磨面,比如......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省出来更多的时间,让人们做一下副业,提高生活质量。

    毕竟去年的地震让临沂百姓元气大伤,修养生息一年之后,还有许多人吃不饱,可以说全都是靠政府以及有些善心人的捐赠度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夜。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次两次的救济可以,时间长了呢?多少钱都养不住这么多张嘴,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王大人说的不错!还有人有其他的建议吗?”杨奕辰扭头看向其他人。

    第四百零二章 反将一军

    其他人一看王林这个平时不吭不响的人在杨奕辰这个新来的县太爷面前露了脸,又有刚才杨奕辰所说,可以给每一个人同等升官的机会,那么他们凭什么不好好把握呢?

    至于昨天夜里县丞大人和县尉大人暗中表达让他们为难这位县太爷的指令?呵呵,谁还有那个闲工夫听他们的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么好的机会不把握,是时候扇自己两巴掌清醒一下了。

    “大人,小人也有一个对策.......”

    “县令大人,小人曾经听说.......”

    “大人,小的办法更好一些,效果肯定更加显著.......”

    于是乎,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积极,县衙大堂之中,前所未有的热闹,这些三班六房从来没有如此积极主动过,生怕对方在杨奕辰这里留下好印象,自己却没有,生怕升官发财的机会就这么失之交臂,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在杨奕辰面前表现。

    对于如此结果,完全在少年意料之中,虽然以他的判断,短时间内提出来的这些方法,很多都不可执行,或者说效果可能不明显,但是他不会打消大家的积极性。

    “还没有有人说了?”安静片刻之后,杨奕辰清润的声音在大堂中响起。

    刚才激烈讨论那么长时间,有问题的很多都解决了,不用县太爷亲自出面,因此也就没啥可说的了。

    “既然你们都不说了,那我说两句,首先,感谢各位大人对本官上任的支持,其次,感谢你们为百姓们考虑,想出来切实可行的办法,谢谢你们对临沂千千万万百姓做出来的贡献。”

    如此感谢的话,突然让他们脸红开来,因为一开始目的根本不是这个,而是对官职的渴望,现在听杨奕辰这么一说,自己瞬间高大上起来。

    “杨大人说笑了,是下官该做的。”

    这个时候,正是该谦虚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大言不惭的站出来,他们就等着在杨奕辰面前露脸,指不定???

    这边发生的一切很快传到江为同和另外一位县尉大人耳中。

    “什么???”身体不适,卧病在床的江大人一个激灵从床上跳下来:“你说的是真的?”眼睛瞪得如铜铃般一样的他紧紧看着面前瘦弱的小衙役。

    “回禀大人,都是真的,现在县衙之内,上上下下无一不在夸赞这位新来大人。”

    可不是嘛,那么大一个圆饼画出来,就不信没有人上钩,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官位啊,以前看来遥不可及的位置,现在貌似唾手可得。

    江为同没有想到,自己不过一日不在,杨奕辰就能做出如此重大的变革,果真是有魄力,有手段。

    自己培养多年的手下,居然也为他痴迷,下工之后立刻回家查阅资料临沂上上下下这么多官吏的积极性难得的被调动起来。

    可以说是空前的盛况。

    “咱们这边那几个人呢?”江为同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回大人,都跟着新来的杨大人走了,

    分卷阅读41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