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君子要逑 作者:夏久久

    分卷阅读14

    方,也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转眼到了七夕节,七夕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所以不管皇室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家家户户都很重视。

    她给店铺里的每个伙计都包了个大红包,大家都喜出望外。给张淮包的格外多,她从心里是看好张淮的,想好好培养他。张淮也很感动。

    前一日,书院给所有学生都放了假,朱世安便将朱子晨接了回来。

    十一岁的朱子晨清秀谦和,还有些稚嫩的脸上已有了读书人的书卷气,对人彬彬有礼,做起事来也是条理分明,一丝不苟。

    在书院里夫子们都很喜欢他,跟学子们也相处的很融洽,朱世安很欣慰唯一的儿子朱子晨有出息,虽然不愿意跟他从商,但是将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他祖辈就是商人,自然是知道商人的不易,虽然钱财已够他们花几辈子的,但是心里还是自卑的。

    在官家眼里,他们就如同身份低贱的贱民,只是看在钱财的份上,好一点的官员,还算尊重他们,而贪官们直接就把他们当成自家的钱库,对他们予取予夺。

    所以朱世安内心里一直想脱离商家的身份,可是商家就是商家,捐再多的钱也是商人,唯有功名一路,才能真正进入上等社会,受到世人的尊重。

    而朱子晨自是知道爹爹的想法,从小就很懂事,很喜欢读书,今年秋天就会有院试,夫子们都很看重他,因此在书院很用功。

    朱世安看到朱子晨越发懂事,肥胖的脸上,眼睛快笑成一条缝,刘氏也有几个月没看到儿子了,抱着朱子晨看了又看,也欣慰地不住地擦着眼泪。

    “娘,别哭了,我不是回来了嘛。”朱子晨安慰着刘氏。

    刘氏抹去眼泪,露出笑容。

    朱宁儿也很喜欢这个弟弟,模样清俊秀气,又知书答礼,对她这个异母姐姐也很亲近。

    在书院就听说了姐姐开的蛋糕店很受欢迎,因此一见到朱宁儿,就开口问蛋糕店的事,“姐姐,听说你开的臻心蛋糕店生意特别火,我们学院的学子们都夸奖你,都羡慕我有个厉害的好姐姐呢。”朱子晨神采风扬地说起来。

    朱宁儿听了,也不禁笑了起来,给他讲了蛋糕店的一些事情,朱子晨听到好奇的地方,眼睛就亮闪闪地,露出了孩子的天性。

    朱宁儿索性领着朱子晨和朱眉儿去了店里,朱子晨选了几样点心和巧果送给父母,喜悦染的小脸很是可爱。

    朱眉儿对着弟弟更是叽叽喳喳,一路上欢快的象个小鸟一样,可以看出姐弟俩感情很要好。

    晚上,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吃了团圆饭,和乐融融,府里的下人们做了满满地一大桌子菜,一盘盘地端了上来。

    晚饭后,姐弟三人便相携去了街上游玩,到处人流攒动,张灯结彩。

    水灾的影响似乎也没挡住人们对节日的美好期盼,店铺到了晚上也都开门营业,少女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希冀着能遇上中意的少年,渴望着能有一段才子佳人般的美好姻缘。

    各种小摊点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件,珠宝玉器、胭脂水粉、泥人、糖果、还有猜谜的,三人玩乐着猜中了两个迷语,得了两个小玩偶,都乐不可支地开怀笑了起来。

    不远处,宋景言陪着楚昭恒也在闲适地逛着,两人都穿了便服,随意地走在大街上,已有不少少女满脸骄羞地看着他们,还有胆大的把花扔在他们身上,他俩都一笑了之,有的少女走远了还在回头观望。

    “想不到这淮城的民风倒是热情啊,哈哈。”楚昭恒心情愉悦地大笑着。

    “是啊,淮城自古就是文人风流,民风开放的地方。”宋景言也附了一句。

    两人随意地在人群里走着。

    不远处的朱子晨抬头看到前面有个不是很高的擂台,围观了很多人,上面还横挂一个条幅,写着“以琴试友”。

    三人挤到前面,问了周围的人得知,擂主是个约四十岁的中年女子,孀居多年,痴迷琴艺,今日摆出擂台,称谁的琴艺能让她折服,她便以友相交,并以前朝曲谱孤本《玉吟赋》相赠。

    这《玉吟赋》只要稍懂音律的人都知道,可是千金难求的曲谱,传说是当年的琴仙为红粉知已玉吟所创,曲律优美婉转,浓浓的情意蕴在曲谱之中。只是相传此谱已不知所踪,想不到会在今时今地重现。

    能得到《玉吟赋》的真迹,实在是很令人激动的一件事。

    很多人跃跃欲试,也有几个不服气的上去分别弹奏了一曲,女子只是微微含笑,却并不点头。

    朱宁儿三人挤上前去,只见前面端坐的女子虽年纪稍长,却仍然容貌秀美,气质婉约,想必年轻时也是个极为出色的女子。

    这时,一位头戴冠帽的年轻男子,上前深施了一礼,“在下略通琴音,可否有机会一试?”

    那女子看着眼前的公子,淡笑着启唇道,“公子请。”

    那公子缓步走到琴旁,抬手便是一曲激荡回旋的音律。

    朱宁儿轻轻点了点头,觉得眼前这位公子手法娴熟,节奏也拿捏的十分到位。

    曲毕,那女子只微微颔首,公子也很有风度的不再多说,走下台去。

    随后又有一位穿着杏色纱裙的少女走了上去,行过礼后,流畅的琴声飘扬了起来,周围的人群也有不少懂音律之人,都纷纷点头赞许。

    琴声结束,少女向女子施礼,“不知这位夫人可喜欢在下刚才的曲子”

    “弹的很好。”

    “那曲谱是否能相赠与我?”

    “姑娘还不是我的有缘人,请姑娘见谅。”女子微微向前施了一礼,便不再言语。

    少女闻言,有些失望地下了擂台。

    朱眉儿看了半天,唏嘘了一下,“弹的这么好听都不能入她的眼,也不知到底谁才是她的有缘人呢?”

    想了一会儿,使劲地拽了拽朱宁儿的衣袖,小声地说,“姐姐,我也喜欢那个曲谱,可是我弹的没有姐姐好,姐姐上去试一试,好不好?”

    说完,还冲朱子晨挤挤眼睛,朱子晨立即意会,也劝道,“姐姐,听说当初齐晖哥哥刚见到姐姐的时候,便被姐姐的琴音惊为天人,姐姐或可一试,说不定就能入了那位夫人的眼呢。”

    朱宁儿看着他俩笑了笑,她本不想上去在这么多人面前出风头,可看着他俩期盼的望着她,想了想,便点了点头,说了声好。

    她走上台去,对那位女子施了一礼,“夫人,可许我一试?”

    那名女子看见朱宁儿举止大方,神色安然,已有了几分好感,便轻点了点头,“小姐请试。”

    朱宁儿走到琴前,试了试音,便感觉到这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好琴,便静静凝神抚起琴弦,清亮的琴声缓缓地流泻出来。

    宋景言

    分卷阅读14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