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6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半子 作者:赵熙之

    分卷阅读66

    冬季。

    县北水乡莲藕成熟,团结兵纷纷前去挖藕,南乡仍有大豆棉花芝麻可收,虽不比往年丰饶,但听说县官撑着一座义仓在,民心也不至于太慌乱。

    但城中防治瘟疫的薰药味常在,几乎每日都有冲突与抢劫,客户与土户之间的矛盾无法消除,商户们也因为出不了城而抱怨不休。吏佐们每天脚不沾地来来去去,忙着处理城中一切杂事,县官们也是闲不下来,许稷面对义仓中逐渐减少的粮食更是终日愁眉不展。

    何况十一月的秋征期限将至,尽管征收额有所减少,也未必能完成。

    硬着头皮在户籍上做手脚,不得已增加了通过税,这才勉勉强强交了差。

    至此,她已不是刚从比部出来的那个小直官了。面对天下计帐她必须客观刚正、不需要有任何变通;而夹在百姓与朝廷中间,她就必须自寻平衡,把握分寸。

    这分寸的把握往往又是最难,稍有不慎就会过头,就会背离初衷。

    在高密城的最后一个新年格外辛酸,没有新衣可穿,亦没有酒饮,更无佳肴可食。县廨公厨内,县官县吏们仿佛都已经习惯了五分饱的粗茶淡饭,三两口扒拉完打个招呼便出去继续干活。

    城内年味虽然很淡,但街巷中仍能闻得几声爆竹响,寺观也有香火,都是对来年的企盼。

    许稷冻得要死,炭也没得烧,手脚冰冷地蜷坐在案前算账。

    算盘声噼里啪啦响,许稷沉浸其中渐渐不知外边岁月。

    祝暨从外面进来,却嘀嘀咕咕抱怨:“明府啊,他们太过分了!又贴这样的字条来!”

    “给我。”许稷伸过手,另一只手却仍拨着算珠。

    祝暨只好将字条交过去,许稷拿过来瞅一眼,顺手就收进了旁边的书匣里。

    “明府怎么这般无所谓呢,写上‘狗官’什么的来羞辱人真是太过分了啊,又不是一天两天了。”

    “写一张我收一张,不知道离任时能收到多少呢。”她注意力几乎都在账簿上,又因为算出点问题来不自觉地低头咬了咬指甲:“你出去吧。”

    祝暨简直服了她,关好门退出去,搓着手继续抱怨“冷死了冷死了”,说着看向灰白一片的天空。

    真希望春天赶紧来,却又矛盾地希望时间的脚步迟一些。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会有新的期冀,但时间越是逼近,也意味着许稷在高密的任期要到头了。

    作为祝暨来说,他并不希望这样一位县官离开高密。

    但百姓倒是无所谓的,大约是许稷这县官做得实在没甚么值得令人留恋之处,他们对即将发生的人事变动毫不关心。

    许稷收完了最后一次秋税,便明白从此要与高密县道别了。

    多条河流过境、盛产绢棉赀布及铜铁、能与周边州县互通有无的高密县,似乎就要与她断开联系。

    在此生活了三年,见过南乡阡陌连片、北乡莲叶接天、城西贸易通达,城南百姓安居,也见过天旱无雨、蝗势蔽日,更见过流民无居、民乱频发。带着一腔热血一步步走下去,期冀不再有天灾人祸,她交给高密的答卷也只有治律有当的县廨、上下齐心的卫县官健,和满满当当的粮仓。

    只可惜,见不到高密的下一次丰收胜景了。

    举家收拾了行李,却发现并没有太多要带。千缨低头算私房钱,却发现与来时一样穷困潦倒。

    “一点点俸禄都被你捐光啦!路上吃甚么呢?”

    “带上十七郎前些年送的东西,一路卖一路走吧。”

    “啊?”千缨嘟嘟嘴,回头看那赁来的宅子,想以后大概会怀念这段时日罢。不用被家中从姊妹说三道四,也不会被伯母嫂嫂们瞧不起,自由自在……可到底还是要回长安去了啊。

    到这时,她也已二十六岁,已有细纹悄然上脸,与初来时到底有了不同。

    将宅子交还给房主,二人登车前往密州驿所。

    秋风乍起,许稷摸出一只盒子来,从里面翻出来的全是骂她的字条,沉甸甸的。

    马车忽停下,许稷问:“怎么了?”

    “有个孩子。”车夫扭头说。

    “孩子?”许稷撩开帘子朝外看了一眼。那孩子就站在马车前,歪着脑袋看向许稷。

    “有事吗?”

    那孩子摆正脑袋问:“您是许明府吗?”

    “我是。”

    小男孩奶声奶气道:“我阿爷说,若不是明府,我们全家前年就都饿死了。但我阿爷腿脚不便,不能来致谢,听说明府今日走,便让我来送一送。”他顿了顿,真挚望向许稷:“我会记住明府的。”

    许稷按住手中那盒子,心头一酸,却也只是淡淡一笑,同样真挚地回他:“谢谢你,也谢谢你阿爷。”

    小男孩笑起来,露了两颗虎牙,眼眸分外明亮。他与她挥手:“明府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

    高密卷至此完结,感谢大家。

    ☆、第44章 四四代领事

    秋高气爽,许稷等人一路走得悠闲。之前从西京到高密上任,因给的装束假1太短,故而匆忙了些。这次时间给得充足,不着急回京,也可放慢脚步深入探查一番民情。

    可一行人往西刚过了沐水,还没到沂州就被拦了下来。

    一使者下马来:“贺许参军迁官之喜哪!”说着深深一拜,告身已是双手奉上。许稷不明所以,旁边千缨更是一头雾水,但很识趣地往车内一躲,放下了帘子。

    许稷接过告身,听得那使者道:“许参军任高密县令时课最居首2,免铨考特拜沂州录事参军。”他眉飞色舞说完,及时补了一句:“沂州刺史刚过世,上佐又缺人,录事参军即代领州府一切事宜,恭喜许参军哪!”

    原来至州一级的组织架构中,仍是遵循四等官结构。刺史乃一州之长官,其后另有通判官、判官及主典。州府一般以“别驾、长史、司马”为通判官,又因是长官副贰,遂被称作“上佐”。录事参军作为判官,下有各曹参军,上面顶着的就是上佐官。

    使者所言,老刺史死了上佐又缺人,作为州府判官的录事参军自然就代领刺史执掌,虽顶着正七品上的官职,却行刺史事也,贸一看的确是值得贺喜之事。

    然而许稷面上却平平,只客气道了谢,之后又接过官服,确认了上任时限,这才与之道别,回了马车。

    她坐下来定定神,千缨拿过她手中盛公服的盒子,打开一瞧,乍然惊道:“三郎!是浅绯服啊!吓死人了!”

    许稷也是吓了一吓,

    分卷阅读6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