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4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为夫心好累 作者:灵鹊儿

    分卷阅读42

    身后,而主子又极会意,让他的差当得远近得当、十分顺手。

    今儿就是文渊阁大考。这些时主子一直都在忙读书,到这临考的最后一夜,虽又是熬了一个通宵,可一没像从前一样做文章,二没有站在大周天//朝图前研看,只是新拿了几本书来读。王九不识字,却能看着那字归置书架子。这几本都是杂书架上拿下来的,根本就不是正经的诗书。

    王九换好烛灯,轻声道:“主子,天亮了,您洗洗吧?”

    “嗯。”

    林侦又赶了几行书,这才意犹未尽地合上,起身走到盆架边洗漱。

    “今儿穿什么?”

    “今儿是常服。”王九边将林侦肩上的袄接在手中,边道,“万岁爷说在师傅面前都是学生,不戴冠。”

    林侦轻轻点点头。王九很聪明,每次问他什么总会把来龙去脉说清楚,不会让他多问出来。

    洗漱后,时辰还早,林侦又把刚才那本《淮南子》拿起来读完了整个一篇,这才吃早饭。这天早晨林侦只吃了一小碗白粥,加了一点冰糖,随上来的小菜和枣泥儿包子动也没动。他不能吃饱,也不能口渴,头脑和口齿都要十分清晰。

    巳时上殿,辰时就要梳头更衣。今天的常服依然是赤色袍,盘领窄袖,腰系玉带,肩披盘龙,只不过配饰无有规制。林侦亲手将那枚麒麟珮挂在了腰间,这是他第一次穿常服与众皇子相见,也许也是麒麟珮的重聚之时……

    ……

    今天天气很好,日头高悬,照得雪地上一片晶莹。林侦从颐和轩花园角门出来,刚进东筒子夹道,正看到老八奕柠与老九奕枫从东六宫出来。

    前后不过十几步的距离,狭长的夹道只有兄弟三人。明晃晃的雪地上无法回避,那二位也往这边厢瞧过来,略停了片刻,奕柠最先拱起手。

    林侦亦随之抬手还礼,彼此点头。待看向奕枫,两人相视,那目光直向林侦眼中刺来,冷冷的,嘴角惯常的笑纹一丝热气都不见,竟是比那日交泰殿中的冷漠还要甚三分,林侦心里不觉有些吃惊。

    没有出一声,三人就这么前后相随,一道往南去。

    文渊阁座在文华殿后,文华殿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而文渊阁便是这座皇家学校的图书馆,从古至今搜尽诗经典籍与民间流传,藏书数万册,单是编修整理就有十六位大学士,个个都是翰林院中皇帝亲自挑选出来的精研博学之才。

    进到殿中,各位陪考、评判的师傅已经都到了。殿中东西两侧分布八张太师椅,左手边是文渊阁的几位掌学和编修,右手边是文华殿的所有授课师傅,最边上是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这是林侦第一次见到这位教西方格致学的老师:英国人伯伦特。

    正中明黄宝座旁单独放了一把太师椅,上面端坐一位花白发须的老者,身旁毕恭毕敬陪候的是太子奕杬。千秋节时姐夫江沅曾指点过,此人是太子的岳丈、太子太傅、老国公冯堪。

    兄弟三人正与各位师傅见礼,三皇子奕栩和五皇子奕杊也来到,殿中一时寒暄、交谈,颇为热络,全无大考的紧张肃然之气。

    不一会儿,钟楼敲至巳时,所有人出到殿外迎候御驾。

    京中各院各部早在正月初六就开衙办公,正月十五后各地方的奏报也到了京城,隆德帝可说得是日理万机,遂进到殿中落座,再无暇多与臣子们攀谈,环顾各位师傅与皇子,便讲起尊师重教,缅怀一番自己仙逝的恩师。

    皇子们应考的桌椅正对龙座,前排正中是太子,左右是三皇子与五皇子;后排正中是林侦,左手奕柠,右手奕枫。隆德帝这一眼看下来,林侦不知为何,觉得头顶有些烫……

    大家就座,文华殿的经学师傅开始发题,隆德帝亲自上手点香。这是一种专门用来计时的香,比平常的香要耐燃,足有两倍的时间,即便如此,一炷香也不过三十分钟。

    这么短的时间不会是长篇大论的八股,要考的是短小精干的开题论述,一篇文也就二百字左右。看似短,却要把论点、论据阐述清楚,要精准有效又要一气呵成,每个字都不能浪费。林侦私下里练过上百次,可他古文底子远不如这些皇子,一多半的时间都要花在斟词酌句的行文上,所以审题与立论选择绝不能超过五分钟。

    试题拿到手中,林侦立刻打开,心里咯噔一下:怎么会是这么个题目??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亲爱滴17307346和老道,雷雷收到!

    ☆、大战恭世子

    宣白的纸上赫然三个字:《恭世子》。

    《恭世子》是春秋时候的一个故事,世子申生乃晋献公之子,继母骊姬为了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世子,构陷申生企图谋反引晋献公怒下杀令。同父异母的弟弟重耳劝他逃走,申生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拒绝出逃,后自杀。死后,谥号“恭世子”。

    《礼记》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儒学经典,宣扬的不过是忠君孝父之理,对此大加赞赏,可此时此刻,坐在隆德帝的眼皮子底下,林侦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因为在记载中,申生还有一句话:“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意思是说公如此喜欢骊姬,我如果这么做会伤了他的心。足见晋献公有多宠爱骊姬,可史书上记载骊姬不但觊觎公位,还与他人通奸,淫//乱宫闱。

    在这以文祭师之际,隆德帝为什么会选这样一个君王、这样一个妃子、又是这样一个儿子?

    林侦抬起头,那宝座上的人正与太子太傅冯堪轻声耳语,一双眼睛看过来,温和,慈祥,甚而还含着笑意。林侦不觉蹙了眉,皇父,你是想让我表达甘为君父而死?还是在暗示骊姬之乱?

    前后左右的兄弟们都已开始落笔,林侦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这个题目分明是给他的,他却完全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再低头,香已经燃去三分之一,容不得多想,林侦提笔蘸墨……

    ……

    一炷香尽,皇子们的考卷被收起,先呈阅龙案。隆德帝一张一张翻过,慢条斯理,林侦仔细观察他的面部表情,居然是毫无波澜,一点区别都看不出。

    隆德帝阅完,直接传给了冯堪,而后再与各位师傅传阅。待到每个人都看完,开始评论挑选。这考试只点第一名,皇帝点一名,冯堪点一名,而后师傅们复议,复议最多的那一个拔取头筹。

    不要以为师傅们都只会拍皇帝的马屁,这些文渊阁、文华殿的饱学之士们一年一度与皇帝论学、论文,都要表达自己的见解,且点评的都是皇子,说哪个好皇帝都高兴,不一定非得是他自己选的,因此上,这些年隆德帝与冯堪可谓输赢各半。

    传阅毕,师傅们相互碰头,窃窃私

    分卷阅读42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